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之美》
2023-04-18 19:20:49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系统之美》是一本介绍复杂性科学的著作,作者德内拉·梅多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系统思考的重要性。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表,揭示了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背后的系统结构,以及如何运用系统思维来解决问题。作者强调,只有理解了系统的运作方式,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本书不仅适合学者和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对复杂性科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导读 决策者的系统思考
不同角色面对的不同问题
如果是企业的老板可能遇到的问题
想把业务做大做强,但驱动业务成长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企业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似乎遇到了成长的“天花板”,徘徊不前,究竟应该如何突破、再创新高?
面对竞争加剧、价格大战,究竟应该跟进还是不跟进?
面对产品质量问题、销售不畅等困境,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管理团队中,每个人的看法都不相同、争吵不休,如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管理团队能力不强,究竟如何提高他们的能力?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子承父业”,你是否考虑过企业的前途?
...
如果是职业经理人可能遇到的难题
如何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
如何更好地与老板以及“创业元老”进行沟通与协作?
如何解决你看不惯的一大堆问题?
如何带领团队如期、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面对项目延期,加班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面对其他部门的指责,你应该如何反馈和应对?
...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
如果你是一位政府公务员...
...
“系统思考缺乏症”的五种典型症状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只看现象,不见本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位主义,局限思考。
系统思考是“见树又见林”的艺术,它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解决复杂问题、制定睿智决策;
推动组织成长、提升组织能力;
激发集体智慧、加速组织学习;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技能。
本书是系统思考从入门到精通的必读书
高屋建瓴的系统指南
第一部分,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存量、流量、反馈、回路等)和使用方法
深入解析系统运作机理
第二部分,对系统为什么会运作得如此精妙、为什么总是让我们感到出乎意料,以及常见的系统结构(基模)进行了解读
与系统共舞的行动指南和生存法则
扩展
导读部分作者是邱少良,非常中式思维的一篇导读,适合中文学习者切入。
引言 系统多棱镜
导言
管理者所遇到的问题通常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在由一系列复杂系统构成的动态情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不能只是解决问题,而应善于管理混乱的局势。
无处不在的系统
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行为模式相互影响。
简单的系统
例如书中“机灵鬼”玩具。
复杂的系统
例如人、细胞、分子等
更复杂的系统
一家公司、一座城市、一个经济体等等。
系统可能受外力触发、驱动、冲击或限制,而系统对外力影响的反馈方式就是系统的特征。
重塑系统,发现更大的世界
由于复杂系统中存在反馈延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而且更加难以解决。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如果一个增强回路使一位参与者取得了胜利,占据了竞争的优势地位,那么它将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获胜,甚至将消灭几乎所有竞争者。
盖有者,将予之;无者,并其所有亦夺之。(《圣经·马可福音》第4章第25节)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在受到外力冲击或影响时,通路和冗余众多的多样化系统,往往比几乎没有差异的单一化系统表现得更加稳健。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系统基模”(archetypes)
将这些常见的、会引发特定行为的系统结构称为“系统基模”。
找到属于你的系统之美
通过系统思考的多棱镜,我们可以重新找回对整个系统的直觉,并且训练我们理解系统各个构成部分的能力,看清楚系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未来可能的行为趋势,以更具创造性的方式重新设计系统,更有勇气地去面对系统性的挑战。
第一部分 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导言
无论一个问题多么复杂,如果能以正确的方法去看待,它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第1章 系统之基础
系统定义
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
由定义知系统三个构成要件
要素
要素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因为它们多数是可见、有形的事物。
例
树是由树根、树干、树枝、树叶这些要素构成的。
更细
如流动着液体的叶脉以及叶绿体等。
一所大学也是一个系统,它由建筑物、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图书馆、图书、计算机等构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要素并不一定是有形的事物,一些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是系统的要素。
例
比如在一所大学中,学校的声誉和学术能力就是该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要素。
当你想罗列出一个系统中的所有要素时,你会发现那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连接
是让系统中某一部分对另外一些部分的状况做出反应的各种信号。
例
在树木系统中,内在的连接关系是那些影响着树木新陈代谢过程的物质流动和化学反应。
在一个大学系统中,内在连接包括入学标准、学位要求、考试和分数、预算和现金流、人们的闲谈等。
类别
物质流
例
例如树干中的水分,或者学生在大学中的改变
信息流
例
学生们可能会通过一些非正式的信息渠道,去了解每门课获得高分的概率,从而决定选修哪些课。
消费者可能会参考其收入、储蓄、贷款额度、家中的存货量、商品价格和数量等信息,来做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功能或目标
“功能”一词常用于非人类系统,而“目标”一词则用于人类系统。但它们之间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系统兼具人类和非人类要素。
系统的目标不一定符合人们的初衷,或系统中某个个体的意愿。
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或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特性
系统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目的性,并可以自组织、自我保护与演进的特性。
一个系统中可能包含很多子系统,而它也可以嵌入到其他更大的系统之中,成为那个更大的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系统既有外在的整体性,也有一套内在的机制来保持其整体性。
三要件变化的影响
要素变化
只要不触动系统的内在连接和总目标,即使替换掉所有的要素,系统也会保持不变,或者只是发生缓慢的变化。
例
即使更换了一支足球队中的所有队员,它仍是一支球队(当然,有可能表现得更好或者更糟);
一棵树的细胞、树叶年年都在不断地变化,但它仍是同一棵树;
连接变化
如果内在连接改变了,系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例
如果我们改变了树木中的内在连接(例如,不再让它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而是相反),那它就不再是树了(或许会变成动物);
如果球员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配合程度提高了,即使还是那些球员,整个球队也可能会变得耳目一新;
功能或者目标变化
功能或目标的改变也会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例
如果树木的生存目标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为了获取土壤中所有的营养成分,以无限成长;
如果仍旧保留那些球员和规则,但改变比赛的目标——看谁输而不是谁赢;
非系统
有什么事物不是一个系统吗?是的,没有任何内在连接或功能的随机组合体就不是一个系统。
举例
随机散落在路上的一堆沙子,就其本身来说就不是一个系统,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稳定的内在连接,也没有特定的功能。你可以任意添加或取走一些沙子,而它们仍旧只是路上的一堆沙子。
成功系统
一个成功的系统,应该能够实现个体目标和系统总目标的一致性。
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或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第2章 系统大观园
单存量系统
一个存量、两个相互制衡的调节回路的系统
受温度调节器和火炉控制的室内温度
子主题
系统之思
当不同调节回路的相对优势发生改变时,系统常会出现一些复杂的行为,由一个回路主导的某种行为模式会变为另外一种。
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探究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让我们进行“如果……会怎么样”这样的思考。
模型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驱动情景是否真实(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够对此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的行为模式。
具有相似反馈结构的系统,也将产生相似的动态行为。
含有时间延迟的系统
汽车库存量的行为变化模式
有时间延迟的汽车库存量行为变化模式
系统之思
调节回路上的时间延迟很可能导致系统的振荡。
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它们对系统行为有很强的影响。改变一个延迟的长短,可能会导致系统行为的很大变化,也可能不会,这取决于该延迟的类型以及与其他延迟相比的相对时间长短。
双存量系统
一个可再生性存量受到另外一个不可再生性存量约束的系统
典型代表:石油经济
有一个增强回路且受到不可再生资源限制的经济资本系统
系统之思
在呈指数级成长的实体系统中,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增强回路,正是它(或它们)驱动着系统的成长;同时,也必然存在至少一个调节回路,限制系统的成长,因为在有限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可以永远地增长下去。
限制性调节回路发源于可再生性资源或者不可再生性资源,是有所区别的。区别不在于成长能否永远持续,而在于成长以何种方式终止。
当一个变量以指数级形式逼近一项约束或限制时,其接近限制的时间会出乎意料地短。
有两个可再生性存量的系统
典型代表:渔业经济
经济资本受一个增强回路推动而成长,并受一个可再生性资源约束的情况
系统之思
不可再生性资源主要受限于存量。所有存量一次到位,然后被逐渐开发使用(流出量)。之所以不能一次性开发,主要是因为资本(和开发条件)的限制。由于存量是不可再生的,开采速度越快,资源的生命周期就越短。
可再生性资源主要受限于流量。只要开发(流出量)的速度等于资源再生(流入量)的速度,它们就可以被无限地开采或捕捞;如果开发的速度快于再生的速度,资源存量最终可能低于某个关键转折点,从而转变为“不可再生性资源”,逐渐耗尽。
第二部分 系统思考与我们
第3章 系统之美:系统的3大特征
适应力
定义
形容一个物体
适应力指的是其在被按压或拉伸之后,能够恢复到原有形状、位置的能力。
形容一个人
适应力指的是他快速恢复的能力,包括力量、精神、幽默感或其他方面。
形容一个系统
适应力指的是系统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的能力。与适应力相对的是脆弱性或刚性。
系统之思
系统之所以会有适应力,是因为系统内部结构存在很多相互影响的反馈回路,正是这些回路相互支撑,即使在系统遭受巨大的扰动时,仍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系统恢复至原有状态。
适应力总是有限度的。有适应力的系统可能是经常动态变化的。相反,一直保持恒定的系统恰恰是不具备适应力的。
不能只是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即自我修复或复位的能力,战胜干扰、恢复机能的能力。
自组织
定义
系统所具备的这种使其自身结构更为复杂化的能力,被称为“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
系统之思
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
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产生于相对简单的组织规则。
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产生于相对简单的组织规则。
科赫雪花
一个等边三角形,在每一条边的中间增加另外一个等边三角形,其面积是前者的1/3;依此类推,得到的图形被称为“科赫雪花”(Koch snowflake)。
结论
现代科学证明,自组织系统可以产生自一些简单的规则,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技术成果、物理结构、组织和文化。科学本身也是一种自组织系统,它倾向于认为,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往往生成自一些简单的规则。当然,究竟是否如此,科学到现在为止仍然未能给出答案。
层次性
定义
系统和子系统的包含和生成关系,被称为层次性。
人们一般会认为,一个大的系统中包含很多子系统,一些子系统又可以分解成更多、更小的子系统。
例
你体内的细胞是某个器官的一个子系统,而那个器官又是你身体这一有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而你自身又是一个家庭、一支球队或一个组织的一个子系统;
而它们又是一个城镇或城市、国家的一个子系统,依此类推。
系统之思
层次性是系统的伟大发明,不只是因为它们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且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系统的层次性表明系统是自下而上进化的,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的。
反例
次优化
当某个子系统的目标而非整个系统的目标占了上风,并牺牲整个系统的运作成本去实现某个子系统的目标,我们将这样行为的结果称为“次优化”。
中央控制
与次优化同样有害的问题是太多的中央控制。
第4章 系统之奇:系统的6大障碍
系统之思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虽然我们的模型确实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但远未达到能完整地代表真实世界的程度。
系统结构是行为的根源,而系统行为体现为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系统中的很多关系是非线性的,它们的相对优势变化与存量的变化是不成比例的。反馈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导致不同回路之间主导地位的转换,也相应地引起系统行为的复杂变化。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划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我们想问的问题。
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或约束力度最大的那个因素。
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有些限制是自发的;而有些则是系统施加的。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维持生存。
当在反馈回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延迟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预见性,等到一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才采取行动,将会错过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机。
6大障碍
别被表象所迷惑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恰当地划定边界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有限理性
系统的行为就是它的表现或绩效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可能增长、停滞、衰退、振荡、随机或进化。
系统结构是各种存量、流量和反馈回路的相互关联与作用。
第5章 系统之危与机:系统的8大陷阱与对策
8大陷阱
政策阻力:治标不治本
陷阱
当系统中多个参与者有不同的目标,从而将系统存量往不同方向拉时,结果就是政策阻力。任何新政策,尤其是当它恰好管用时,都会让存量远离其他参与者的目标,因而会产生额外的抵抗,其结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每个人都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去维持它。
对策
放弃压制或实现单方面的目标。化阻力为动力,将所有参与者召集起来,用先前用于维持政策刚性的精力,去寻找如何实现所有人的目标,实现“皆大欢喜”,或者重新定义一个更大的、更重要的总体目标,大家愿意齐心协力去实现它。
公地悲剧
陷阱
放弃压制或实现单方面的目标。化阻力为动力,将所有参与者召集起来,用先前用于维持政策刚性的精力,去寻找如何实现所有人的目标,实现“皆大欢喜”,或者重新定义一个更大的、更重要的总体目标,大家愿意齐心协力去实现它。
对策
放弃压制或实现单方面的目标。化阻力为动力,将所有参与者召集起来,用先前用于维持政策刚性的精力,去寻找如何实现所有人的目标,实现“皆大欢喜”,或者重新定义一个更大的、更重要的总体目标,大家愿意齐心协力去实现它。
目标侵蚀
陷阱
绩效标准受过去绩效的影响,尤其是当人们对过去的绩效评价偏负面,也就是过于关注坏消息时,将启动一个恶性循环,使得目标和系统的绩效水平不断下滑。
对策
保持一个绝对的绩效标准。更好的状况是,将绩效标准设定为过去的最佳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绩效。系统结构没有变化,但由于运转方向不同,便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做得越来越好。
竞争升级
陷阱
保持一个绝对的绩效标准。更好的状况是,将绩效标准设定为过去的最佳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绩效。系统结构没有变化,但由于运转方向不同,便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做得越来越好。
对策
保持一个绝对的绩效标准。更好的状况是,将绩效标准设定为过去的最佳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绩效。系统结构没有变化,但由于运转方向不同,便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做得越来越好。
富者愈富:竞争排斥
陷阱
保持一个绝对的绩效标准。更好的状况是,将绩效标准设定为过去的最佳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绩效。系统结构没有变化,但由于运转方向不同,便能成为一个良性循环,做得越来越好。
对策
多元化,即允许在竞争中落败的一方可以退出,开启另外一场新的博弈;反垄断法,即严格限制赢家所占有的最大份额比例;修正竞赛规则,限制最强的一些参与者的优势,或对处于劣势的参与者给予一些特别关照,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例如施舍馈赠、税赋调节、转移支付等);对获胜者给予多样化的奖励,避免他们在下一轮竞争中争夺同一有限的资源,或产生偏差。
转嫁负担:上瘾
陷阱
多元化,即允许在竞争中落败的一方可以退出,开启另外一场新的博弈;反垄断法,即严格限制赢家所占有的最大份额比例;修正竞赛规则,限制最强的一些参与者的优势,或对处于劣势的参与者给予一些特别关照,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例如施舍馈赠、税赋调节、转移支付等);对获胜者给予多样化的奖励,避免他们在下一轮竞争中争夺同一有限的资源,或产生偏差。
如果选择并实施的干预措施,导致系统原本的自我调适能力萎缩或受到侵蚀,就会引发一个破坏性的增强回路。系统自我调适能力越差,就需要越多的干预措施;而这会使得系统的自我调适变得更差,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外部干预者。
对策
应对这一陷阱最好的办法是提前预防,防止跌入陷阱。一定要意识到,只缓解症状或掩饰信号的政策或做法,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此,要将关注点从短期的救济转移到长期的结构性重建上来。
规避规则
陷阱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规则都可能会有“漏洞”或“例外情况”,因而也会存在规避规则的行为。也就是说,虽然一些行为在表面上遵守或未违背规则,但实质上却不符合规则的本意,甚至扭曲了系统。
对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规则都可能会有“漏洞”或“例外情况”,因而也会存在规避规则的行为。也就是说,虽然一些行为在表面上遵守或未违背规则,但实质上却不符合规则的本意,甚至扭曲了系统。
目标错位
陷阱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规则都可能会有“漏洞”或“例外情况”,因而也会存在规避规则的行为。也就是说,虽然一些行为在表面上遵守或未违背规则,但实质上却不符合规则的本意,甚至扭曲了系统。
对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规则都可能会有“漏洞”或“例外情况”,因而也会存在规避规则的行为。也就是说,虽然一些行为在表面上遵守或未违背规则,但实质上却不符合规则的本意,甚至扭曲了系统。
第三部分 改变系统
第6章 系统之杠杆点:系统的12大改革方式
12. 数字:包括各种常数和参数
11. 缓冲器:比流量力量更大、更稳定的存量
10. 存量-流量结构:实体系统及其交叉节点
9. 时间延迟:系统对变化做出反应的速度
8. 调节回路:试图修正外界影响的反馈力量
7. 增强回路:驱动收益增长的反馈力量
6. 信息流:谁能获得信息的结构
5. 系统规则:激励、惩罚和限制条件
4. 自组织:系统结构增加、变化或进化的力量
3. 目标:系统的目的或功能
2. 社会范式:决定系统之所以为系统的心智模式
1. 超越范式
第7章 与系统共舞:系统的15大生存法则
跟上系统的节拍
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
相信、尊重并分享信息
谨慎地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
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
追求整体利益
聆听系统的智慧
界定系统的职责
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
庆祝复杂性
扩展时间的范围
打破各种清规戒律
扩大关切的范围
不要降低“善”的标准
附录
系统原理概要
系统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中的很多相互连接是通过信息流进行运作的。
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或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结构影响行为)。系统行为是系统随着时间流逝展现出来的一系列事件。
存量、流量和动态平衡
存量是对系统中变化量的一种历史记录。
只要所有流入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出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上升。
只要所有流出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入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下降。
如果所有流出量的总和与流入量的总和相等,存量的水平将保持不变,即系统将保持动态平衡。
要想使存量增加,既可以通过增加流入速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减小流出速率来实现。
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
由于存量的存在,流入量和流出量可以被分离开来,相互独立。
反馈回路
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条闭合的因果关系链,从某一个存量出发,并根据存量当时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物理法则或者行动,影响到与存量相关的流量,又返回来改变了存量。
在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
增强回路是自我强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强回路会导致指数级增长或者加速崩溃。
由反馈回路所传递的信息,哪怕是非物理性的信息,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它不能足够快地发送一个信号,去修正由当前反馈所驱动的行为。
在一个由存量维持的调节回路中,设定目标时,必须适当考虑补偿影响存量的重要的流入和流出过程。否则,反馈过程将超出或低于存量的目标值。
具有相似反馈结构的系统,也将产生相似的动态行为。
主导地位转换、延迟和振荡
当不同调节回路的相对优势发生改变时,系统通常会出现一些复杂的行为,由一个回路主导的某种行为模式变为另外一种。
调节回路上的时间延迟很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振荡。
改变一个延迟的长短,可能会导致系统行为的巨大变化。
情景和测试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探究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让我们了解“如果这样……会怎样”之类的问题。
模型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驱动情景是否真实(其实,对此没有任何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取决于它是否能反映真实的行为模式。
系统受到的约束
在呈指数级成长的系统中,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增强回路,正是它(或它们)驱动着成长;同时,也必然存在至少一个调节回路,限制系统的成长,因为在有限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可以永远地增长下去。
不可再生资源受限于存量
可再生资源受限于流量。
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
适应力总是有限度的。
不能只是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
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的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
层次自下而上地进化;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
系统之奇的根源
系统中的很多关系都是非线性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确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对于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最大的那个因素。
任何有着多重输入和输出的物质实体,都受到多重限制因素的制约。
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
当一个变量以指数级形式逼近一项约束或限制时,其接近限制的时间会出乎意料地短。
当在反馈回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延迟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是必不可少的。
系统中每个角色的有限理性可能无法产生促进系统整体福利的决策。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