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2025-06-03 20:57:20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包含了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体。核心内容涵盖对自然的咏叹、对社会的批判、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伦理道德的弘扬。最著名的文本类型包括《诗经》《楚辞》《史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西游记》《红楼梦》等,被尊为文学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作品不仅形成了璀璨的文学传统,亦是华夏文明的记载与传播,饱含哲理和人伦道德的深沉思考。通过对这些文学经典的阅读,现代人可以领略到古人心绪细腻的表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秦汉文学
秦与西汉散文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作者吕不韦
李斯的《谏逐客书》:论证充分,说理严密,多用铺陈排比,气势奔放,上承苏张之辞,下开贾晁之政论,堪称秦代散文代表作
贾谊的散文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西汉辞赋
西汉前期(赋的萌芽期):骚体赋为主
汉武帝到汉成帝时期(赋的鼎盛期):汉大赋(散体赋)为主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的思想内涵:“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的“实录”精神
首先表现在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上
其次,表现在对历史上明君贤臣、忠臣良将的赞颂上,领所当领,无虚夸溢美之词
还体现在不为王者讳、不为尊者讳上
还体现在对需学末流的讥讽、批判上
《史记》的艺术成就
浓郁的感情色彩:司马迁是一位情感丰富、正义感极强的人,有着传统士人的济世情怀,有着深沉的生命体验、非凡的想象力以及诗人般的激情
非凡的叙事才能:继承了先秦文学的叙事艺术,又有新的发展
刻画人物的艺术:妙于选材,以小见大;通过矛盾冲突写人;生动的细节描写;鲜活的人物语言;善于引用歌诗甚至辞赋,让所塑造人物直接抒情言志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传记文学的开端
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
人文精神的弘扬
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
东汉辞赋
西汉末至东汉中(赋的定型期):对汉大赋的延续
汉末(赋的转变期):抒情小赋为主
汉代乐府诗
汉乐府建立的动机
郊祀
观风俗,知薄厚
汉乐府诗的情怀表达
征战之苦:《站城南》、《十五从军征》
贫民的悲苦与反抗:《孤儿行》、《妇病行》
爱情与婚姻:《孔雀东南飞》
忧生嗟叹与长生企慕:《怨诗行》
汉乐府诗的叙事方法
汉乐府诗的叙事方法
擅长环境气氛的营造
以叙事凸显人物形象
质朴的语言形态
汉代文人诗
楚声与西汉文人诗
五言诗的形成与东汉文人诗
《古诗十九首》
抒情内容:游子思妇(弃妇)的怀思、朋友绝别离弃之情、宦途坎壈失意之情
艺术成就:刘勰:“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其物,怊怅切情。”
魏晋南北朝文学
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
曹操:字孟德,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乐府诗继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统,长于以乐府旧题写时事,诗篇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本色质朴,情感慷慨悲凉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诗歌大致分三类,为军征事役之作、游宴之作、代言游子思妇之情的作品,风格清丽纤弱、便娟婉约
曹植:字子建,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诗中倾注强烈情感,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实现乐府民歌向文人五言诗转变
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标志,慷慨任气、梗概多气,慷慨尚气是共同特点
正始之音
含义:“正始”是魏国某个皇帝的年号,这个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与幻灭感,逃避现实,从哲学眼光观察事物、讨论问题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向秀、山涛、刘伶、王戎、阮咸
阮籍:继曹植后又一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摆脱乐府诗格调,用五言诗歌咏自己
嵇康: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又一成功典范,摆脱《诗经》影响,直抒胸臆
两晋诗歌
西晋文学的特点:“清靡”,作品缺乏骨力,相较于先秦两汉厚重感减少;“繁缛”,词彩华丽,注重雕饰,描写变繁复,语言趋向骈偶化
左思:《三都赋》备受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咏史诗》八首,开创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
陈寿:著《三国志》
东晋文学:受玄学影响,玄言诗盛行,诗歌出现山水描写萌芽,为南朝山水诗兴盛奠基
陶渊明
生平: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田园诗创作缘由
受玄言诗影响,思想内容空虚,陶渊明的田园诗写田园风光、乡居生活及感受,多作于弃官归田后 。
是陶氏最具个性之作,能代表其诗风,自成一体,影响大 。
咏史和咏怀诗
多为组诗,如《饮酒》《拟古》《杂诗》等 ,学习阮籍和左思 。
诗歌艺术成就
整体风格:平淡自然,亲切逼真,是主体风格
意境营造:浑然完整,意境高远,情景事理融合
语言特点:自然而精工,质朴无华又精炼传神
风格多样性:以自然冲淡为主,有时也显抑郁悲感
“三真”:语言艺术上真淳 ;情感表达上真情 ;意境营造上真意
南朝文学
谢灵运
生平:原名谢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 。
山水诗
地位与贡献:是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作出巨大贡献的诗人 ,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 。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具有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风,开启南朝一代新诗风,实现诗歌艺术由魏晋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 。
创作特点:多集中笔墨对客观山水本身精描细摹 ,往往在末尾缀以说理议论 ,极少显出作者主观感情,因而招致“寡情”之讥。
鲍照
生平:415年 - 466年,字明远,家世贫寒,一生沉沦下僚。长于乐府诗,七言诗对唐代诗歌发展作用重大,著有《鲍参军集》
诗歌创作
七言乐府诗占比大,《拟行路难》18首最有名。表现建功立业愿望,抒发寒门志士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寒门愤慨不平与抗争精神,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具浪漫主义色彩,影响李白、高适、岑参等
创造以七言诗为主的歌行体
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
永明体到宫体
永明体:南齐永明年间,由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诗人创作的新体诗,与古体诗不同,讲究声律和对偶。
宫体诗:以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学士为主要创作者,内容多写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风格轻艳绮丽
《文选》与《玉台新咏》
《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收录自先秦至齐梁八个朝代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七百多篇作品 ,总集编纂体例典范,保存大量作家作品,体现先秦到南朝梁代文学发展轨迹,对后世影响深远
《玉台新咏》:徐陵编选,是继《文选》之后又一部古诗总集,主要收录男女闺情之作,在古典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保存了不少汉魏六朝佚诗,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