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审计概述
2016-08-16 08:59:5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以评估其是否真实、公正地反映了该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审计的主要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审计过程通常包括计划、执行、报告和后续跟踪四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审计要素
三方关系
管理层
执行工作的前提
编制财务报表
设计、执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
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承担完全责任
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如果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并不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报表使用者
注册会计师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鉴证标准的适当性
相关性
完整性
可靠性
中立性
可理解性
注册会计师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的评估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鉴证业务五要素
三方关系
鉴证对象
标准
证据
鉴证报告
审计目标
发表意见
出具报告
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
客观存在
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
与控制环境和其他因素有关
需要考虑务必引起的特别风险
认定层次
客观存在
分类
固定风险
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
控制风险
有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无效
检查风险
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不可能降至为0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既定,则两者呈反向关系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