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定义和调整对象
2016-06-13 14:21:2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等。经济法旨在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它是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法律手段,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
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
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对象
1.市场主体、秩序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分配关系
基本原则
含义
指规定于或寓意于经济法律、法规之中
对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具有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准则
特征
1.反应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2.具备明确的准则性或者导向性
3.体现和适应经济法体系中所有法律、法规的本质要求
4.反映一种法律精神或者法律价值
学理概括
1.资源优化配置
2.国家适度干预
3.社会本位原则
4.经济民主5.公平6.效益7.安全原则
8.可持续发展原则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