15生化-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2022-02-06 16:46:1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生化-RNA的生物合成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转录    
     特点    
     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    
     编码链=转录产物  
     模版链:能转录生成RNA的核酸链    
     反意义链  
     编码链:与模版互补的另一股单链    
     有意义链  
     无校对功能→错误较高  
     不需要引物  
     转录产物:mRNA,rRNA,tRNA,snRNA,miRNA等  
     复制和转录    
     相同点    
     DNA为模版  
     方向:5-3  
     都生成3‘-5’磷酸二酯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酶促的核酸聚合反应  
     以核苷酸为原料  
     依赖DNA聚合酶  
     产物为很长的多核苷酸链  
     不同点    
     复制两条链为模版,转录一条  
     复制dNTP,转录NTP  
     复制依赖DNA的DNApol,    
     转录依赖DNA的RNApol  
     复制需引物,转录不需要  
     复制DNApol有校对功能,错配率低,转录RNApol缺乏校对  
     RNA无校正  
     原核生物    
     RNA聚合酶(1种)    
     RNA聚合酶α2   β     β‘   σ(全酶),具有合成mRNA,tRNA,rRNA功能,无校对功能,缺乏3-5外切酶活性  
     RNA聚合酶α2  β     β‘ (核心酶),参与转录全过程  
     RNA聚合酶σ:辨认转录起始点,结合启动子    
     启动子-35区TTGACA    
     滑到-10区TATAAT  
     RNA聚合酶α :决定那些基因被转录(转录基因型),与转录频率有关,只参与启动!不参与延长  
      RNA聚合酶 β:与底物NTP结合,,形成磷酸二酯键,起催化作用    
     eg.利福平或利福霉素专一性结合β亚基,抑制结核杆菌转录  
     延长  
     RNA聚合酶β ’:解开螺旋  
     启动转录    
     DNA链上    
     操纵子:调控序列+多个编码区    
     乳糖操纵子  
     启动子: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结合    
     TTGACA  
     TATAAT:(pribrow盒)  
     -10区(结合部位)    
     TATAAT(Pribnow盒)  
     易解链作为转录模板!,具有高度保守和一致性,β”结合模板的部位  
     -35区(识别部位)    
     TTGACA  
     RNApolσ因子识别序列  
     转录过程    
     转录起始    
     ①RNApol识别并结合启动子,形成闭合转录复合体,此时DNA仍保持双链结构。(σ辨认转录起始点-35区,并向10区移动)  
     ②DNA双链打开,闭合转录复合体→开放转录复合体  
     ③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不需引物)  
     转录延长    
     ①σ脱落,核心酶参与该过程  
     ②转录产物从5-3延长,新的核苷酸加到3-OH  
     ③转录翻译同时进行,形成转录空泡)羽毛状图形  
     转录终止    
     ①依赖ρ因子    
     ρ识别并结合polyC→RNApol构象变化并停顿,ρ中解螺旋酶活性使DNA/RNA杂化双链拆离→转录终止  
     ②非依赖ρ因子    
     识别RNA的茎环结构和3-端连续的U→转录终止  
     真核生物    
     RNA聚合酶    
     Ⅰ:核仁,45s-rRNA→28S、5.8S,18SrRNA    
     不敏感  
     Ⅱ:核浆,hnRNA→mRNA、micRNA    
     极敏感  
     Ⅲ:核浆,tRNA、5s-rRNA、snRNA    
     snRNA:剪接体    
     敏感  
     RNApol  
     转录过程    
     转录起始    
     顺式作用原件(转录起始点上游的特异DNA序列)    
     启动子-25(TATA盒(Hogmers盒),RNA聚合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子上启动转录)  
     启动子上游元件(GC盒和CAAT盒)  
     增强子  
     转录因子TF/反式作用因子    
     TFIID结合TATA盒  
     TFIIA,TFIIB,TFIIE(解螺旋酶)TFIIF,TFIIH(解螺旋酶,催化CTD磷酸化)    
     TFII最重要  
     TFII    
     基本转录因子,参与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真核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    
     TFIID 最重要    
     结合TATA  
     上游因子    
     与启动子上游元件结合的蛋白质    
     Sp1与GC盒结合  
     C/EBP与CAAT盒结合  
     PIC(转录起始前复合物)    
     TFIID,B,A,F,E,H,-RNApolII  
     转录延长    
     转录翻译不同时进行  
     转录终止    
     转录终止和加尾修饰同时进行  
     RNA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细胞核中加工  
     mRNA    
     5'-加帽    
     7-甲基鸟嘌呤    
     m7GTP  
     使mRNA免遭核酸酶的攻击  
     3'-加尾    
     多聚腺苷酸尾poly(A)  
     维持mRNA作为翻译模板的活性以及增加mRNA本身稳定性的因素  
     前体mRNA的剪接    
     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  
     内含子:被转录但不被翻译。hnRNA中被剪接去除的核酸序列,不出现在相应mRNA中  
     外显子:被转录也被翻译。保留在mRNA中的片段  
     剪接体:内含子剪接场所,由5种核小RNA(snRNA)➕50种Pr  
     核小核糖体蛋白颗粒(snRNA)👉参与形成小分子核糖核蛋白体  
     mRNA编辑:对基因的编码序列进行转录后加工  
     参与切割mRNA:miRNA➕siRNA  
     rRNA    
     45SrRNA→18S,5.8S,28S  
     ①5'端:16个核苷酸序列由RNaseP切除  
     ②3端:2个U被RNaseD切除,再加上CCA-OH  
     ③茎环结构:经化学修饰为稀有碱基  
     ④切除内含子  
     tRNA(含稀有碱基最多)    
     ①切除5'前导序列及内含子  
     ②添加CCA-OH的3'末端  
     ③生成稀有碱基  
     ④化学修饰    
     甲基化反应  
     脱氨基反应  
     核苷酸内转位反应  
     还原反应  
     核酶(酶RNA,本质:核酸)    
     催化性小RNA,催化特定RNA降解的活性,在RNA剪接修饰起作用  
     不需要Pr也能完成催化(端粒酶需要Pr才可以)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比较    
     原核:全酶αββ‘δ、起始δ、羽毛  
     真核:RNA-Ⅱ→hnRNA→mRNA、起始TFⅡD、没有羽毛  
     RNA合成两种方式    
     转录:DNA➡️RNA  
     RNA复制:RNA➡️RNA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