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82 管理信息系统
2024-07-15 19:40:00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自考 思维导图/思维笔记 02378信息资源管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顺寻
信息
物质
能源
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
信息:指加工以后,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数据:所有用来描述客观事实的语言,文字,图画和模型
1. 信息的定义
真伪性:信息最基本的性质
层次性:信息是分等级的,一般分为战略层信息,策略层信息,执行层信息。
可传输性:信息可通过网络快速传输
可变换性:信息可被转化成不同的多媒体形态
共享性:信息与其他资源不同,可被共享。
时效性:信息只在一段时间内对决策有价值
2. 信息的特性
认识主体:客观信息、主观信息
信息的真实性:真实信息、虚假信息、不确定信息
信息的运动状态: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半连续信息
信息的应用部门: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
信息的记录符号: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
信息的载体性质:文献信息、光电信息、生物信息
3. 信息的分类
一 信息
信息流:除去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流动过程
1. 伴随着物流等其他流的产生,都有与之对应的信息流产生;
2. 信息流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并对其他流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信息流在企业中的作用
1. 企业通过信息流统一物流管理;
2. 物流单向不可逆,信息流有反馈功能。
物流与信息流的关系
信息流滞后于物流
信息加工存在冗余,需统一、规范
信息在层层传递中存在失真
企业管理中特殊的信息流动情况
二 信息流
1.1 信息与信息流
定义:以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为依据,经过加工处理、 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信息量大——处理复杂
来源分散——收集复杂
特性:
答:管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与可变换性、共享性、时效性的特点; 还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信息量大
来源分散
常采用记录、核对、分类、检索、合并、传输、存贮、输出等加工方式
管理信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 管理信息的定义及特性(简答题)
国内外市场,供货单位
企业外部信息(外源信息)
原始记录,统计报表
企业内部信息(内源信息)
信息的来源
职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
常规性信息(固定信息)
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对手战略调整
偶然性信息(突发信息)
信息的性质
2. 管理信息的分类
一. 管理信息概述
信息层次-战略信息 (决策信息) 说明-环境信息、宏观信息 举例-厂址、新产品的选择 使用时间-长 使用频率-低 信息精度-低
战术信息 (管理控制信息) 一般是与各部门及部门 联系有关的信息 完成情况与计划情况 比较、库存控制 较长 较高 较高
作业信息 一般是组织内部的作业 信息 每日销售量 短 高 高
二. 管理信息的层次
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 息资源,使得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使用和相互传递所需要的任何 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争力的过程。 (利用信息,办好事)
企业信息化: 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经 济效益的过程
信息化企业: 我们的奋斗目标!
三. 企业信息化与信息化企业(名词解释)
1.2 管理信息与企业信息化
一个系统至少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独立的要素或单元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系统组成元素具有相关性
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而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及系统具有目的性
层次性:一个复杂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由更小的子系统构 成,层层相扣
整体性:整体功能大于要素功能简单叠加
目的性:系统是有目标的。
相关性: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边界性:系统、环境分别在边界内、外,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系统的特性
一. 系统概述(名次解释)
系统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 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目标。
1. 认识的方法
分解方法: 把被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成细小部分,研究细小部分从而了解整体。
系统方法: l 考虑系统的整体性 l 考虑系统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和协同作用 l 考虑系统与环境的联系
2. 分解方法和系统方法
二. 系统方法
信息系统:以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信息技 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 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系统输入:获取原始数据。
处理部分:转换成有意义的形式。
输出部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
反 馈:将信息返送给有关人员。
信息系统的基本构造:
1.信息系统的组成
1. 支持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规划,并对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协调和通信提供保证。
2. 方法的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总体观察问题的能力。
优点
1. 对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2. 对于大系统而言,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
缺点
自底向上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针对不熟悉的业务。
1. 符合现实应用的逻辑过程,开发出的系统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的真正需要。
2. 有助于发现和理解每个系统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断其费用。
1. 由于方法的汇总性质,汇总的系统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为了达到系统的性能要求, 往往不得不重新调整系统,甚至要求重新设计系统。
2. 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
自顶向下分析方法: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的事物。 针对总体设计和设计较大的子系统。
2.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分析方式
三. 信息系统
1.3 系统与系统方法
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目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
管理含义的说明:
1. 管理的含义
计划:首要职能,选择目标,制定方案
组织:完成计划所需的各资源配备
指挥:保证人、财、物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
协调:指使个别行动服从整体目标
控制:根据客观情况,调整计划
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
2. 管理的职能
高层管理 (属于战略级管理) 根据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长远目标及 政策。 与企业远景规划有关;所需信息 涵盖面广;对信息的精确、详细、 及时要求低。
中层管理 (属于战术级管理) 根据总体目标,对各种资源制定资源分 配计划和进度表,并组织单位实现目标。 工作涉及长期规划和具体工作安 排。
基层管理 (职能层/作业层管理) 按照中层管理制定的计划,具体组织人 力完成计划。 所需信息和工作任务直接相关。
3. 管理的层次
一. 管理概述
组织与变革: 信息系统是组织的一部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信息技术与组织流程融合的过程。
管理:不同层次管理者对信息及信息系统有不同需求。
技术: 技术是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或平台。
世界范围的商业竞争环境: 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考虑商业目标、综合效益、商业竞争环境特点和规律。
二. 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
1.4 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 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 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人;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流 对信息的操作 达成目的一种系统
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填空,名词解释)
汇集管理控制层和企业外部信息,辅助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和计划。
战略计划子系统 高层管理者
对应中层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控制生产经营、制订资源分配方案等。
管理控制子系统 中层管理者
对应基层管理。包括:生产管理、材料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子系统。该子系统 常用的处理有事务处理、报表处理和查询处理。
执行控制子系统 销售 财务 生产 会计 基层工作者
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单选)
管理信息系统接收数据、转变为信息、将数据和信息存储并提供给用户
计划: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
控制:根据数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分析等。
预测:根据现代方法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辅助决策:采用相应数学模型,推导出最 优解,辅助管理人员决策。
3.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填空)
制造业的应用系统
金融业的应用系统
服务业的应用系统
教育业的信息系统
应用行业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系统
服务对象
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数据处理及现代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 综合技术。
核心任务:为各领域、各层次的办公人员提供所需信息。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过程控制系统
事务系统
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支 持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但其处理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的。
结构化决策:日常工作中执行的程序化决策。
非结构化决策:无固定决策过程和方法,依据自身知识和能力决策。
半结构化决策:既有标准程序化,又依靠人的经验与直觉。
注意: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模型是动态的,分析结果可能也不确定,需反复进行分析。
决策支持系统(DSS)
知识库:一定表现形式的知识。
推理机:基于知识的推理在计算机中实现的部件。
核心
人机接口:人机之间的翻译和转换。
专家系统(ES): 将专家的知识库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空间进行共享的系统。
业务处理方式
4.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类型(单选、填空、名词解释)
一.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子主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批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题
事务处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联机实时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企业中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
战略支持系统: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智能系统: 2010年至今;云计算!
发展阶段
现代管理思维
系统应用网络化
开发平台模块化
业务流程智能化
应用系统集成
发展现状
二.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建立MIS是必需且符合发展趋势的,是企业战略性的选择。
MIS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发展增长点。
实施MIS的必要性:
通过改变模式和快速反应,缩短新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库存,及时订货与在 线销售,降低内部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实 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实施MIS的商业目标:
设计的MIS不符合企业的目标;MIS需要和管理流程融合。
需求不明确,变化因素多;MIS的实施是一项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的复杂系统工程。
实施MIS的挑战:
社会风险 战争和内乱、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外汇汇率、通货膨胀、新技 术发展、同行竞争等因素
经济风险 设备价格、税收变化、工资变动、人员的变化、工期变化等因素
技术风险 系统规划、分析、实施、文档、维护阶段等因素
管理风险 领导素质、计划、人员组成、准备、协调等方面
MIS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三. 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与挑战(简答题)
1.5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直线制 特点:最传统,最古老;每个人只对上一级负责 适用类型: 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简单
职能式 特点:从上到下按相同职能组织活动;管理效率提高 适用类型: 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中小企业
直线—职能式 特点:以直线制组织为统一指 挥,增加了参谋机构 适用类型:产品相对稳定、规模较 小、外部环境相对稳定 的企业
事业部制 (联合分权制, 产品部式, 战略经营单位) 特点:以绩效为中心的一种分权制结构 适用类型: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
矩阵制 特点:具有事业部制和职能式组织结构的特征 适用类型:大型组织系统
助记:直线职能再结合,事业矩阵少不了
一.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
通过企业的组织重构,简化内部组织结构,弱化等级制度;
促进信息交流、知识分享和每位成员参与决策过程;
使得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实力。
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后对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多个独立企业组成的临时性、动态的“虚拟”的企业。 (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一系列具有创新性质的组织结构形式)
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间商,承包商,合作伙伴保持联络。
集中每个伙伴的优势,设计,制造和销售最好的产品
具有很大灵活性,机动性和反应的灵敏性。
各公司间很难确定边界
在虚拟组织的环境下,组织与管理上非常依赖信息技术
主要特点:
1. 虚拟组织(单选,简答题)
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削减中间管理层数量的工作过程
2. 组织扁平化
二. 基础信息技术的组织结构变革
2.1 信息系统与组织结构
信息技术,组织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组织目标决定信息技术目标,组织变化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化加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竞争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与组织之间关系:
1. 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影响作用(简答题)
支持组织战略
支持企业变革
会成为组织的累赘
2. 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作用
自动化(最基本方式)
合理化
流程重组
范式转移
3. 企业变革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信息技术导致企业变革的方式:
一. 信息技术与组织的相互关系
企业流程:指生成或服务过程中一连串的工作流程
企业流程再造: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改善
1. 企业流程再造概述
描述环境,明确目标
规范原流程
整合与再造流程
2. 企业流程再造的主要工作步骤
二. 企业流程再造(BPR)
2.2 组织变革及企业流程再造
原理:制定一个数量额,当库存达到这个数量水平便可下达订单去采购订货的方法
应用条件:物料的消耗与供应相对稳定,物料的价格不高
一. 库存订货点法
市场产品需求——>原料,半产品,零部件的需求——>库存需要量——>订货种类,数量,时间
根据需求和预测来测定未来物料供应和生产计划,提供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
概念
1. 物料需求计划MRP
指定计划时,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将资金概念引入MRP
有机结合企业中各子系统,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系统
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中央数据库
有模拟功能,可根据不同决策仿真模拟出各种未来会发生的结果
特点:
概念:在制定计划时不仅考虑市场需求,而且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并将资金的概念引入MRP
2.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二. MRP与MRPII
概念:整合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最大效益的系统。
重要说明:以MRPII(制造资源计划)功能为核心,但有扩展了MRPII的功能
三. 企业资源计划(ERP)
始终以客户为中心
一个与客户交往,利用客户信息作出决策的动态过程
一种信息技术
既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更是一种现代企业活动的管理机制
借助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成为软件
1. CRM概述
客户服务与支持
销售管理
售前服务
营销管理
商务智能
2. CRM的主要功能
四. 客户关系管理(CRM)
供应链:具有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链条,涉及产品设计,生产,以及将产品传递到市场上的所有企业构成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协调供应链中生产、存货、选址以及运输活动,从而在市场上达到响应速度与效 率的最佳组合。
五. 供应链管理
狭义概念:在网上进行交易活动,包括通过Internet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
广义概念:利用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来解决商业交易问题,降低产、供、销成本,开拓 新市场,创造新商机,通过采用最新网络技术手段,增加企业利润的所有商业活动
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改变商务活动的方式
改变组织内部的结构
对传统行业带来一场革命
2. 电子商务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种平台——网络平台。
2种商家——采购商、供应商
3种中心——支付中心、认证中心、物流中心
3. 电子商务系统结构(简答题)
B2C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 消费者最愿意参与
B2B 企业与企业之间 业务量最大
C2C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 借助中间网站给消费者提供一种向其他消费者销售商品的渠道。 (如淘宝网)
B2G 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 各类信息的电子化交换。
O2O 线下商务与互联网之间 将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前台。 (一种新兴商务模式)
C2B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 聚合分散分布但数量庞大的用户形成一个强大的采购集团
4. 电子商务的模式
区域化趋势——>融合化趋势——>移动化趋势——>多元化趋势
5. 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态势
基于社交媒体进行商务活动的新兴商业模式,是社交媒体和传统商务的结合、网络商 务和线下商务的结合。
线上 购前支持 关注关系 线下传统商务社会化 基于现有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用户社区
离线 购买支持 关注内容 电子商务的社会化 以兴趣聚合用户分享体验和经验
移动 够后支持 关注个体 社交媒体的商务化 第三方社会化商务
社会化商务的分类:
6. 社会化商务
六. 电子商务
2.3 企业资源信息化应用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变革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 利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通信子网:由专门负责通信的计算机和高速通信 线路等构成,负责为全网提供主机间的通信链路 及信息传输工作,实现计算机系统的互连。
资源子网:提供网络访问和数据处理能力,使网 上用户能够享受资源网上的软、硬件和数据。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协议:一种用于网络间相互通信的技术标准,一门大家都公认并遵守执行的“共同语言”;精 确地规定了所交换数据的格式和时序。
应用层 确定进程间通信的性质及接口,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表示层 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
会话层 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传输层 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数据传输以报文为单位
网络层 提供链接和路由选择,数据传输以分组或包为单位
数据链路层 建立数据链接,保证以帧为单位有效传输数据
物理层 利用通信介质,提供物理连接,以便接发比特流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1年发布的一套理论意义上的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它 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7个层次组成,简称七层协议。
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协议、建立在TCP/IP协议簇上一些没有标准化的用户应用程序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进程间通信服务
网际层 使互联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
网络接口层 通过特定的网络进行传输或从特定的网上接收物理帧,抽出某些数据信息交给上层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四层架构的主要功能
以太网协议:规定用无源的电缆作为总线来传输数据帧,是最为普遍的局域网
3. 网络模型与协议(单选、填空、名词解释)
一.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发展
局域网(LAN)小范围内计算机、终端和外围设备互联而成的网络
城域网(MAN)几十千米范围内的企业、单位、多个局域网互联而成的通信网络。
广域网(WAN)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互联实现数据通信网络。
1. 网络分类(填空、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终结点与通信线路间的几何关系,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各结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 与中心结点连接
星形网络
一条称为总线的中央电缆连接 所有工作站和其他共享设备
总线型网络
将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电 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
环形网络
2. 网络拓扑结构(填空)
二. 网络的分类及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 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接受装置的物理媒介。
网络适配器(网卡)
调制解调器 利用信道传递数字信号时使用的远程连接设备。
网络传输设备
中继器 又称重发器,可放大增强信号
网关 网络层以上的网络互连
路由器 实现网络层互联 的智能型设备
集线器 网络中心设备,可连接多个站点的缓冲 设备,相当于多端口中继器
网桥 连接两个同类型局域网,用于转发、存 储数据和过滤地址
交换机 相当于多端口网桥,可互联多个网段, 进行数据帧转发和协议转换
网络互联设备
网络服务器 核心设备,含有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工作站 连网、有独立运行功能,受网络服务器 控制和管理的、共享网络资源的计算机
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
三. 网络设备综述(单选)
目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连接世界各国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的系统。
例:202.112.112.101
IP地址:Internet上使用的地址。
www.ruc.edu.cn
域名系统(DNS):TCP/IP的名字管理机制。
四. 国际互联网
广义概念:用户可用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协议接入互联网。
狭义概念: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访问采用WAP的网站。
五. 移动互联网
3.1 网络技术基础
特点:编写的程序和特定的文件紧密相连,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少整体规划。
存在的问题: 数据混乱 数据冗余 程序与文件过分依赖 实用性差
一. 传统数据文件的存储方式
数据库存储方式:将数据集中并可以减少重复,有效地提供多方面应用的数据组织方式。
数据库系统(DBS):指数据库(DB)、维护和使用所需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如DBMS)和使 用人员的总和。
数据定义:用数据定义语言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描述
数据库操纵功能:用数据操纵语言实现用户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操纵
数据库运行管理:包括多用户环境下的事务管理和自动恢复、并发控制和死锁检测、安全性检查 和存取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等
数据库建立与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初始建立、数据的转换、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 和重构造以及性能检测分析等功能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
二. 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关系:二维表
主码:若干属性中被指定一个或多个来唯一表示该关系的元组
元组:关系的一行
属性:关系的一列
三. 关系数据模型(单选、填空、名词解释)
描述实体和属性,确定主码。
按照具体情况,分析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确定实体和实体联系的属性。
绘制E—R图。
按转化规律,转化为关系文件。
使用E—R图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四. E—R图
3.2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量大 (Volume)
数据类型繁多 (Variety)
处理速度快 (Velocity)
价值密度低 (Value)
一. 大数据
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服务!
虚拟化 可将各物理资源虚拟成虚拟资源形成资源池。
弹性 根据用户需求,动态变化自身的计算能力。
按需服务 用户根据自己需求购买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的特征:
1. 云计算的概念
公有云
私有云
混合云
部署模式
软件即服务(SaaS)
平台服务(PaaS)
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
2. 云计算的分类
二. 云计算
3.3 信息技术发展情况
Access数据库由表、查询、窗体、数据访问页、报表、宏和模块组成。
Access(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提供收集、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的手段。
利用查询方式,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窗体浏览或更新表中数据,用报表以特定方式来分析和打印数据。
共享数据,提供与其他应用程序的接口。
Access基本功能:
Access特点:操作简单;数据转换方便;数据对象丰富。
一. Access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二. Access数据库及表
表关系是在两个表的公共字段间创建的一种连接,通过匹配关键字字段中的数据来执行。
关键字字段:通常是在两个表中使用相同名称的字段。
1. 表之间的关系与关系分类
一对一的关系(不常用)
一对多的关系(最常用)
多对多的关系(拆分为多个一对多关系)
表之间的关系:
参照完整性: 是一个规则系统,Microsoft Access使用这个系统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关系的有 效性,并且不会意外地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2. 参照完整性
三. Access数据库中表之间关系的确定
选择查询 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或对记录进行分组, 并对记录进行预算。
交叉表查询 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交叉表左侧,一组列在交叉表上部,并 在交叉表行与列交叉处显示表中某个字段的各种计算值。
参数查询 利用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准则。
操作查询 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等操作。
SQL查询 使用SQL语句创建的一种查询。
1. 查询的主要类型
四. 创建Access查询
报表:用于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分组、计算、汇总和打印输出
“设计”视图:用于创建和编辑报表的结构;
“打印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页面数据输出形态;
“版面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版面设置。
Access报表操作提供了3种视图:
1. 报表概况
五. 创建和使用报表
3.4 实用数据库Access基础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战略规划:是在系统开发前制定的总体战略。是一种宏观指导性的长期计划,是制定执行 规划的基础,也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战略规划的活动:设计系统整体结构;(整体) 制订资源配置计划;(资源) 确定子系统的开发次序。(子系统,开发)
助记:整体开发子系统资源。
1.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单选题)
执行规划:又称为开发规划,是对战略规划的具体落实。
执行规划的活动:开发项目的具体时间、资金筹措、人员组织、管理办法、工作步骤和控制指标等。
2. 信息系统的执行规划
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人员培训——>规定进度——>其他(资金、 企业内外材料 及规划管理评 审制度的建立)
3. 信息系统规划的准备工作
一.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执行规划
1.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单选、简答题):分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 的规划方法。
了解企业的战略目 标 (遵循信息系统规 划与组织目标一致 性原则)——>识别关键因素——>分析信息需求
关键成功因素法主要步骤
2.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单选、名词解释):根据企业目标制定MIS规划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根据企业目标分析企业过程、数据类等,然后 再从数据类分析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子系统、模块),最后建立基于目标的企业规划。
助记:根据“企业目标”,分析“企业过程”、“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企业规划”
描述企业的战略目标
定义过程(功能)
定义数据类
U/C矩阵: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间关系。 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 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 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定义信息系统结构(通过 “U/C 矩阵”实现)
将C和与之紧密联系的U画在一个框中, 这些框便构成了功能模块。
形成系统的功能模块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方法主要步骤
二.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4.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又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ADT),它以系统工程思想为基础,运用工程化方法, 遵照用户至上原则,从系统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先将整个系统自顶向下按模块化结构进行模块 分解,然后逐步编程实现,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
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基本原则: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工作文件规范化。
自顶向下的系统观点。
用户的观点。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
1. 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单选、填空、简答题)
系统规划 可行性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报告(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说明、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
系统实施 程序、测试报告和用户使用说明书等
系统运行与维护 运行记录、修改记录等
注:以上五个生命周期阶段首位相接,因此形象地称为“生命周期”。
2. 生命周期法的开发步骤
目标明确,开发过程易于控制。
质量保障措施完备。
提高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文档齐全。
系统开发跟不上需求的变化,系统开发周 期过长。
逻辑设计到物理设计的过渡难度大。
文档化工作量大。
缺点:
3. 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和缺点(简答题)
一. 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根据用户提出的基本需求,采用快速技术,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个简单、可实践性的、可执行 的系统原型,交给用户试用,开发人员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对系统原型进行修改与完善,再 交给用户试用,反复这个过程,直至产生用户满意的系统原型为止。
确定用户需求,开发初始原型系统;
用原型系统确认用户需求;
修改和改进原型需求,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开发步骤:
优点:便于满足用户要求,用户参与系统开发,建立原型。 开发时间短、效率高。
缺点:频繁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程难于管理。 原型法比较适合于用户需求不清、业务理论不确定、需求经常变化的情况。
原型法的主要特点:
二. 原型法(单选题)
1. 基本思路(简答题) 面向对象法的概念:按人们认识世思维方式,采用基于对象的概念建立模型,模拟客观世界分析、 设计和实现软件的办法。
对象(object) 对客观世界的实体的抽象,是客观世界实体的软件模型,由数据和方法组成。
类(class) 对一类相似对象的描述,这些对象有相同的属性和行为、相同的变量和方法实现。
继承(extend) 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下层的子类和上层父类相同的特性。
消息(message) 由某个对象发出,请求其他某个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的某些信息。
面向对象编程 (程序实现)
面向对象设计 (整理问题)
面向对象分析 (分析问题)
系统调查、 需求分析
2. 开发步骤
三. 面向对象法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 (CASE)
敏捷方法
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 (CBSE) 基于组件的开发(CBD)
四. 其他系统开发方法
4.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还是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系统, 同时又是人类及其活动相互协调、影响、发展的社会系统。
IT技术的复杂性
信息系统开发是技术和管理的问题
用户需求复杂多变
环境多样
维护费用不易预见
需借鉴国际标准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问题:
1. 信息系统开发是复杂的社会过程
合理确定目标——目标
合理地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
科学管理——管理
企业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物质资源——资源
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保证
领导、业务人员——人员
领导重视,业务人员配合
开发队伍——开发
开发方配备结构合理的开发队伍
助记:我们的目标是开发资源和管理人员。
2. 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简答题)
一. 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条件
适合于有较强系统分析与设计队伍的组织和单位
独立开发方式
适合于使用单位无系统软件开发人员或开发队伍力量弱、资金 充足的单位。
委托开发方式
适合于使用单位有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但开发 队伍力量弱的单位。
合作开发方式
有专门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的公司。
购买现成软件
二.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IT外包: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外包内容:信息处理服务、业务流程支持、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网络系统建设、硬件设备选型与 维护、IT知识培训、企业信息化方案咨询。
1. IT外包概述
有益于企业将力量集中到核心能力上——核心能力
有益于预见成本——成本
简化内部的管理工作——管理
促进企业资源整合——资源
助记:管理成本和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2. IT外包的主要优点(单选题)
降低了企业的控制能力
委托代理关系复杂易引起法律纠纷
3. IT外包的主要风险
依照相关法律和政策健全合同文档管理
供应商的选择需要参考国际评估标准
引入多个供应商
规避IT外包风险的方法
4. IT外包与风险管理(简答)
三. IT外包与主要风险
4.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调查目的
调查内容
分析内容
系统简介
技术要求、 限定条件
一. 初步调查
按主导因素的不同 用户主导型;集成商主导型;供应商主导型等
按时空因素的不同 整体规划、一次选型;整体规划、分期选型;分期规划、分期选型等
按采用形式的不同 选型小组定向考察、专家咨询、招标、竞争性谈判等
管理信息系统选型的策略
开发规模
覆盖范围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投入和产出比
管理信息系统选型流程要素
适用类型:拟上新信息系统的用户;系统改造、升级、自行开发和委托开发均不属于系统选型。
前提:必须有明确的需求分析和完整的系统改造。
考虑预算:不同预算等级影响系统选型。
主要工作:调查分析和比较市面上主要产品,全面衡量其优势。
核心要素:必须最适合用户需求和特点。
系统选型的要素:
二. 系统选型
经济可行性 指对新系统进行投资/效益分析
技术可行性 分析用户所提出的要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否有可能实现
管理可行性 许多管理因素制约项目发展
1. 可行性分析的目标与工作内容(单选、填空)
三. 可行性分析
4.4 管理信息系统的选型
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
系统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其目标是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定义,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方案,为信息系统设 计取得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助记:系统分析就是分析用户需求
一. 系统分析的目标(填空题)
调查企业管理业务
理清原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
改进和完善系统
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二. 系统分析的任务本质:回答未来系统“要做什么”不涉及具体实现技术
系统分析报告:描述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依据, 也是最后交接验收的依据,是整个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文档之一。
三. 系统分析的步骤
5.1 系统分析概述
目的:完整掌握现行系统各个方面。 因为新系统以现系统的基础为前提,只有通过详细调查才能为改进系统和开发高质量的新 系统提供可靠资料,为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打下坚实基础。
真实性
全面性
规范性 规范调查过程、规范结果描述
启发性 需要调查人员的启发引导
用户参与性 最应强调的原则
原则:
一. 详细调查的目的与原则
组织结构调查 因为信息渗透于组织,所以须从具体组织结构出发,抽象出现行系统全貌
功能需求调查 充分与用户协商,明确需求,介绍系统处理数据的性能和特点
性能需求调查 性能是系统的品质,应启发用户提出量化需求
业务流程调查 为实现组织目标进行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数据流程调查 分析整理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绘制原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系统环境调查 处理对象的数据来源,处理结果的输出方式、时间、格式
各信息载体的收集 收集与系统相关的各种材料,统计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二. 详细调查的主要内容
分析和研究大 量的计划、报 表、文件、资 料来获取需求。
研究资料
集中征集意见, 适合于对系统 的定性调查。
开调查会
面对面与用户交谈 结构化访谈:提问事先确定 好的问题,问题开放或封闭; 非结构化访谈:无事先确定 的问题,只是一个谈话框架。
用户访谈
类型: 自由格式、 固定格式。
问卷调查
此方法辅助开 发者深入挖掘 系统需求
实地观察
调查方法
三. 详细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单选、填空)
是人们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摆脱了系统 的物理内容,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
作用: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传递、存储和处理的情况。
1. 数据流程图概述(单选、填空)
外部实体 系统以外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往往表达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或去处
数据流 表示流动的数据,可由一项或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
数据处理 一种处理功能;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查询、汇总、统计等操作
数据存储 数据保存的地方;其名与其内容一致,写在开口长方形内;从数据存储流入或流出数 据流时,数据流方向很重要。
2. 基本符号(单选、名词解释)
明确系统边界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局部上由外向里
3. 使用数据流程图分析应遵守的原则(单选)
4. 使用数据流程图描述现行系统(应用题)企业现行系统的管理模式、逻辑模型等均由数据流程图描述。
四. 现行系统(原系统)的描述
5.2 系统详细调查
目的:为新系统“能做什么”提出具体信息处理方案。
必要性:系统目标是开发工作的指南,是系统的验收标准,需根据详细调查时的实际情况重新审 定、完善系统目标。
一. 重新审定系统目标
概念:是指组织综合性的管理范式;
作用:能提高生产效率、能协调人际关系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使组织的资源得 到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注意:管理模式的提升和优化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
二. 管理模式的分析和优化
系统需求分析的概念:实际上是在系统分析阶段对处理对象的功能分析。在完全弄清用户对新系统 的确切要求后,用统一、规范的图标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助记:需求分析指的是分析用户的需求。
信息需求分析 确定合理、有效、能满足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
目标分析和系统范围界定 确定系统目标、业务目标、系统范围、系统范围边缘,并文档化
功能分析及划分 分析改进原系统功能,以功能形式将信息需求加入系统功能图
三. 需求分析
业务流程优化的概念: 根据系统调查阶段了解的情况,从业务全过程角度摸清现状、找出问题关 键点,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分析和改进。
助记:根据调查的情况,摸清现状,找关键点,分析和改进业务流程。
业务和数据流程的通畅性、合理性
数据、业务过程和管理功能的关系
原系统管理模式改革是否可行
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可行
业务流程优化的内容:
四. 业务流程优化(名词解释)
输入信息
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过程
存储方式
代码信息
信息需求
1. 整理收集的数据资料
围绕系统目标进行分析 信息的精度、及时性; 对定量分析的支持性。
弄清信息源周围的环境 来源部门; 用途、受影响环境。
围绕现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数据的全面性;是否满足管理需要、反映业务实况。
2. 分析数据(填空)
数据的类型及长度。
合理的取值范围。
数据所属业务。
数据业务量。
数据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
3. 数据特征分析
五. 数据分析(收集、来源、去处、存储和流量)
5.3 原系统分析与优化
新系统开发中要采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处理方法。
它是在系统调查、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管理者和系统分析师的共同努力, 完成的整个系统分析阶段的最后一步。
系统的逻辑方案:
确定新系统的目标——目标。
确定新系统的管理模式——管理。
确定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流程。
确定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图、字典。
助记:借助流程图和字典来表现管理目标。
逻辑方案包括内容:
一. 新系统逻辑方案的主要内容(单选、填空)
顶层图 把整个系统看为一个整体,视系统为一个总的数据处理模块。不考虑内部处理、存储和 信息流动问题。
中层图 对顶层图分解,原则是以系统的模块为划分标准。
底层图 对中层图分解,研究子系统内部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信息流动与交换情况。
1. 数据流程图的分层结构和一般注意事项(单选)
遵守的规则:一个处理环节的输出数据流仅由它的输入数据流确定。 数据不守恒的错误:
1. 漏掉某些输入数据流;
2. 某些输入数据流在处理环节内未被使用。
数据守恒
数据存储使用 数据存储与处理环节间的数据流方向应按规定标注。
正确性检验
简化处理间联系 各处理间数据流越少,各处理的独立性就越高,尽量减少处理间的数 据流数目。
分解应当均匀 避免出现某些处理是最小功能单元,某些处理在等待继续分解为几层。
命名应当恰当 数据处理命名:动词+宾语;命名应具体、明确、一目了然。
提高可读性
数据流程图的检验
2.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应用题)
数据字典的定义:对于数据流程图中每个图形符号(如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外部实体), 通过表格和文字的描述定义它们的细节,描述和定义的集合就是数据字典。
对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成分给予定义和说明;
对系统分析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说明。
数据字典的作用:
进行数据分析和归档,也是数据库/数据文件设计的依据。
数据字典的目的:
数据元素 也称数据项,信息系统中最小数据组成单位。
数据结构 描述数据间组合关系,说明数据结构包括的成分。
数据流 描述数据流的来源、去处、组成、流通量、高峰时的流通量。
数据存储 描述数据存储的结构和有关数据流、查询要求。
外部实体 数据的来源或去向。
数据处理 描述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逻辑功能。
3. 数据字典(单选、填空、名词解释)
二. 产生新系统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的过程
1. 数据流程图——流程图。
2. 数据字典——字典。
3. 处理说明——说明。
助记:用流程图说明这部字典。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和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3项内容:
描述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作为用户和开发人员间的协议或合同
作为目标系统验收和评价的依据
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
三. 完成系统分析报告(单选)
5.4 新系统逻辑方案
第五章 系统分析
功能结构设计 将整个系统划分为独立的模块
代码设计 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前提,制定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
数据库设计 将现实问题转为计算机问题
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构建信息系统实现的物理平台
一. 系统设计的任务
系统性原则 系统是一个整体;注意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灵活性及可变性原则 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可靠性原则 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经济型原则 满足系统要求前提下,既追求给用户带来效益,还应减少系统不必要开销。
二. 系统设计的原则(单选、简答题)
6.1 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模块: 独立命名并且拥有明确定义的实体。
逻辑模块 系统分析的逻辑模型中定义的处理功能
物理模块 系统设计中逻辑模块的具体化是物理模块
系统实施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子程序、若干条程序语句、人工过程的某项具体工作。
模块化:即把系统功能自顶向下地、由抽象到具体地划分为多层次的独立功能模块;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一直分解到能简单地用程序实现为止。
输入和输出 模块从调用者处取得输入,加工后把输出返回调用者。
处理功能 模块把输入转换成输出所做的工作
外部特性
内部数据 仅供该模块本身引用的数据。
程序代码 用来实现模块功能的程序。
内部特性
助记:用代码处理数据会存在出入。
一. 模块和模块化设计(填空、名词解释)
模块结构图(单选、应用题)又称控制结构图、系统结构图,用一组特殊的图形符号按一定规则描述系统整体结构。
模块 在矩形框中间标上模块名称;反映模块的处理功能。
模块结构图的基本符号
判定调用 一个模块调用一个下层模块取决于调 用模块内部的判断条件,用菱形表示。
循环调用 一个模块通过其内部的循环功能来循环调 用一个或多个下层模块,用弧形箭头表示。
调用 只允许上层调用下层,用箭头表示调用;特殊形式:判断调用和循环调用。
数据信息 数据从一个模块传递到另一个模块,再将处理结果数据送回原模块。
控制信息 为指导程序下一步执行必须传输的某些信息。
转接 当一张图无法画下模块结构图,或为避免图上线条交叉时可以用此符号。
确定图中有几种导出类型
数据流程图大致呈束状结构,即某个处理将它的输入分离成一束平行数据流。
先设计主模块,即代表整 个系统功能的顶层模块
判断分析模块:根据外 部信息判断处理数据, 得到分配处理依据。
分配调度模块:按照判 断处理信息调度给代表
某一判断结果的下设模 块。
按事务型导出分析
若数据流程图可以明显分成输入、处理、输出3部分的线型结构。
找出系统的逻辑输入、逻辑输出和主处理
逻辑输入:从物理输入端开始,一步步向中间移动直至数据流不被看作系统输入 的前一个数据流。
逻辑输出:从物理输出端开始,逆数据流方向一步步向中间移动直至数据流不被 看作系统输出的后一个数据流。
主处理:几支数据流汇合处的处理。
第一步
设计模块的顶层和第一层
主处理/主控模块:完成整个程序要做的工作。
下层结构:输入、变换、输出。
第二步
设计中、下层
将第一层每一个模块自顶向下继续分解直至最终的物理输入、输出流为止。
第三步
按变换型导出分析
完成合并,给出完整的模块结构图
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应用题)导出过程:
步骤:以数据流程图中“数据处理(功能)”为依据,从系统上层开始将大功能分解为若干小功能。
功能结构图:通过简单化复杂问题、具体化抽象功能产生的一个按功能从属关系划分的图,图中每 一个框称为功能模块。
功能结构设计
二. 模块结构图和功能结构设计
耦合性 多个模块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主要是从模块外部考 察模块的独立性。
内聚性 一个功能模块内部各处理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主要是从模 块内部考察模块的独立性。
1. 模块的独立性提高模块独立性原则“低耦合、高内聚”
2. 模块的大小:实现模块所需编写的程序行数;其应降低设计复杂性、提高程序可读性、可维护性。
扇出系数 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其他模块的个数。
扇入系数 直接调用该模块的模块个数
3. 扇入与扇出:原则 较高的扇出系数和较低的扇入系数
作用范围 指所有受这个判断影响的模块,即操作依赖于此 判定的模块。
控制范围 模块本身及其所有下属。
4. 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判定作用范围在模块控制范围内判定所在模块层次不能太高。
三. 模块设计优化的原则
6.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代码:用数或字符代表事物名称、属性或状态等的符号;以简短符号形式代替具体文字说明, 唯一标识系统中的某一事物。
帮助对数据进行鉴别和使用
便于数据管理,提高效率
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一. 代码的主要功能
顺序码(系列码) 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短小简单易扩充、无逻辑不易记、不易汇总;
分割数据项为若干组;数字值和位置均有特殊意义
层次码 按编码对象类别的不同从属层次,将代码各数字位分成 若干区间,每一区间有不同含义。
十进制码 先把整体分成若干层,每划分一层用一个小数点隔开, 再把每一层分成若干层,如此不断地划分。
特征码(多面码) 按编码对象的不同层次将代码各位数字分为若干区间, 每个区间规定不同的含义。
区间码
助记码 用数字和符号描述编码对象名称、规格等,将其作为代码一部分帮助记忆。
二. 代码的种类
校验方法:在原有代码基础上另加一个校验位,将其作为代码的组成部分。
先计算出校验位;
用同样算法计算输入代码的校验位;
比较前两步的校验位是否一致。
具体过程
三. 代码的校验
唯一性
标准化
合理性
可扩充性
适用性
简洁性
系统性
四. 代码设计的原则
确定代码对象
考察是否有标准代码
选择代码种类
考虑检错功能
编写代码表
五. 举例
6.3 代码设计
用户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起点!
数据要求 • 包括对数据内容、来源去向、性质、取值范围等要求。
处理要求 • 包括处理 功能、处理方式和响应时间等。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 明确数据的有效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冗余性等需求与约束条件。
一. 用户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关键!将现实世界信息描述为信息世界信息,用E—R图来实现,独立于 DBMS。
先根据系统分析结果设计各局部E—R图;
再将局部E—R图集成为总体E—R图。
主要步骤
二. 概念结构设计
1. 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逻辑结构设计:面向用户,在概念结构设计基础上完成,将概念结构E—R图 转换为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优化之。 将信息世界的信息描述为数据世界的信息!
规范化目的:消除数据表冗余;更新异常等不合理等现象;提高数据的可修改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一般而言,规范化水平应较高,但并非越高越好,主要是依据有利于系统功能实现的原则设计!
数据表中每一属性都应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数据元素),同一表中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项。
每个非主码属性都由主码唯一决定。
每个非主码属性都不依赖于其它的非主码属性。
具体的规范化水平由弱到强依次为:
2. 数据模型的规范化
三.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
面向计算机;
给逻辑数据模型选择适当的物理结构;
包括数据库存储结构设计、存储路径选取和数据库索引建立等。
物理结构设计:
安全性保护 防止机密数据被泄露,防止无权限者使用、改变或有意破坏他们无权限使用的数据。
完整性保护 保护数据结构不受损害,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保护:
四. 物理结构设计(单选、填空题)
数据库实施:根据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装入数据、进行测试和运行。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数据库转储和恢复、维持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监测改善数据库性能、数据 库重组和重构等。
五. 数据库实施、运行与维护
用户需求分析 起点
概念结构设计 关键,使用E—R图,面向问题。
逻辑结构设计 面向用户。将概念结构E—R图转换为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 模型,并优化之。
物理结构设计 面向计算机。包括数据库存储结构设计、存储路径选取和数据库索引建 立等。
数据库实施、运行与维护 分别在系统实施和系统试运行阶段执行。
数据库设计过程
6.4 数据库设计
注意:此设计过程中,先依管理和用户需要进行输出设计,再依输出所需获得的信息进行输入设计!
输出类型设计 外部/内部/中间/交互/操作输出。
输出内容设计 关于输出信息的使用;输出信息的名称和形式。
输出格式设计 格式标准、术语统一,如报表、图形。
输出方式选择 依用户对输出信息的要求,信息量大小,输出设备情况和资金条件。
主要工作
一. 输出设计
提高输入效率、减少输入错误;
在输入信息正确且满足输出需要前提下,使输入简便、迅速、经济。
目标
原则:输入量小;输入简便;数据转换少;数据尽早检验和自动检验。
输入内容设计 确定向计算机的特定模块输入原始数据
输入格式设计 针对输入设备特点进行设计,一般采用“填表式”
输入方式设计 外部输入、计算机输入;减少人工输入方式
输入数据校验 二次输入/静态/平衡/文件查询/界限/数据格式校验法、校验码方法
二. 输入设计
任务:依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时的操作动作及所遇问题,设计友好、有辅助操作意义的人机交互方式。
注意事项:用户第一;实质是信息交换;友好性强。
基本类型: 菜单式;命令式;填表式;应答式。
三. 人机对话设计
6.5 输入/输出设计
系统的吞吐量 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系统的吞吐量越大,系统的处理能力越强。
系统的响应时间 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
系统的可靠性 可用连续无差错工作的时间来表示。
系统的处理方式 考虑系统现状、系统的未来应用环境。
系统的地域范围 如根据系统覆盖范围决定采用网络类型。
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依数据管理方式和性能 不同选择相应的DBMS。
一. 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名词解释)
单机结构 系统在单个计算机上独立使用,计算机间不通信和共享资源,靠磁盘备份完成数据传输。
主机结构 系统在大型主机上,用户可在本地或远程连接的多个终端上运行系统。
1. 集中式系统 概念: 是集设备、软件和数据于一体的工作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 (C/S) 客户机为前台,服务器为后台,协同执行一个应用程序任务;客户机负责数 据处理的启动和部分控制以及与用户的交互;服务器运行DBMS,完成大量 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管理任务;适用于小型地域型企业。
浏览器/Web服务器 (B/S) 一种三层结构;客户端利用浏览器统一通过Web服务器访问数据库,以获取 必需的信息;适用于大型跨国企业。
2. 分布式系统 概念: 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地理上分散的配置业务可以独立处理,但系统在统一的工作规范和 技术要求下运行。
二. 系统工作模式设计(单选、填空)
注意:计算机硬件选择很关键!
具体因素:系统工作模式设计、数据存储容量、外设、终端、网络配置、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速度、 应用软件等。
三. 计算机硬件设计
操作系统 统一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在计算机和用户间起到接口和桥梁作用。
数据管理系统 大型系统开发:Oracle、 DB2、Sybase 中型系统开发:SQL server、 MySQL 小型系统开发: Access、FoxPro
开发工具 基于B/S模式: Java、PHP 基于C/S模式: Delphi、Power Builder 移动设备:Android Studio、 Objective-C
计算机软件设计种类:
四. 计算机软件设计
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网络上的通信线路、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布局形式。
网络逻辑结构的设计 先从逻辑上分系统为若干分系统/子系统,再配备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Linux、UNIX(适用所有平台);Windows(集成能力强)
计算机网络设计内容:
五. 计算机网络设计
图书借阅系统 采用B/S模式
系统工作模式设计
多台微机和服务 器形成局域网
计算机硬件设计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DBMS:Access
计算机软件设计
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设计
图书馆
六. 物理配置方案举例
6.6 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模块设计说明书
一. 功能结构设计
各类代码的编码方案、类型、 功能、使用范围、使用要求等。
二. 代码设计
用户需求分析
概念设计(E—R图)
逻辑设计(E—R图转为数据模型及模型优化)
物理设计
三. 数据库设计
输出界面设计
输入界面设计
四. 输入/输出设计
系统工作模式设计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网络设计
五. 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实施方案、计划、审批等
六. 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
6.7 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六章 系统设计
计算机硬件设备
计算机软件设备
网络系统
一. 系统运行环境准备(软、硬件准备)(单选、简答)
可维护性 可维护性好的程序可减少修改工作量,减少因程序修改造成的连带反应(水波效应)。
可靠性 指程序和系统的安全可靠,如数据存取的安全可靠、程序运行的安全可靠、操作权限 的安全可靠、通信的安全可靠。
可读性 程序不仅要求逻辑正确,使计算机能够执行,且应该层次清楚,便于阅读。
效率 程序效率是指计算机资源能否被有效使用。
二. 程序设计(编程)
制定一个测试计划。
测试的目的不是证明程 序的正确,而是尽量发 现错误。
避免由编程人员承担测 试工作。
测试用例应包括输入数 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测试用例应包括合理有 效的输入数据和无效不 合理的输入数据。
1. 测试的有关说明
单元测试 又称模块测试。目的是使每个单元都能独立运行。
组装测试 单元测试后,需按系统设计要求做组装测试。目的是保证单元接口完整一致,人机 界面及各种通行接口满足设计要求。
确认测试 又称合格性测试或验收测试,以整个软件为测试对象,采用黑盒测试方法。目的是 进一步检查软件是否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集成测试 将信息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软硬件、用户及环境等综合在一起进行测试。目的 是保证系统各组成部分协调运行。
2. 系统测试的步骤
个人复查
走查与会审
人工测试
又称功能测试,将被测程序看作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的 内部结构和特性下,研究软件的外部特性;对程序接口进行 测试,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 常使用,程序是否能接收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黑盒测试
又称结构测试,将被测程序看作白盒子,按程序内部结 构和处理逻辑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路径及过程 进行测试,检查与设计是否相符。
白盒测试
机器测试
3. 系统测试的方法
三. 系统测试(单选、填空、简答题)
企业管理人员
系统操作人员
系统维护人员
四. 人员培训
系统切换主要包括:数据的转换、系统环境的转换、资料建档与移交和人员培训等
直接切换 老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开 始运行,中间无过渡。 最节省人力和费用,但风险大。
并行切换 让新老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后,使用户的 操作系统从老系统方式转换成新系统方式。 适用于新旧系统差别比较大。
分段切换 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要按阶段或模块进行, 一部分一部分地代替老系统。 主要问题是接口复杂。避免了直接转换 的高风险,又避免了并行切换的高费用。
系统切换的主要方式:
五. 系统切换
系统文档的作用:项目组成人员间沟通的主要工具;开发人员与用户交流的工具;信息系统生命线。
针对性 文档编写应分清读者对象,根据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读者去适应其需求。
完整统一、文字准确、 简单明了 行文确切,无二义,前后内容协调一致,无矛盾。 一份文档应完整、独立、自成体系。
可追溯性 同一项目各开发阶段间的文档应可追溯,必要时可追踪调查。
文档管理应制度化、 规范化 须有一整套文档管理制度,包含文档标准、修改文档和出版文档的条件, 开发人员在系统建设不同时期就文档建立工作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维护文档的一致性 若需对某文档进行修改,要及时准确修改与之相关的文档。
文档编写指南
六. 系统文档
人员安排不妥 为了使测试工作相对客观,从事测试工作的人员和程序的编写人员不应是同一批人员, 即测试工作应尽量不安排编写程序的人员来做。
人员分工不明确 没有建立较严格的管理制度。人员分工不明确,从而造成工作遗漏或重复开发。
测试用例不全面 测试用例仅包括了合理的数据,而没有包括无效和不合理的数据。
编程质量差 开发人员为了追赶进度加班加点,甚至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编码质量差、 重用性差、文档不齐、说明混乱、编码鲁莽均是造成以后问题的隐患。
缺乏复审 软件是个逻辑产品。没有复审的软件不仅包含大量的错误,而且一个错误还会连带若干个错 误,造成恶性循环。通过复审,可以过滤错误。
对并行转换时间的理解错误 有的单位把手工和计算机的双工方式的时期简单地理解为对软件的可靠性、准确性的测试, 会把双工并行方式的开始时间定位在系统开展软件使用以前,应使用系统开发软件使用后的 数据进行验证。
纠正错误的方式不恰当 在测试出错误后,没有进行记录、上报、统一安排,而是匆忙地进行编码,从而易造成水波效应, 也不利于以后的维护工作。
系统转化缺乏安全管理 系统转化是存在风险的。如果转化工作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安全的管理,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包括:原系统数据的丢失与混乱,原系统程序的丢失与混乱,当前阶段原始文档的丢失与混乱, 新系统数据的丢失与混乱等以致影响正常工作。
系统实施阶段中易出问题的地方
7.1 系统实施
硬件的日常保养。
硬件的更换维修 工作。
硬件的维护
正确性维护:修改程序中错误。
适应性维护:为适应信息技术的 发展或新的管理需求来修改程序。
预防性维护:为适应未来发展, 主动修改程序。
软件的维护
对数据文件进行 定期与不定期的 检查和维护。
数据库的维护
对代码进行必要的 修改或重新设计。
产品代码的维护
一. 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单选、填空、简答)
减少维护的随意性
提供必要的资源
修改程序的测试
文档的维护
维护工作规范化
软件维护中,要减少修改的随意性:因为在修改时易产生水波效应,即一个模块的修改而导致隐含缺陷、错误的放大以及一连串的新错误的出现。信息系统在修改时易于产生水波效应,故修改工作需要实行审批制度
二. 系统维护的注意事项(单选)
7.2 系统维护
信息系统的评价:前提是明确评价的标准。
立项评价 指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依用户需求,根据拥有的资源在经济上、技术上、社会方 面进行可行分析,对立项进行评价。
中期评价 指阶段性评价,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评价开发的阶段性成果。当遇到外界情况或 内容资源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原设计有重大问题时,需进行中期评价。
结项评价 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
一. 评价概述(单选、填空、简答题)
规模、结构和应用范围等情况
支出是否超预算
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文档是否齐全
系统的完全保密情况
系统总体情况评价
满足用户需要的情况
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
直接经济效益参考指标
费用使用情况
间接经济效益
工作效率、响应时间、配置 合理、输入/输出的处理速 度、稳定性、故障指标。
系统性能指标
其他
二. 评价的主要内容
提出评价指标。
确定单项指标的权重。
进行单项评价。
单项评价指标的综合。
大类指标的综合。
三. 评价的主要步骤(单选、填空、简答题)
系统评价的主要方法:定量和定性。
多因素加权平均法:把各项指标列成表,请专家对每个指标按其重要性确定一个权重,可计算出加权平均分。
7.3 系统评价
第七章 系统实施与评价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 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一. 项目管理概述(单选、名词解释)
项目范围:为了成功达到项目目标,所必须完成的工作。
确定项目范围:为项目界定一个界限,划定哪些方面是属于项目应该 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包括在项目之内的。
包括:定义项目管理的工作边界;确定项目的目标;确定主要的项目 可交付成果。
1. 范围管理
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工期估算;进度安排;进度控制。
2. 进度管理
资源计划。确定为执行项目活动所需要的物理资源(人员、设备和 材料)及其数量。
成本估计。估算出为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源的成本的近似值。
成本预算。将估算出的成本分配到各项目活动上,用以建立费用基 准,用来监控项目进度。
成本控制。影响造成费用偏差的因素, 控制项目预算的变更。
3. 成本管理
质量规划;实施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控制。
4. 质量管理
5. 采购管理
6. 人力资源管理
7. 沟通管理
8. 风险管理
9. 干系人管理
项目计划制订;项目计划执行;总体变更控制;项目收尾。
10. 整体管理
二.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甘特图:又称条线图或横道图,主要用于项目的计划和项目进度的安排。甘特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 横向表示进度或活动时间;纵向表示工作包的内容。
三. 项目计划的编制方法及工具(管理信息系统)(单选)
项目是一次性任务;
人类有组织的活动都有目的性。项目作为一类特别活动,更有其明确的目标;
项目是为实现目标而开展的任务的集合,它不是一项项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系列活动有机组合 而形成的一个完整过程。
项目的特征:
项目管理的特征: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组织实施;规划资源。
8.1 项目管理
一. 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概述
物理层安全
系统层安全
网络层安全
应用层安全
管理安全
二. 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体系
安全协议
漏洞扫描和修补
入侵检测
安全技术
规章制度
应急预案
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安全管理
三. 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控制措施
8.2 安全管理
质量(ISO规定):依靠特定的或暗指的能力满足特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功能和特征。 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PDCA(Plan-Do-Check-Action):一种典型的质量控制方法,是计划-处理-检查-执行措施 4个步骤的循环迭代过程,是一个不断能提高产品性能的过程。
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需要、组织的需要,成本经济效益和成本绑定; 强调全员参与、以过程为中心、强调文化、技能和制度等多方面全面考虑;不仅只是事后检查,而是强 调预防和全面过程控制的“大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形成的质量管理手段,是立足于用户需求,由买方主导的质量管理
质量鉴别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一. 质量管理(填空、简答题)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质量管理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ISO 9000标准。我国对应标准GB/T9000。
ISO 9000系列内容:质量术语标准;质量保证标准;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的选用和实施指南;支持性技术标准。
ISO 9000系列核心内容:质量保证标准,它是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
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
1. 质量管理标准
预防
独立的检查和确认(质量控制)
技术审查
测试
质量法则
管理
文档
标准和实践
审查和稽核
编码、文档和媒介控制
质量保证的行为
2. 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保证计划
二. 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填空)
8.3 质量管理
风险: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 的可能性。
风险的基本性质: 客观性、不确定性(随机性)、不利性、可变性、相对性、风险和利益的对称性(共存性)。
按风险后果: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按风险来源:划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按风险影响后果:政府风险、项目业主风险、承包商风险、投资方风脸、监理单位风险和供应商 风险等。
按风险可预测性:划分为已知风险、可预测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
按原因角度:划分为商业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商业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即开发 的产品市场上不需要;开发的产品不再符合整个公司的战略;销售部缺乏销售渠道;没有得到预 算保证;重要人员的变动等。管理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缺乏人员、进度和预算的管理,对资源、 配置等缺乏计划与控制,造成项目质量处于混沌水平。技术风险主要指产品分析与设计、实施及 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另外,技术不确定、陈旧及相对环境过于“先进”也是引发技术风险的因素。
风险分类
风险的规避者
风险中立者
风险的冒险者
注意: 不同的人和组织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态度不同; 按对待风险的态度划分
1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风险识别、分析、策略制定和监控风险执行情 况的过程;
2 为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总和;
3 是一系列对未来的预测,然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的活动。
德尔菲法(Delphi) 又称专家调查法,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即可得出最后结论。
头脑风暴法 (Brain Storming) 通过专家会议,在许多专家间广发言论,激起灵感,诱发专家们产 生思维共振,以获取更多信息来源预测问题。
鱼刺图 又称因果分析表、流程图、石川图,用于确定风险的起因。
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
定性分析 针对风险概率及其后果进行定性评估 包括历史资料法、概率分布法、风险后 果估计法等。
定量分析 一种广泛使用的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包括访谈、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分析、 AHP法(层次分析)、模拟法。
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
正向风险(项目中的机会),应采取开拓、分享、强大的策略。
对项目产生负面影响及威胁的风险:采取减轻、预防、转移、回避、及自留等策略。
风险规划方法:
减轻风险: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或减少不利影响。
预防风险:提高项目各组成部分可靠性,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
风险转移: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第三方身上。
风险回避:主动放弃原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以回避风险。
风险自留:风险的损失较小,业主自身能承担,风险就可以留给自己承担。
风险规划采取的主要策略:
风险监控概念:通过对风险的规划和对项目全过程的控制,保证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
风险监控作用: 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测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保证风险计划的执行,并评价这些计划对 减轻风险的有效性。
一. 风险管理(单选、填空、名词解释)
战争和内乱
新技术发展
同行竞争
价格变动
社会经济风险
自然事件风险 人为事件风险 用户使用风险 流程重组风险
安全风险
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 系统实施 系统运行 系统保护 系统各项 文件编制 设备功能 机房设备
技术风险
与立项单位关系 与主管部门关系 开发单位内各方关系 计算机人员与管理人 员关系 开发方同行业间关系
公共关系风险
领导素质 组织机构计划 开发各项目组成人员素质 开工准备 各阶段协调 关键人员变动
管理风险
信息系统开发的风险
需求阶段
设计阶段
测试阶段
实施阶段
信息系统开发风险管理
二. 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简答题)
8.4 风险管理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安全
第九章 综合案列分析
02382 管理信息系统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