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6-03-23 16:01:3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阅读一本书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来挑选。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先浏览目录和摘要,了解书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接着,可以逐章逐节地阅读,注意理解和记忆重点内容。同时,可以做笔记或标记,方便日后复习和回顾。最后,读完一本书后,可以进行总结和思考,将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经验和观点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阅读一本书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始读时间:20150802
分类:教人如何读书的工具书
中心论点:读书是分种类的,也需要根据个人兴趣来的,不同的书读书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书需要快读,有的要细品。
一般说来,读书有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章节与论述
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
目的: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读,就算决定不读,也会了解到很多与这本书有关的知识。
步骤:
1、看书名页,有序就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架构有概括的了解
3、如果有索引,看下索引
4、看出版者的介绍(有些介绍是作者写的,可以看出功底)
5、挑出几个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看
6、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看看,看个一两段,但不要太多
问题:
1、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作者主要的想法,声明和论点。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分析阅读
阶段一:找出作者在谈什么
规则一: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分类
规则二:用最简短的语句描述整本书在谈什么。
规则三: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出来。将全书大纲列出来,并列出各部分大纲。
规则四:找出作者想解决的问题
阶段二: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规则五: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规则六: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规则七: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论述的前因后果,明白作者的主张
规则八:确定作者以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确定哪些问题作者知道自己未解决
阶段三:像沟通知识一样评论一本书
规则九:在完成大纲结构或诠释整本书之前,不要轻易批评
规则十: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规则十一:在说出评论之前,要能证明自己能区别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
规则十二:批评的前提
1、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2、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3、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4、证明作者的分析和理由是不完整的
主题阅读
阶段一:准备阶段
1、针对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要读的书目。可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索引书目等
2、浏览书目上的所有书,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并给自己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阶段二:阅读阶段
1、浏览所有第一阶段相关书籍,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所有的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串问题。找到各个作者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将作者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注意有些议题不在作者主要关心范围,需要解读作者的观点构建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凸显主题。有共性的议题放在争议的议题之前,各议题的关系需要明显界限。
注意:当解读某作者对议题的观点时,需要从他的文章中引出一段话并列。
其他
有些书浅尝辄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有些书要细嚼慢咽。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读法,依照读物性质与复杂程度,用不同的速度阅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不懂的不要停下来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类似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习以不同的态度读不同的书。学习不同的知识指导方式也不一样。
阅读的一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
主动的阅读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