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分析法
2022-11-21 00:28:07   4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波特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与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客户的议价能力    
     1) 客户采购金额:采购金额越大,客户议价能力越强。  
     2) 客户集中度:客户越集中,对供应商影响就越大,客户议价能力一般越强(不是一定,双刃剑)。  
     3) 转换供应商成本:转换成本越低,议价能力越强。  
     4) 客户垂直整合能力:客户与上游供应商的联合或一体化(联盟或收购或交叉持股)可降低更换供应商的难度,增强议价能力。  
     5) 替代品多少:替代品的多少,可影响更换的几率。  
     6) 价格敏感度:价格敏感度低,供应商的订单会比较稳定,客户的议价能力会增强。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1) 供应商数量:数量多,客户选择余地大(剥削型),更换就比较容易。  
     2) 供应商规模:生产工序的完整性,产能的多少,品质的稳定性,交付的及时性等都与企业的规模息息相关,这些会增加转换供应商的成本的难度。  
     3) 供应商集中度:供应商越集中,更换的几率越小,供应商议价能力一般越强(不是一定,双刃剑)。  
     4) 材料稀缺性:材料越稀缺(特有工艺或专利技术),更换越难,议价能力越强。  
     5) 替代品转换成本:切换成替代品的转换成本越高,供应商议价能力越强。  
     6) 供应商垂直整合能力:供应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合或一体化(联盟或收购或交叉持股)可增强更换的难度,增强议价能力。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结构性障碍    
     1)规模经济:现有企业的规模经营会比潜在进入者具有成本优势。  
     2)产品差异:现有企业的品牌定位及现有的产品,包括他们所拥有的专利或特有的技术都会给潜在进入者推行产品的差异化构成障碍。  
     3)资金需求:潜在进入者需要准备适当的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生产或销售。  
     4)转换成本:是指从现有企业转换成潜在进入者所需要的成本,成本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时间、精力和情感上的,它是构成企业竞争壁垒的重要因素。  
     5)销售渠道:进入者的销售渠道的搭建及资源的投入会构成障碍。  
     6)政府政策:是否有对现有企业的保护性政策或进入者的政策支持也会构成障碍,包括一些特有行业的政府政策(例如煤炭、钢铁、石化等)。  
     行为性障碍    
     1)限制进入定价:这是现有企业报复进入者的一个重要武器,通过降低价格或利润的方式阻止进入者进入。  
     2)进入对方领域:这是寡头垄断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报复行为,其目的在于抵消进入者进入可能带来的优势,避免对方行动带来的风险。  
     替代品的威胁    
     1)替代品数量及种类:有多种替代品会大大增加客户更换替代品的几率。  
     2)替代品性价比:性价比越高,更换几率越大(价格有可能上涨)。  
     3)替代品转换成本:此为企业转换的成本,经济上/时间上/效果上综合考量。  
     4)消费者或客户转换成本:低的转换成本,效果的显著提升,操作的便利性会增加更换的几率。  
     行业内部的竞争    
     1) 竞争对手数量: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  
     2) 离开行业成本:成本越高,离开者就越少,竞争就越激烈。  
     3) 行业增长速度和规模:行业发展越慢,考虑到新进入者,产能就可能会过剩,竞争就会更激烈。  
     4) 竞争对手强弱:对手越强,竞争强度越大。  
     5) 客户忠诚度:忠诚度越低,竞争越大。  
     6) 水平整合威胁:水平整合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