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的洪流》读书笔记
2022-11-21 18:07:00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1924-1927,中国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指1924-1927年间进行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人民大革命)国民党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2.黄埔军校。3.北伐战争时间。4.1927年4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况:    
     1924-1927,中国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指1924-1927年间进行的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人民大革命)  
     国民党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岛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廖仲恺任党代表。  
     性质: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  
     特点:    
     1、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2、军校学苏联红军,设立党代表,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3、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方针,尤注意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方针:    
     1.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2.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意义: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党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北伐战争时间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  
     直接打击目标: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股军阀势力  
     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先锋: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  
     结果: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吴佩孚(湖南,湖北)→孙传芳(东攻江西)→张作霖(北上)  
     北伐胜利的原因:    
     1.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的正义战争;  
     2.北伐战略方针正确;  
     3.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4.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  
     5.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4.1927年4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背景(原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影响:    
     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