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分析)架构-系统开发模型
2025-04-24 21:01:17 14 举报
AI智能生成
软考-系统(分析)架构-系统开发模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瀑布模型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阶段划分严格(主要特点是需求明确)
第一次提出软件的阶段式开发
原型模型(演化模型)
主要特点是需求不明确的(主要由原型开发阶段和目标软件开发阶段构成。)
敏捷模型
以人为本、沟通交流、适当降低文档化
极限编程XP
近螺旋式开发
测试先行
动态开发方法DSDM
并列争球法
增量、冲刺
增量开发模型
分期开发,每次都是完整提交,交付
喷泉模型
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象为驱动
适合面向对象的开发
迭代模型
分期迭代,一次交付
螺旋模型
主要特点
螺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应对风险、迭代模型)适合大型项目
四个阶段
制定计划
风险分析
开发和有效性验证
项目评审
V模型
阶段对应关系
单编
单元测试主要发现编码过程错误
吉祥
集成测试针对详细设计
膝盖
系统测试主要针对概要设计
验需
验收测试针对需求分析
测试计划制定对应阶段
验收测试计划---->用户需求
系统测试计划---->需求分析
集成测试计划---->概要设计
单元测试计划----->详细设计
使用场景
需求明确
变更不频繁
增量模型
多个阶段完成一个整体软件系统
每个阶段都独立交付一部分功能
每个增量都是完整的开发流程(分析、设计、编码、测试)
演化模型
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以原型模型为基础
优点是一经开发,即可测试
形式化开发模型
严格的数学为基础
CBSD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
构件为基础
快速开发模型
强调复用性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