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
2025-04-26 12:15:01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框架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1 天体系统的层次
1.1.1 地月系的组成
1.1.2 太阳系的结构
1.1.3 银河系的范围
1.1.4 总星系的概念
1.2 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2.1 地球的普通性表现
1.2.2 地球的特殊性原因
1.2.3 生命存在的条件
1.2.4 与其他行星的对比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1 太阳辐射与地球
2.1.1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2.1.2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1.3 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
2.1.4 太阳辐射的利用方式
2.2 太阳活动与地球
2.2.1 太阳活动的类型
2.2.2 太阳活动对电离层的影响
2.2.3 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2.4 太阳活动对导航的影响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3.1 地壳的物质组成
3.1.1 矿物的定义与分类
3.1.2 岩石的类型与特征
3.1.3 矿产资源的分布
3.1.4 地壳元素的丰度
3.2 地壳的物质循环
3.2.1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3.2.2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3.2.3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3.2.4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4.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4.1.1 板块构造学说
4.1.2 地震与火山活动
4.1.3 褶皱与断层的形成
4.1.4 山脉的形成原因
4.2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4.2.1 风化作用的类型
4.2.2 流水侵蚀与堆积
4.2.3 风力侵蚀与堆积
4.2.4 冰川作用的影响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5.1 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5.1.1 气候与地貌的关系
5.1.2 水文与土壤的关系
5.1.3 生物与气候的关系
5.1.4 各要素的相互制约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
5.2.1 环境演化的阶段性
5.2.2 人类活动的影响
5.2.3 全球变化的趋势
5.2.4 生态系统的响应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1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6.1.1 热带雨林带的特征
6.1.2 温带草原带的分布
6.1.3 寒带苔原带的气候
6.1.4 纬度地带性的成因
6.2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6.2.1 沿海至内陆的变化
6.2.2 水分条件的影响
6.2.3 植被类型的过渡
6.2.4 经度地带性的案例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7.1.1 平原地区的聚落特征
7.1.2 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
7.1.3 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
7.1.4 聚落选址的适应性
7.2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2.1 梯田的修建与利用
7.2.2 山地农业的限制因素
7.2.3 平原农业的优势条件
7.2.4 地形与作物类型的关系
第二节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1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1.1 热量条件与作物熟制
8.1.2 降水类型与灌溉方式
8.1.3 气候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8.1.4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8.2 气候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8.2.1 风向与工业区选址
8.2.2 气温对能耗的影响
8.2.3 湿度对生产工艺的影响
8.2.4 气候与能源结构的关系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