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冰山模型×教练聆听:ACC学员的「深度破冰」指南
2025-09-25 11:47:1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萨提亚冰山模型×教练聆听:ACC学员的「深度破冰」指南》是一本专注提升教练能力与学员自我觉察的实用手册。它融合了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引导教练及学员探索表象之下的深层次情感、信念和潜能。这本书采用教练聆听技巧,帮助读者精准识别并解决问题的根源,进而有效提升人际沟通和自我成长。 本书不仅作为工具书带领教练和学员进行行为、感受、期望与自我认知的练习,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现教练聆听在人际互动中的强大力量,以及如何在实际场合运用以达到沟通最佳效果。深度破冰指南不仅是教练的辅助教材,也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进行自我探索和人际交往的实践指南。 文件类型为PDF格式,本书清晰、条理的布局,确保读者可以轻松获取信息,用于个人学习或团体分享。同时,采用加密设计来保护内容版权。 这本指南以萨提亚冰山模型×教练聆听为框架,指导学员深入分析内心动态,唤醒内在力量。其对自我意识的深入雕琢和对人际交往技能的精进,使它成为任何希望在教练领域和人际互动方面取得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冰山层级×聆听层次:对应关系
冰山层级(从外到内)
1. 行为(水面可见)
第一层(批判式)
听事实/评判
“我辞职了”“他总批评我”
聆听重点:捕捉事件细节(时间、地点、人物),但不评判(避免停在“批判式聆听”)。
NLP工具:「事实复述」(建立亲和,锚定安全)。
案例:客户说“我辞职了,因为领导总批评我。”
教练(第一层升华):“你辞职了(复述行为),愿意说说领导批评的具体场景吗?”(不评判行为,为深入铺路)。
易踩坑点:
直接评判:“辞职太冲动!”(关闭探索);
只停在行为:“什么时候辞职的?”(不追问背后的情绪/需求)。
2. 应对姿态(防御模式)
第一层→第二层过渡
听防御信号
讨好:“都怪我”;指责:“全是他的错”
聆听重点:客户语言/身体里的防御信号(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一致)。
NLP工具:「隐喻解码」(防御姿态=“保护壳”隐喻)、「次感元觉察」(讨好者常前倾、语调软)。
案例:客户(讨好姿态)说:“都怪我没做好,领导才批评我(语言讨好),我该更努力(身体前倾,语调急促)。”
教练(识别+好奇):“你把责任都‘背’在自己身上(隐喻:背包袱),身体也往前倾,像在‘讨好’一份认可。这份‘努力’,是想证明‘我值得被喜欢’吗?”(解码防御,连接感受)。
易踩坑点:
忽略防御:“你很负责!”(强化讨好模式);
评判防御:“你太讨好别人了!”(引发阻抗)。
3. 感受(情绪体验)
第二层(好奇式)
听情绪/次感元
语调颤抖(委屈)、语速急促(愤怒)
聆听重点:客户的情绪(语调、肢体的次感元:颤抖/急促/紧绷)。
NLP工具:「情绪镜像」(用情绪词+次感元反馈)、「隐喻安抚」(情绪=“访客”)。
案例:客户(愤怒+委屈)说:“他凭什么批评我!(语调急促,拳头握紧)”
教练(情绪连接):“你说‘凭什么’时,声音像被点燃的火柴(隐喻),拳头也握紧了。这份愤怒里,是不是藏着‘我被冤枉’的委屈?”(镜像情绪,深入感受)。
易踩坑点:
否定情绪:“别生气,领导也是为你好。”(压抑情绪,阻碍深入);
贴标签:“你就是情绪化!”(否定情绪合理性)。
4. 观点(信念认知)
第二层(好奇式)
听信念/隐喻
“我必须完美”“职场像战场”
聆听重点:客户的信念、认知(隐喻、元程序关键词:“必须/应该/总是”)。
NLP工具:「隐喻解码」(“职场像战场”=竞争型信念)、「上堆下切」(上堆:意义;下切:细节)。
案例:客户(超理智姿态)说:“职场就是战场(隐喻),必须赢(元程序:必须),否则就淘汰。”
教练(观点探索):“把职场当‘战场’,让你觉得‘赢’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上堆意义)。如果‘战场’里的‘赢’,是保护自己不被伤害,那你真正害怕的‘淘汰’是什么?(下切细节)”(解码信念,连接期待)。
易踩坑点:
逻辑反驳:“职场不是战场!”(否定客户认知,引发防御);
忽略隐喻:“你需要提升竞争力。”(没解码“战场”背后的恐惧)。
5. 期待(未说的需求)
第二层→第三层过渡
听深层期待
“我希望被认可”(藏在“他不欣赏我”中)
聆听重点:客户对自己/他人/情境的未说出口的期待(藏在感受/观点里)。
NLP工具:「期待换框」(把“没被满足的期待”转化为“资源”)、「隐喻连接」(期待=“未被点亮的灯”)。
案例:客户说:“领导从不认可我(观点),我很失望(感受)。”
教练(期待挖掘):“‘从不认可’让你像‘等不到灯亮的孩子’(隐喻),这份失望里,是不是藏着‘我渴望被看见’的期待?如果给这盏‘灯’换个开关(换框),比如‘我先认可自己’,会发生什么?”(连接期待,迈向渴望)。
易踩坑点:
停在观点:“领导确实有问题。”(没挖掘期待,错失深层需求);
强行满足:“我认可你!”(替代他人满足,忽略客户自我认可的渴望)。
6. 渴望(共性需求)
第三层(直觉式)
听生命力渴望
被爱、被接纳(身体信号:眼神发亮)
聆听重点:客户的深层共性需求(被爱、被接纳、价值感),通过身体信号(眼神发亮、气息绵长)捕捉。
NLP工具:「心锚设置」(捕捉渴望被满足时的身体信号)、「隐喻升华」(渴望=“种子的阳光”)。
案例:客户(身体放松,眼神发亮)说:“如果我能做好,他们就会喜欢我(期待)。”
教练(渴望共鸣):“你说这句话时,眼睛像有星星(身体信号),这是‘被喜欢’的渴望在发光。其实,即使没‘做好’,你也像星星一样值得被看见(隐喻升华)。”(锚定渴望,连接自我)。
易踩坑点:
忽略身体信号:只听语言“被喜欢”,没捕捉“眼神发亮”的生命力;
泛泛而谈:“每个人都渴望被爱。”(没结合客户的独特体验)。
7. 自我(本质状态)
第三层(直觉式)
听身心能量
放松/紧绷、气息长短(身体信号:坐姿/呼吸)
聆听重点:客户的本质状态(放松/紧绷、能量高低),通过身体的整体感知(坐姿、气息、微状态)捕捉。
NLP工具:「身心状态调控」(引导客户调整身体,激活自我)、「隐喻重构」(自我=“沉睡的巨人”)。
案例:客户(蜷缩身体,气息浅短)说:“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自我否定)。”
教练(自我唤醒):“你现在的身体像‘蜷缩的贝壳’(隐喻),把‘自我’藏在里面。如果贝壳慢慢张开(引导舒展身体),深吸一口气(调节气息),你会看到自己像‘贝壳里的珍珠’(隐喻重构),一直闪耀着。”(激活自我,整合冰山)。
易踩坑点:
否定自我:“别这么想,你很优秀!”(没接纳自我否定的状态,强行赋能);
只谈语言:“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没用?”(没结合身体状态,唤醒无力)。
二、各层级「聆听-干预」拆解(NLP工具+案例)
三、ACC学员「冰山-聆听」运用流程
案例:客户语言:“我辞职了,因为领导总批评我(行为),都怪我没做好(讨好应对),我很委屈(感受),职场就是战场(观点),我希望他认可我(期待),其实我只是想被喜欢(渴望),但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自我)。”
(身体状态:蜷缩、呼吸浅、眼神躲闪)
冰山层级
行为
聆听层次:第一层升华
教练行动(NLP工具):“你辞职了,愿意说说领导批评的场景吗?”(事实复述,建立安全)
客户觉醒点:从“被评判”到“被倾听”
应对姿态
聆听层次:第一层→第二层
教练行动(NLP工具):“你把责任‘背’在自己身上,身体也前倾,像在讨好一份认可。”(隐喻解码+次感元)
客户觉醒点:识别“讨好”的防御模式
感受
聆听层次:第二层
教练行动(NLP工具):“委屈的声音里,藏着‘我被冤枉’的愤怒?”(情绪镜像+换框)
客户觉醒点:接纳情绪,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
观点
聆听层次:第二层
教练行动(NLP工具):“把职场当战场,让你觉得‘赢’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你害怕的‘淘汰’是什么?”(隐喻解码+上堆下切)
客户觉醒点:解码“战场”信念,探索恐惧细节
期待
聆听层次:第二层→第三层
教练行动(NLP工具):“这份委屈里,是不是藏着‘我渴望被看见’的期待?”(期待挖掘+隐喻)
客户觉醒点:从“指责领导”到“看见自我期待”
渴望
聆听层次:第三层
教练行动(NLP工具):“你说‘被喜欢’时,眼睛像有星星,这是‘被爱’的渴望在发光。”(身体感知+心锚)
客户觉醒点:共鸣深层渴望,锚定自我价值
自我
聆听层次:第三层
教练行动(NLP工具):“你的身体像蜷缩的贝壳,张开后会看到自己像珍珠一样闪耀。”(身心调控+隐喻重构)
客户觉醒点:唤醒自我本质,整合冰山
四、避坑指南:冰山聆听的3大雷区
雷区类型
层级跳跃
典型表现:从行为直接跳到自我:“你辞职是因为自我价值低!”(忽略中间层,引发阻抗)
破局方法:用“螺旋式探索”:行为→应对→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每一层都停留,再深入。
评判干预
典型表现:批评应对姿态:“你别讨好别人了!”(否定防御模式的保护意义)
破局方法:用“好奇+隐喻”替代评判:“这份讨好,是不是在保护你不被伤害?”
忽略身体
典型表现:只听语言冰山(行为-观点),忽略身体冰山(感受-自我的信号)
破局方法:训练“身体扫描”:每次对话,同步观察能量/气息/微状态,用身体信号验证语言信息。
五、刻意练习:冰山-聆听的「5分钟对话法」
选冰山层:每次对话,聚焦一个冰山层(如感受层),只听情绪+次感元;
用NLP工具:针对该层,用对应的工具(如感受层用“情绪镜像”);
记录反馈:用「冰山-聆听反馈表」记录:
客户语言/行为:(对应冰山层)
工具运用:(如隐喻解码、次感元反馈)
客户反应:(情绪/身体变化)
改进点:
通过“萨提亚冰山×教练聆听”的融合训练,ACC学员可从“听事件”升级为“听生命”,用NLP工具穿透行为表象,触达客户的自我本质,让教练对话成为“身心觉醒的旅程”。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