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 二级缓存实现原理

2025-08-03 12:42:27 0 举报
MyBatis二级缓存是基于namespace级别的缓存机制,用于在多个SQL会话之间共享数据,以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提升性能。缓存的实现主要依赖于`org.apache.ibatis.cache.Cache`接口,它允许自定义缓存实现。默认情况下,MyBatis使用`PerpetualCache`作为二级缓存的具体实现,其本质上是一个`HashMap`。 二级缓存机制的核心内容包括: - **启用和配置**:在MyBatis的配置文件中指定哪些namespace使用二级缓存,并可以配置缓存的各项参数,如超时时间、读写策略等。 - **缓存项清理**:二级缓存支持事务作用域的清理(`TRUNCATE`)和整个缓存区的清理(`FLUSH`)。 - **脏数据处理**:通过SQL会话的`commit`和`rollback`操作来处理脏数据,确保缓存的一致性。 - **缓存数据对象**:默认情况下,二级缓存能够缓存任何POJO对象,也支持将Java序列化数据作为缓存对象。 文件类型主要是XML配置文件以及可能的Java配置类。使用描述性语言,修饰语可能包括“可定制的”、“高级特性”、“性能优化”等字眼,强调其对于系统性能提升的价值和灵活性。在介绍中,应该清楚地表达其作为在多个SQL会话间共享数据的工具,以及通过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来提升整体应用性能的作用。
MyBatis
二级缓存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评论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