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质
2022-12-15 11:44:16 7 举报
AI智能生成
十四五规划课本 中药化学 鞣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述
一、定义
指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他多元醇)酯、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的聚合体以及两者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能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故能与生兽皮中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又难以透水的皮革,所以称为鞣质。
二、分布
鞣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约70%以上的中草药含有鞣质类成分。如五倍子所含鞣质高达70%以上。
植物中鞣质含量般随植物的年龄、存在部位、生长环境、生长季节等条件不同而异。
果实中鞣质含量随其逐箱成熟而下降。温带植物较寒带植物的鞣质高。
三、生理活性
1抗肿瘤作用,如茶叶中EGCG,月见草中的月见草素B等有显著的杭肿瘤促发作用;
2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3.抗病毒作用
4抗过敏、疱疹作用以及利用其收敛性用于止血、止泻、治烧伤等。
5.从含鞣质6%以上的植物水提所得的浓缩产品“栲胶”,主要用于皮革工业的鞣皮剂,造工业用作澄清剂,工业用作木材粘胶剂、墨水原料、染色剂、防垢除垢剂等。
结构与分类
1.可水解鞣质类
可水解鞣质(hydrolysable tannins)是由酸和多元醇通过苷键或酯键形城的一类化合物,故可被酸、碱或酶(酶tannase)催化水解。
依水解产物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没食子鞣质:五倍子(软膏、口服剂)
逆没食子鞣质:地榆
可水解鞣质低聚体:山茱萸
碳苷鞣质
咖啡鞣质
逆没食子鞣质:地榆
可水解鞣质低聚体:山茱萸
碳苷鞣质
咖啡鞣质
2.缩合鞣质类
在酸、碱、酶的作用下不能水解,但可聚合成大分子的红沉淀。柿子、槟榔、茶叶
3.复合糅质类
- 具有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的一切特征。山茶、番石榴。
- 山茶花有止血功效,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 番石榴还有收敛止泻,消炎止血的作用。
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1大多为灰白色无定性粉末,多具吸湿性。
2,属极性成分,溶于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酸乙酯,难溶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
1为强还原剂,能还原斐林试剂。
2与蛋白质产生沉淀。明胶提纯鞣质。
3.与重金属盐沉淀:铅盐、铜盐、钙、钡氢氧化物等用于鞣质的分离或除鞣质。
4.与生物碱沉淀:为生物碱沉淀试剂。
5,与三氯化铁产生蓝黑、绿黑反应或沉淀。作为工业原料制造蓝黑墨水。
6.与铁氰化钾氨溶液反应成深红色,很快变为棕色。
检识
1、明胶反应
鞣质水液+明胶水液→沉淀
2、TLC检识
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氯仿-丙留-水-甲酸(不同比例)
显色剂:三氯化铁,茴香醛-硫酸,三氯化铁铁氰化钾(1:1)
两类鞣质的鉴别反应
提取分离
一、提取
目前最常用的防法为组织破碎提取法。
二、分离
1.溶剂法
2沉淀法
3.柱色谱:sephadex LH-20:水,甲醇一水,甲醇,丙酮一水
4.HPLC
1)、正相色谱柱:TS邵-ge1si1ica60和Zorbox SIL,流动相:正己烷一甲醇一四氢呋喃一甲酸
2)、RP-HPLC
除去鞣质的方法(在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必须注意除尽鞣质。)
1.冷热处理法:鞣质在水溶液中是一种胶体状态,高温可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低温可使之沉淀。
2.明胶沉淀法
3.石灰法
4.醋酸铅沉淀
5聚酰胺吸附法
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成水不溶性沉淀,所以中药注射剂若含有鞣质,在肌内注射后往往局部出现硬结和疼痛。鞣质具有还原性,易于被氧化,使注射剂在灭菌和贮藏过程中,颜色变深,发生浑浊,生成沉淀。
实例
1,地榆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根中含多种鞣质成分。
食用:一般春夏季采集嫩苗、嫩茎叶或花穗,一般用于炒食、做汤和腌菜,也可做色拉,因其具有黄瓜清香,做汤时放几片地榆叶更加鲜美还可将其浸泡在啤酒或清凉饮料里增加风味。
观赏:地榆叶形美观,其紫红色穗状花序摇曳于翠叶之间,高贵典雅可作花境背景或栽植于庭园、花园供观赏。
2.柯子
为使君子科揽仁树属植物柯子树(Terminalia chebula Re也),以果实入药。敛肺止咳,降气。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遗精盗汗等症。广西、广东及云南等省、区有栽培。
柯子含有大里的鞣质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性成分等。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