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体系
2025-10-22 23:37:0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例如,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举,传说中盘古在混沌的世界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后用斧头将天地劈开,头部上升成为天,脚部下沉成为地。盘古担心天地再次合拢,遂日长夜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上古神话(创世神话)
盘古创世神话可能最早出现在汉朝
大九州说
四方风神
季秋三月, “青女之神的 开始降霜
季春三月,“丰隆之神”开始行雨
八方风神
“诸稽、摄提”主管东北方
“通视”主管东方
"赤奋若”主管东南方
“共工”主管南方
“诸比”主管西南方
“皋稽”主管西方
“隅强”主管西北方
“穷奇” 主管北方
物质世界的创造
开天辟地:世界的创造
开辟草莽:农耕的创立
中医中药,护体养身
房屋城郭:古老的营造
钻木取火:熟食养民
陶器冶炼:古老的制造
车辆船舶:引重致远
刀剑弓弩:自卫与发展
服饰开创,等级秩序
百工百巧,坚韧品格
制度世界的创建
嫁娶开创,婚俗规范
孝道开创,道德之本
天干地支,自然之序
德刑法治,社会秩序
文字发明,文化传承
玉器开创,用玉有序
音乐开创,礼乐之邦
九州万邦,和谐格局
道德理想的创建
牺牲精神,成就世界
谦让精神,大公无私
勇武精神,抗灾救难
整体精神,民族融合
孝悌精神,亲情至上
敬天法地,信仰敬畏
龙飞凤舞,天下吉祥
宗教神话
封神演义(道教)
昊天上帝
四圣
鸿钧老祖
三清(徒弟)
元始天尊(三清至尊)——阐教(道教)
根据地
昆仑山
弟子
十二金仙
广成子
赤精子
黄龙真人
惧留孙
土行孙
太乙真人
哪吒
灵宝大法师
文殊广法天尊
金吒
普贤真人
木吒
慈航道人
玉鼎真人
二郎神
道行天尊
清虚道德真君
四海龙王《历代神仙通鉴》
东海 广德王
敖广
敖丙(三太子)
敖孪(五太子)
控制雨水、雷鸣、洪灾、海潮等
南海 广利王
敖钦
控制火灾、人间二昧真火、闪电等
西海 广润王
敖闰
大太子敖摩昂——黑水河擒拿小鼈龙
三太子——大家都很熟悉 白龙马
风源对流 司掌气候阴凉 天气变迁
北海 广泽王
敖顺
掌管着雪 冰雹 冷冻 冰霜等
姜子牙
女儿
王母娘娘
婚育所
形象由西王母演化而来,最早出现在《山海经》
灵宝天尊(通天教主)——截教(儒教)
根据地
蓬菜岛
峨眉山
三仙岛
火龙岛
骷髅山
九龙岛
金鳌岛
首席弟子
多宝道人
火灵圣母(多宝道人弟子)
金灵圣母
闻仲(金灵圣母弟子)
弟子
赵公明
石矶娘娘
骷髅山主人
吕岳
申公豹
火德星君
雷公,电母
无当圣母
二十四星宿
三十六天罡
七十二地煞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人教
弟子
玄都大法师
度厄真人
托塔李天王
西方教派(佛教)
玉皇大帝(由鸿钧老祖授意)(书童)
秘书处
泰玄省——张道陵
天机省——葛玄
天枢省——许逊
四御殿
北极紫微大帝
南极长生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天宫部门
保卫科——李婧
天王殿
持国天王——东胜神州
广目天王——西牛贺州
增长天王——南瞻部州
多闻天王——北惧芦州
兵马司——哪吒
东营九夷军
西营六戎军
中营二秦军
南营八蛮军
北营五狄军
财务处——长生大帝
督财府——赵公明
管理人间财富
司禄府——文昌帝君
管理神仙财富
法律厅——紫薇大帝
两府
驱邪符——天蓬元帅
司危府——二郎神
两厅
纠察司——王灵官
游奕司——马灵官
户籍他办——东华帝君
地司命府——东岳大帝
崔判官——地府生死簿
天司命府——可韩司丈人
南斗真君——南斗生死簿
老干部局
天医院
三皇(名誉院长)
许逊(执行院长)
十三科室
外科主任——华佗
风科——张仲景
脉科——孙思邈
产科——龚廷贤
耳鼻喉科——岐伯
调研处
三官——监督天地水三界
尧——天(天官赐福)
舜——地(地官赦罪)
禹——水(水官解厄)
五帝——监督众神功过
天妇联——王母娘娘
订婚殿——太阴星君(月亮娘娘)
助手——月老
婚姻薄
红线
监生司——卫房圣母
五岳大帝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职责:掌人间赏罚、贵贱、冥司主事。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职责:掌江河、湖海、走兽。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职责:掌土地、山川、林木。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职责:掌五金、冶铸,羽禽飞鸟之事。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职责:掌星辰分野。
地府
负责人
酆都大帝(道)
地藏王菩萨(佛)
东岳大帝(民间)
后土娘娘(民间)
审判厅
赏善司——魏征
罚恶(抓人)——钟馗
监察司——陆之道
阴律司——崔珏(崔府君、催命判官)
鬼王
日游神
夜游神——阴间小特务
牛头——阿傍
马面
豹尾——兽类亡灵
鸟嘴——鸟类亡灵
鱼腮——鱼类亡灵
黄蜂——虫类亡灵
十大阴帅
八个刑罚局
地狱——十八个时间维度的不同空间
受刑时长
第一狱
1天=3750年
第二狱
1天=7500年
十八层地狱
受刑形式
第一层 | 拔舌地狱
凡在世之人,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辩,说谎骗人。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长,慢拽……后入剪刀地狱,铁树地狱。
第二层 | 剪刀地狱
在阳间,若妇人的丈夫不幸提前死去,她便守了寡,你若唆使她再嫁,或是为她牵线搭桥,那么你死后就会被打入剪刀地狱,剪断你的十个手指!
第三层 | 铁树地狱
凡在世时离间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后入铁树地狱。树上皆利刃,自来后背皮下挑入,吊于铁树之上。
第四层 | 孽镜地狱
如果在阳世犯了罪,若其不吐真情,或是走通门路,上下打点暪天过海,就算其逃过了惩罚,逃亡一生也终有死那天吧?到地府报道,打入孽镜地狱,照此镜而显现罪状。然后分别打入不同地狱受罪。
第五层 | 蒸笼地狱
有种人,平日里家长里短,以讹传讹,陷害,诽谤他人。就是人们常说的长舌妇。这种人死后,则被打入蒸笼地狱,投入蒸笼里蒸。不但如此,蒸过以后,冷风吹过,重塑人身,带入拔舌地狱。
第六层 | 铜柱地狱
恶意纵火或为毁灭罪证,报复,放火害命者,死后打入铜柱地狱。小鬼们扒光你的衣服,让你裸体抱住一根直径一米,高两米的铜柱筒。在筒内燃烧炭火,并不停扇扇鼓风,很快铜柱筒通红……
第七层 | 刀山地狱
亵渎神灵者,你不信没关系,但你不能亵渎他;杀牲者,别提杀人,就说你生前杀过牛呀、马呀、猫、狗,因为它们也是生命,也许它们的前生也是人或许还是你的……因为阴司不同于阳间,那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牛、马、猫、狗以及人,来者统称为生灵。
第八层 | 冰山地狱
凡谋害亲夫,与人通奸,恶意堕胎的恶妇,死后打入冰山地狱。令其脱光衣服,裸体上冰山。另外还有赌博成性,不孝敬父母,不仁不义之人,令其裸体上冰山。
第九层 | 油锅地狱
卖淫嫖娼,盗贼抢劫,欺善凌弱,拐骗妇女儿童,诬告诽谤他人,谋占他人财产,妻室之人,死后打入油锅地狱,剥光衣服投入热油锅内翻炸,啪,啪直响!依据情节轻重,判炸多遍……有时罪孽深重之人,刚从冰山地狱里出来,又被小鬼押送到油锅地狱里暖和暖和。
第十层 | 牛坑地狱
这是一层为畜生申冤的地狱。凡在世之人随意诸杀牲畜,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它们的痛苦上。那么好,死后打入牛坑地狱。投入坑中,数只野牛袭来,牛角顶,牛蹄踩……另据记载,与之相反的还有名为“刀船地狱”的,未在此十八层地狱之列。
十一层 | 石压地狱
若在世之人,产下一婴儿,无论是何原因,如婴儿天生呆傻,残疾;或是因重男轻女等原因,将婴儿溺死,抛弃。这种人死后打入石压地狱。为一方形大石池,上用绳索吊一与之大小相同的巨石,将人放入池中,用斧砍断绳索……
第十二层 | 舂臼地狱
此狱颇为稀奇,就是人在世时,如果你浪费粮食,糟踏五谷,比如说吃剩的酒席随意倒掉,或是不喜欢吃的东西吃两口就扔掉。死后将打入舂臼地狱,放入臼内舂杀。
第十三层 | 血池地狱
凡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不正直,歪门邪道之人,死后将打入血池地狱,投入血池中受苦。
第十四层 | 枉死地狱
要知道,作为人身来到这个世界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阎王爷给你的机会。如果你不珍惜,去自杀,如割脉死,服毒死,上吊死等人,激怒阎王爷,死后打入枉死牢狱。就再也别想为人了。
第十五层 | 磔刑地狱
现在不多见了,不过此罪过很大。即挖坟掘墓之人,死后将打入磔刑地狱,处磔。
第十六层 | 火山地狱
这一层比较广泛,损公肥私,行贿受贿,偷鸡摸狗,抢劫钱财,放火之人,死后将打入火山地狱。被赶入火山之中活烧而不死。另外还有犯戒的和尚,道士。也被赶入火山之中。
第十七层 | 石磨地狱
糟踏五谷,贼人小偷,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之人死后将打入石磨地狱。磨成肉酱。后重塑人身再磨!另外还有吃荤的和尚,道士同样如此。
第十八层 | 刀锯地狱
偷工减料,欺上瞒下,拐诱妇女儿童,买卖不公之人,死后将打入刀锯地狱。把来人衣服脱光,呈“大”字形捆绑于四根木桩之上,由裆部开始至头部,用锯锯毙。
人间办事处——城隍庙
黑白无常(拘魂使)
十殿阎王
一殿秦广王【蒋歆】
二殿楚江王【厉温】
三殿宋帝王【余懃】
四殿仵官王【吕岱】
五殿阎罗王【包拯】
六殿卞城王【毕元宾】
七殿泰山王【董和】
八殿都市王【黄中庸】
九殿平等王【陆游】
十殿转轮王【薛礼】
投胎处
轮回司——孟婆
混鲲祖师
菩提老祖
孙悟空
燃灯佛祖
如来佛祖
弥勒佛祖
吴天佛祖
女娲娘娘——出世神
陆压道君——隐世神
伏羲、神农、隧人
佛教
民间神话
八仙
太上老君
铁拐李
张果老
东华帝君
钟离权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何仙姑
曹国舅
黑白无常
社神
城隍
功能取代了早先的社神
城隍本意为城墙边保护城市的的水沟
妈祖
婺女
文学神话
神仙体系
昆仑神话
西王母
不死药
皇帝食玉
嫦娥窃药
蓬莱神话
分支主题
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一都
下到山神士地域隍
楚神话
中原神话
中国神话通论——袁珂
概论
从《山海经》谈起
巫书
一、巫师活动多
二、巫术活动多
三、神话和宗教关系密切。
四、《山海经》旧称禹、益所作,当然绝不可信,并非事实。
神话的起源
神话起源时间
早期神话的形态
最早的一批神话,实在便是一批动物、植物故事,尤其是描述禽言兽语的动物故事是神话的核心。
矿物如山石等原始神话的遗存物,在文献记录中还能见到一些,虽然已非本貌。
神话与宗教
灵魂概念的形成
蒙昧时期的高级阶段
万物有灵论
图腾主义
在母权制氏族社会的发生期,图腾主义就开始有了。
氏族的图腾多半是动物,其次是植物,也有少数是自然现象或无生物。
图腾崇拜的原因
也由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需要有别于其他氏族和对生产对象进行劳动分工),就很自然地认定某一动物或植物为自己氏族的图腾,相
图腾主义在我国古代神话(或历史)的记叙中曾留下许多痕迹
可能黄帝就是属于熊的图腾
可能蚩尤的氏族图腾就是牛
可能伏羲的氏族图腾就是蛇
巫术
巫术是基于这样一种歪曲的、虚妄的信念:相信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联系和影响,个别的自然现象可能影响人,反过来人也可能用种种幻想的手段去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
巫术的用途
巫术最常见的形式——咒语
古代巫术
如《六韬》载姜太公画丁侯的图像而射之
《拾遗记》载苌弘为周灵王从空中招致能“变夏改寒”的两个异人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旱魃给逐魃者的咒语一咒,就马上逃跑,以至天降大雨
如黄帝和蚩尤战争,蚩尤作大雾,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以夔牛皮为鼓,吹角为龙吟等。
原始宗教发展到巫术盛行的阶段,就表明原始人虽说实际上还是无知的和软弱的,但是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已经有了要用各种虚幻的方式去控制自然、战胜敌人的愿望。这种愿望,便和神话所表现的某些精神实质,有些相近了。
接触神话的某些精神实质,但是仔细考察起来,巫术和神话仍然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神话与仙话
仙话的特点
长生不老为故事内容
与神话的相同点
与神话的不同点
神话和仙话相通
一、神话人物的仙话化,使仙话与神话相通。
二、长生不死的思想是仙话与神话共有的。
三、神话和仙话的法术变化彼此相通。
形体上
法术上
四、仙话中有积极意义或至少是无害的部分与神话相通。
一种是仙话中有拯民济世思想表现的
如像许逊诛蜃、赵昱斩蛟、樊夫人刺白龙等,其主人公勇武果决的精神,并不亚于神话英雄人物。
另一种仙话,是教人诚心坚信、百折不挠、有志竟成的。
如像《真诰·甄命授》记的老君教傅先生用木钻钻石盘,钻了四十七年,钻尽石穿,终于得道,升天而去;
《神仙传》卷七记的张道陵七试赵升,第七试是悬岩摘桃,亦惊险万状,赵升终于通过考试而成了仙;
又如像《东游记》记叙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事,其施法虽殊,而坚信则一,故风浪中的八位神仙,终俱得渡海。
还有一种仙话,民间神话的色彩灿然
像《裴航遇云英》《刘阮入天台》《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等,描写的都是人仙恋爱,它和汉代所传描写人神恋爱的《园客与神女》《董永与织女》等神话初无二致,而风光旖旎,则又过之。
有一种是显示仙乡乐土的仙话。
这类仙话在阶级社会中虽然有引起人们逃避现实斗争的不好的方面,但也有展示洁身自好的小生产劳动者追求人生理想的好的方面。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叙的巫臷民,《海外西经》记叙的沃民,《列子·汤问篇》记叙的终北国,都是古神话中的仙乡乐土。
仙话中叙写的仙乡乐土,陶潜《搜神后记》卷一记的“袁相、根硕入赤城”就已经启其端倪。
后来又有刘义庆《幽明录》所记的“刘晨、阮肇入天台”,都是同一类型的故事。
海外的仙乡乐土,则有《史记·封禅书》记的三神山,《列子·汤问篇》将它扩充为五神山,《十洲记》又扩充为十洲三岛。
历史人物的神话
部落领袖
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像伊尹、傅说、成汤、姜太公、李冰乃至秦始皇等,这些都是确凿有据的历史人物,然而也都几乎成了半神的人物。
通向文学的神话
“前万物有灵”时期
故事内容——自然现象为主
形式上——文学因素突出
区别于童话和语言
那时还没有“神灵”的观念,有的只是“活物”的观念。这些“活物”,不管是动物、植物,乃至山川日月风云,都被认为是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命和意志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活物论神话”。
“万物有灵论”时期
这时候我们所看见的神话,便是各种学科和神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和宗教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学的因素在这当中便隐而不彰了。
《山海经》就是记录“万物有灵论”时期处在混沌状态多学科综合体中的一部巫书。
神话的演变
演变成宗教(狭义神话)
神话的文学性和宗教观念成反比
宗教中神话文学性的降低
演变成学科
神话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巫师是古代的知识分子
演变成广义神话
广义神话原本是存在于神话本身当中的,不过是循着审美的文学的这条主要发展途径发展下去所形成的。
中国神话发展的途径
形成神话小说
纯文学式发展
编撰成故事发展
与民间艺术结合发展
与民俗、宗教、历史等结合发展
神话和后来的宗教相结合
中国的原始宗教
礼仪、巫术等是巫教的外壳
神话就该是涵藏在它核心里的教义
神话在某些原始宗教组织中具有保密的性质和法术的作用。
道教是继承中国古代原始宗教而又杂以黄老神仙家言建立起来的正式宗教,它的创始者是汉代的张道陵
道教的由来
道教的糟粕
道教所延续的思想
与历史任务结合
与民情风俗结合
零散的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的零星片段
中国神话的零星片段是因为产生之初就没形成系统
优点
缺点
不成系统却朝着文学的方向发展
中国神话的分散不集中
影响中国神话零散的四类人
巫师
以图画为主的原因
图画导致故事片段化
历史家
矛盾的观点
原始的历史家
半开明的历史家
作者袁珂观点
诗人
这些神话被记录引用进作品,如系首先引用,那就差不多成了原始记录;如系和其他书籍大体相同,也会存在情节上的小差异,可以互相参考。这部分经诗人记录保存下来的神话,虽然也是零星片断,却是很可珍贵。因为诗中叙写,但有文学上的渲染,却少任意修改,比历史家和哲学家作的更可信些。
从西周到战国末年,诗人们的诗作中,也记录了不少神话的片断。
哲学家
大约因为神话本身具有寓言的性质,哲学家最喜欢借它来说理、寓意——从道家的《庄子》开始,就已经启其端倪。
四类人的评价
改动得最大的,是历史家和哲学家中的道家。虽然神话有时被他们改得面目全非,却也不能泯没他们保存神话的功绩。
巫师记录神话,对神话固然较少改动,但像《山海经》那样可能有文人才士参加的记录,也未必没有因为造语遣词的需要而做的顺手改动。
希腊神话更非原始神话的本来面貌
中国神话的散亡与整理
中国神话散亡的原因
没记录全
记录简单
删改不雅驯
《列女传》所记舜神话中二女教舜服鸟工龙裳以救井廪之难
《淮南子》所记嫦娥奔月神话中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古书的佚亡
神话历史化
这种工作,从《尚书》《左传》《国语》已开其先河
中国神话的整理
中国神话的整理(茅盾观点)
作者的工作
中国神话本来是零星断片的,它们有可望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古瓶或是一幅较完整的古壁画,但因为没有像希腊荷马和赫希俄德那样的“神代诗人”产生(茅盾语),“终不闻有荟萃融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鲁迅语),加以过早地历史化,本来是零星断片的东西,又散失了相当一部分,因而显得更加零星断片了。
神话整理的方向
一、开天辟地(包括女娲、伏羲等神话)
二、黄炎之争
三、舜象斗争
四、羿与嫦娥
五、鲧禹治水
整理的要点
一是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因为写的是中国神话,不是希腊神话或其他外国神话,不要把外国神话的情调搬到中国来
二是即使是熔铸,也要对熔铸认真负责,熔铸进去的东西大致仍须有所依据,不能徒逞臆想,横添枝叶
中国神话的特色
神话既然是古代人民的口头文学,它的起源,虽不一定直接源于劳动,但总是密切地关系着劳动的。
在这生产力低下、长时期被生存的困难和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困难所压迫着的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幻想制造这些神话英雄来鼓舞他们劳动的热情和征服自然的信心,原是容易被我们理解的。
中国神话的主要特点品质
优秀的人格品质
反抗暴君的专制
鲧和羿的反抗天帝
代表人民的成汤和武王的反抗桀纣
周宣王冤杀杜伯,死去的杜伯突然出现,用箭射死了正在田猎佚乐的周宣王,报了他的冤恨
那么还有干将的儿子眉间尺对楚王所做的斗争
少数民族的神话
一、开天辟地神话。
二、创造人类神话
三、始祖诞生神话
四、活物论神话
五、解释自然现象神话
六、推原神话
七、风俗神话
八、征服自然神话
汉族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等,所表现的都是对自然的征服。
少数民族神话所表现的,则比较集中在射日月尤其是射日这件事上。
九、民间神话
十、融入史诗和叙事诗中的神话
研究神话的初阶
文字本身的问题
一种是讹文,就是错误的文字。
一种是脱文,就是漏掉的文字。
衍文,就是多余的文字
倒文,就是被弄颠倒的文字
除了上述几种文字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外,还有正文入注、注入正文、错简、脱简、他书阑入和文字缺坏等问题,情况相当复杂,
文字包含的意义
一个字,一个词汇,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研究神话,还应当从多方面取材
陆续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一些就和神话研究有密切关系
从山东嘉祥武梁祠的东汉石刻画像出土,内有穿袍子、戴冠帽、人头蛇身、手执规矩的古帝二人(其一题曰伏羲)互相交尾的画像被发现后,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神话才得到了确实的印证。
以后在新疆隋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上,也得到了相同的印证
又如西王母和东王公神话,文字的记载始见于疑是六朝人伪托的东方朔《神异经》
神话体系
世界的构成
三国时代吴国的道士徐整著《三五历纪》,出现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盘古
早期关于世界起源的说法
《淮南子·精神篇》
《庄子·应帝王》
南海的天帝名叫——倏
北海的天帝名叫——忽
中央的天帝名叫——混沌
倏、忽,譬喻的是一瞬间的时间,当宇宙还是混沌一团的时候,就连一瞬间的时间观念也不会产生;直要到混沌开辟,才有时间的观念产生。这虽是寓言,其实也是古老的开天辟地神话在寓言形式下的再现。
《山海经·西次三经》记叙了一只“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的天山神鸟帝江。
在神话或寓言里,天地开辟以后,浑沌自然是死了。但是神话的流传演变,此开辟之前的浑沌神,却又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黄帝,却是非一般人始料所及的。
《山海经·大荒西经》
据说原来天和地相距很近,神可以下地,人也可以上天。自从蚩尤煽动苗民作乱,几乎威胁到做上帝的黄帝的宝座。为了“遏绝苗民”,使其“无世在下”,到黄帝的曾孙颛顼继黄帝做了上帝之后,便叫大神重和大神黎去将天地的通路阻隔断。他们是怎样去阻隔断天地的通路的呢?据韦昭注《国语》说:“言重能举上天,黎能抑下地”,大约就是本《山海经》“重献上天,黎卬下地”为言。那么就是说,重和黎这两个大神,奉了颛顼之命,各自伸出他们两只硕大无朋的手臂,一个把天尽量往上举,一个把地竭力往下按,这样就使本来连接的天地远离开来了。“绝地天通”和“开天辟地”在某种意义上说原来是同一性质的神话故事:重和黎实际上就是阴阳二神的化身。
逐渐演化出来的——盘古
造物主
盘古
《三五历纪》中的盘古
《开辟衍绎》中的盘古
这大约也是根据当时的民间传说,但似乎倒更接近古代神话的本来面貌,虽然后者记录的时间比前者晚了千多年。
《五运历年记》中的盘古
原文
解释
其他开天辟地的神
烛龙
特点
这神,又叫烛阴,是一个“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的怪物。
他的神力很大,“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
说他常衔一支蜡烛,照耀在北极阴暗的天门中。从他的神力看,很像盘古。
烛龙像早期盘古的原形
巨灵神
介绍
朴父夫妇
介绍
鬼姑神
介绍
盘瓠
六朝宋范晔在《后汉书·南蛮传》里记述的盘瓠神话
讲的是高辛王当国时,一只名叫盘瓠(hú)的忠勇的狗,因杀敌立功,娶了公主为妻,因而传下后代,成为南方“蛮”族始祖的故事。
这是一个民族推原的图腾神话,在近代西南少数民族如苗、瑶、畲、黎等中,确还大同小异地流传着。
盘古是根据盘瓠创造的
女娲与伏羲
女娲
补天造人(主要功绩)
一是造人
女性造人形象
二是补天
最早治水英雄
补天的记载也是始见于《淮南子》
它描写的是:在洪荒时代,当宇宙发生大变动、天崩地裂的时候,大神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出于水火,毅然运用神力,与自然灾害做斗争,辛辛苦苦,做了许多工作,终于将灾祸平息,使沉溺在痛苦深渊中的人类得到苏生。
女娲补天的背景
女娲补天主要是为了治水
证据
婚姻之神(兼做送子娘娘)
婚姻之神
《路史·余论二》
《世本》说:“女娲作笙簧。”传说中女娲制作的这件乐器就和青年男女的爱情与婚姻有关。“笙簧”是什么呢?笙簧其实就是笙,簧只是笙中的薄叶,吹之以振动发声成韵的。《诗》“吹笙鼓簧”,就是这个意思。
现代苗族人民所吹的芦笙,就是用半截葫芦上面插了些管子做成的,还基本上保留着传说中女娲所作笙的形制。
据说这和伏羲女娲藏入葫芦逃避洪水、后来兄妹结婚、繁衍人类的神话有关
苗族吹芦笙的风俗
送子娘娘
郊禖就是高禖,没有子嗣的人每每便到高禖神宫去求有子嗣,于是婚姻之神便又兼了送子娘娘的任务。这不但以后的简狄、姜嫄是如此,就连最早的女娲也不例外。“女娲作笙簧”就是一证。
所谓笙,就是生的意思,传说女娲做笙,取义就在于人类的繁衍滋生。因而可以想见,婚姻之神的女娲,必然同时也兼有送子娘娘的职务。
女娲与伏羲
女娲与伏羲的关系是兄妹而兼夫妇,但在秦以前的典籍中,却没有这项记载
最早记录女娲和服饰是兄妹的证据
却定女娲与伏羲是夫妇的记录
女娲与伏羲的样子
他们上身通作人形,穿袍子,戴冠帽;下身则是蛇躯,两尾相交,紧紧缠绕。两人的脸面,或正向,或背向。男的手拿曲尺,女的手握圆规。或是男的手捧太阳,太阳里面有一只金乌;女的手捧月亮,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有的画像还饰以云景,中间有生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天使翱翔。有的画像还在当中着一天真烂漫的小儿,手拉两人的衣袖,双足卷走,状似飞腾,给我们呈现了一幅非常美妙的家庭行乐图。
唐末李冗《独异志》对女娲伏羲夫妇身份的正式记载
原文
解析
第一,它证明了如今流传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如苗、瑶等中的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神话,早在千多年前的汉族地区已有流传,说明二者是同出一源的。
第二,神话称“女娲兄妹”,说明是以女娲为中心的,还保存着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思想意识的残余;现在则无论汉、苗的民间传说,多已转到伏羲这方面来,说明已经经过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演变了
《山海经》对伏羲女娲的记录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面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如今西南地区苗、瑶等少数民族中的伏羲女娲神话
一是关于洪水。伏羲、女娲由于逃避洪水灾祸才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因而反映在女娲补天神话中,女娲平息洪水便成了此一神话的中心内容。
二是伏羲兄妹的父亲所与斗争的雷公,原是他们的亲族。推论起来,伏羲兄妹自然也当是雷族的后裔。这一点在有关伏羲的古神话中也有所反映。
三是伏羲兄妹所攀登的天梯,汉民族古神话中也有反映。
三皇
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
发明钻木取火故事
时间
早于伏羲(普遍说法)
晚于伏羲(作者认为)
因为伏羲,又或写作庖牺,据说是“取牺牲以充庖厨”(《帝王世纪》)的意思,这当然是曲说附会;但是,“师蜘蛛而结网”、教人打猎捕鱼、“变茹腥之食”(《拾遗记》卷一)
伏羲所取得的火,想来便是天然的雷火。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又“以木德王”,雷击木而生火,取得雷火而又妥为保存之,以“变茹腥之食”,完全是合理的推想。
伏羲
太昊伏羲
伏羲一名,古书最是无定。或写作“宓牺”,或写作“庖牺”,此外还有“伏戏”“包牺”“伏牺”“炮牺”“虙(fú)戏”“虙羲”等不同的写法。太昊也或写作“大昊”“太皞”“大皞”等
五方帝
伏羲是东方的天帝
关于伏羲的记载
《淮南子》
这就是作为东方天帝的伏羲和他的属神句芒的职司所管理的地方。
《吕氏春秋·孟春纪》
解释
伏羲的发明创造
画卦
八卦据说是最早的带哲理意味的文字,它是用代表阳的“⚊”和代表阴的⚋”两种不同符号相互组合而成的,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结网
《易·系辞》说:“包牺氏结绳而为网罟(gǔ),以佃以渔。”佃,就是打猎;渔,就是捕鱼。结绳为网来打猎捕鱼,反映了伏羲时代是处于原始社会的渔猎时代。
结网的发明取自蜘蛛
从现在还流传在四川省中江县的有关伏羲的神话看,伏羲确实是受了蜘蛛结网的启发才编织成捕鱼的网去打鱼的(见《民间文学》1964年第三期《伏羲,伏羲,教人打鱼》)。
发明琴和瑟
据说他创造了琴和瑟这两种乐器(均见《世本》),还制作了《驾辩》这种乐曲(见《楚辞·大招》)
建立婚姻制度
伏羲的佐臣——句芒
职责——句芒掌管人的寿命
伏羲的后世民族
《山海经·海内经》
解释
天梯
原始社会的无阶级状态
天地未分时天地沟通也需要天梯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梯,都是自然生成物,一种是山,另一种是特定的大树。
山
昆仑山
肇山
登葆山
特定的大树
建木
总结
所以拿自然生成物的山或树作为通向天庭的工具。因而后世民间传说的天梯,总大都出不了山和树这两种自然生成物的范围,不过外貌上略为有些改变罢了。也有径把天梯想象做长长的梯子形状的,例如《旧约·创世纪》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