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母猪繁殖效率的关键因素与对策
2025-11-03 16:43:2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母猪繁殖分娩率问题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母猪自身因素
品种与遗传
长白/大白等品种差异
排卵数差异
子宫容受性差异
遗传性能选择(基因)
胎次结构
初产母猪(性能弱)
2-5胎母猪(最佳繁殖性能)
6胎以上母猪(需淘汰)
合理胎次比例管理
体况背膘
过肥(导致卵巢问题)
过瘦(导致营养不足)
3分理想体况标准
背膘厚度定期监测
健康状况
生殖疾病(如子宫内膜炎)
肢蹄病影响繁殖
疾病预防与治疗
健康监测体系
二、营养与管理因素
配种期营养
短期优饲(10-14天)
维生素补充(A/E等)
矿物质补充(硒等)
营养均衡配比
妊娠期营养
"低-高-高"营养模式
配种后3天限饲
妊娠后期加料
分阶段营养管理
饲养环境
温度应激(>28℃致夏季低产)
转群/惊吓等应激管理
卫生管理(防感染)
环境控制设备
三、配种与技术因素
发情鉴定
静立反应为核心判断
发情鉴定准确率提升
鉴定时间与方法
鉴定人员培训
配种时机
"静立即配"原则
1发情期2-3次配种
配种间隔8-12小时
最佳配种时机把握
精液质量
本交公猪性欲管理
本交公猪使用频率
人工授精精液活力
精液保存与运输
操作规范
轻柔输精操作
防止精液倒流
避免生殖道损伤
标准化操作流程
四、疾病与健康因素
繁殖障碍疾病
病毒性疾病(蓝耳/细小/伪狂犬)
细菌性疾病(布鲁氏菌/衣原体)
疾病诊断与检测
防控措施实施
普通感染疾病
子宫内膜炎(返情主因)
泌尿系统感染
乳房炎防治
感染预防方案
五、公猪因素
精液质量
精液活力检测
精液保存条件
质量监控体系
定期质量评估
性欲体质
影响母猪发情刺激
公猪体质维护
性欲保持措施
健康管理方案
使用管理
合理运动安排
营养供给管理
科学采精频率
使用记录追踪
提升对策与自查
核心对策
规律生产管理
周/批次化管理
生产记录分析
发情/配种/返情数据追踪
关键环节把控
精准发情鉴定
后备母猪培育
动态营养调整
生物安全措施
疫苗接种计划
疫病净化(如蓝耳病)
环境改善方案
防暑降温(水帘/风机)
通风清洁管理
问题自查表
配后18-24天返情
发情鉴定问题
配种时机不当
精液质量问题
子宫内膜炎影响
配后25天以上返情
胚胎死亡原因
营养应激影响
疾病因素分析
屡配不孕问题
持久黄体影响
卵巢囊肿问题
慢性疾病因素
流产原因分析
疾病导致流产
应激导致流产
中毒导致流产
摔伤导致流产
夏季低产问题
热应激首要因素
采食量下降
精液质量波动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