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审计证据
2016-08-08 16:48:4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为了形成审计意见而收集和评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内部控制流程、员工访谈等。审计证据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如抽样检查、分析比较、实地调查等,来获取和验证审计证据。同时,审计师还需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足以支持审计结论。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审计师能否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准确、公正的评价。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审计证据的含义
会计信息
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
数据表
其他信息
内部或外部获得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
通过质量获取程序获得的信息
通过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
合理推断出结论的信息
必要审计证据的性质与范围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对何种证据与实现审计目标相关作出的职业判断,判断影响因素:
重要性水平
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风险
总体规模
对账户余额的各类经常性或非经常性交易的影响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
充分性:数量的衡量
影响因素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审计证据的质量
质量越高,需要的数量越少
质量存在缺陷,可能无法通过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予以弥补
适当性:质量的衡量
相关性(逻辑联系)
测试方向
逆查:
由账到证
高估
存在或发生认定
由账到证
高估
存在或发生认定
顺查:
由证到账
低估
完整性认定
由证到账
低估
完整性认定
审计程序
特定程序只能与某些认定相关,与其他认定无关
某一认定的审计证据,不能替代其他认定的审计证据
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可能与同一认定相关
可靠性(证据的可信程度)
可靠性考虑因素
外部独立来源>其他来源
外部:购货发票、销售发票副本;内部:收料单、产品出库单
外部:购货发票、销售发票副本;内部:收料单、产品出库单
内部控制有效>内部控制无效时生成的证据
直接>间接或推论
文件、记录>口头
原件>传真或复印件
特殊考虑
文件记录可靠性
审计不涉及鉴定文件真伪
若识别出异常,则进行进一步调查,包括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
应评价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证据相互矛盾时
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获取成本的考虑
可以考虑成本与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
1、2、3、7
1、2、3、7
控制测试
1、2、3、6
1、2、3、6
实质性程序
1、2、3、4、5、7
1、2、3、4、5、7
函证
函证对象
银行存款函证
必要性(必须函证)
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
特殊性
零余额账户和本期内注销的账户
不函证的情形
银行存款、与金融机构往来对财务报表不重要
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
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不函证的理由
应收账款函证
必要性
不函证的情形
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
注册会计师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
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不函证的理由
其他函证
函证的实施的范围
金额较大
账龄较长
交易频繁且余额较小
重大关联方交易
重大或异常交易
可能存在争议以及产生舞弊或错误的交易
设计询证函证
积极式询证函
明确要求被询证者回函
未收到回函处理
再次发函
仍无回应,则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无法替代的情形
信息只能从外部获得
存在特定舞弊风险因素
未取得回函,应当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消极式询证函
要求仅在不同意询证函列示的信息时回函
使用条件
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
涉及大量余额较小的账户
预期不存在大量的错误
没有理由相信被询证者不认真对待函证
函证的实施与评价
对函证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对函证的全过程保持控制
函证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被询证者直接向注册会计师回函
如果直接回函至被审计单位,则该回函不能视为可靠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可要求被询证单位直接书面回复
口头回复不能作为可靠的审计证据
应要求书面回复,若不能取得,则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分析程序
使用目的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用作实质性程序: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时
适用前提:一段时期内存在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
影响因素
认定的性质
是否有规律可循
是否有规律可循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风险小才用分析程序
风险小才用分析程序
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
细节测试效率更高时,不用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效率更高时,不用分析程序
总体复核: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特点
与风险评估阶段比较
同:手段与风险评估程序基本相同(7种)
异:时间和重点不同,使用的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与实质性程序比较
异:不如实质性分析程序详细和具体,且往往集中在财务报表层次
在风险评估和完成阶段必须运用分析程序,但不用于了解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在实施阶段可选用分析程序
1、检查
2、观察
3、询问
4、函证
5、重新计算
6、重新执行
7、分析程序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