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长效保护机制流程图
2025-05-07 18:23:46 0 举报
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台账销号
县复查1(5日内)
巡查发现
坚持铁规铁纪惩治违法占地,严打默许纵容背后黑手
联合执法
坚持铁腕整治乱占耕地,坚决遏制违规建房行为。
县复查2(5日内)
镇复查1(3日内)
州级处置
坚持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杜绝失职渎职、相互推诿发生
考核评估
村级包组
县处置
卫星监测
源头管控
组织体系
镇级包村
镇复查2(3日内)
联动机制
信息共享
坚持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防弄虚作假违法行为
县级统筹
落实属地管理和“管行业管耕地保护”责任,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查处机制,及时共享违法用地案件查处信息,实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共同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共同遏制违法乱占耕地行为
机制流程
齐抓共管
占补平衡
网格员包户
基本原则
严肃问责
奖惩机制
激励先进
坚持高效推进图斑整改,彻底清除流出问题隐患
管控措施
网格员日常巡查发现耕地违法行为,现场立即制止并录入系统上报;镇级政府在2日内组织整改处置,并在第一个3日内、第二个3日内分别开展两次复查,如仍未整改到位则在3日内上报县级处理;县级接报后组织处置,并在第一个5日内、第二个5日内分别开展两次县级复查,如仍未消除违法状态则3日内上报州级处置
镇处置(2日内)
部门联动
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耕地保护成效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等紧密挂钩,并纳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考核结果运用上,坚持奖惩分明:对履职尽责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激励,对耕地保护不力或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处理
通过建立严密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实行责任到人、区域包干的全覆盖巡查,借助卫星遥感等技术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控,并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如黔村规APP)发动基层早发现、早处置问题,从源头上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整改销号,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措施,构建起长效管控机制
独山县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流程图
巡查全覆盖
数字巡查
上报县级(3日内)
网格化监管
职责逐级传导:由县级领导班子统筹全局,镇级领导包保到村,村级负责到组,网格员落实到户,确保耕地保护责任无死角、全覆盖
制止并上报
上报州级(3日内)
动态监控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