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书制作思路参考(UX)
2017-06-28 15:06:1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乙方UED公司如何制作UX的标书,帮助快速了解UX领域的提案思路,如何从零开始提一个容易被接受的提案。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背景说明:UX团队机会多来源于销售和商务,当前项目机会多与IT相关,例如优化网站用户体验、构建IT类网站等,但不限于此,后期可能会拓展至商务上其他问题,可以提供用户研究向的视角来解决问题。
UX标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行业背景、研究目的、当前的体验问题、研究方案、历史案例、成本估算几个模块。
此处将主要以安联保险直销商城为例,说明如何制作UX类标书,这是一个官网优化的案例。
    UX标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行业背景、研究目的、当前的体验问题、研究方案、历史案例、成本估算几个模块。
此处将主要以安联保险直销商城为例,说明如何制作UX类标书,这是一个官网优化的案例。
 1、尽可能获取多的“机会”相关信息    
     信息来源:销售和商务团队  
     主要目的:获知甲方当前痛点,项目的商务目的或者方向是什么
  
     方法:多和销售、甲方人员沟通  
     2、项目/行业背景研究    
     在初步了解项目方向后,需要研究人员快速熟悉项目所处的行业,以及项目已有的产品(优化类)  
     熟悉一个行业的方法    
     一般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这个领域涉及哪些概念?大概念里有哪些小概念?有关联的其他概念是什么?  
     这个领域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前景是什么?在国外是如何发展?在国内又如何?  
     最近两年的行业报告是如何评判这个行业的?  
     行业的竞争格局是怎么样的?分为几种流派?各自的代表理论是什么?  
     这个领域里的顶尖企业分别是谁?各有什么产品和服务?  
     行业有什么大的活动进行?或者要进行?有哪些大动作要发生?(企业向and政府向)  
     这个领域的这么专家有哪些?他们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著作?  
     信息获取渠道    
     搜索    
     百度搜索    
     效果不太好,噪声信息太多,不过还是作为常用手段  
     微信搜索    
     微信公众号上有很多精品干货,还能顺藤摸瓜搜出更多相关资料  
     搜狗搜索可以搜到微信上的资讯  
     知乎搜索    
     知乎的好处:真正从业人员,答案可靠性较高;可以得到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的诠释,能较全面的理解新领域  
     要是可以联系到答主,就赚到了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统计年报等经济类资料的查找好去处,不过要用论坛币购买资料  
     投行报告        
     上市公司年报    
     如果是成熟行业,可以找行业龙头的年报,他们一般会对行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理解  
     一般的寻找路径“公司官网——投资者关系——公司公告——定期报告”  
     行业人士访谈    
     托人找到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最好级别高一些的),态度谦虚点请教人家,总是会获得收获的。但是在访谈前,最好自己完成“搜索”步骤的初步整理收集  
     书籍    
     相关书籍翻阅,可以去书店,采用阅读大纲的方法来完成信息架构的构建和行业概念的收集理解  
     熟悉公司和项目    
     一般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甲方背景:甲方的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情况,公司的组织框架?此次合作项目的部门/人是谁?对项目有决定权的部门/人是?  
     当前解决方案:当前项目提出的背景是什么?针对这个业务,甲方已有的解决方案/产品是什么?  
     已有方案的甲方痛点:对于当前产品,甲方利益相关者的痛点在哪里?此次想解决什么问题?获得什么收益?  
     已有方案的用户痛点:当前产品的目标用户痛点在哪?他们对产品哪些地方不满意?    
     PS:在to B的产品中,甲方痛点里会包含用户痛点,但对用户痛点的描述/发掘可能并不完善,因此需要重新研究过  
     针对这个痛点,行业内已有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各有哪些优劣势?
  
     信息获取渠道    
     搜索    
     参考上方  
     产品体验    
     通过试用甲方已有的产品和竞品,了解产品的框架结构,关键功能点等基础信息  
     3、提出用户体验研究和设计的商业目的    
     要从甲方的商业利益出发描述,最好能说明,提升了用户体验,可以给甲方带来什么直接/间接的利益,此处的利益可以是直观的数据指标,也可以是口碑、体验等非直观感受提升  
     4、提出目标人群假设,分析用户行为,发现体验问题    
     此处的用户研究,主要是基于体验的可用性问题的研究,使用定性研究的方式    
     有以下几种方法    
     专家走查    
     邀请用户体验专家度产品进行体验,收集专家提出的问题,并了解原因  
     如何成为专家:sorry,我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把你变成专家  
     用户反馈收集    
     从用户评论、电话反馈等反馈渠道收集用户当前体验问题  
     从历史的研究材料中提取体验问题  
     通过简单访谈在用用户感受获取(需要得到活跃用户的联系方式)  
     快速的可用性测试    
     1、找用户  
     2、设任务  
     3、观察  
     4、讨论  
     5、整理归纳  
     可用性测试的研究步骤    
     1、找到3~5个用户    
     开始找用户之前先做人群假设,即想清楚什么人会来用这个产品?哪类人有可能是产品的核心用户?  
     2种方法    
     简单的,不做属性限制    
     找到身边愿意来体验产品的同事/朋友,此人要性格开朗些,有耐心,能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  
     最好可以找这2类的:没用过这类产品、曾经用过/还在用的同事或朋友  
     专业的,做人群假设    
     数据来源    
     甲方提供的已有用户属性(不要期待太多)  
     行业报告/搜索引擎  
     数据监控类网站索引:hao.199it.com  
     判断维度(按需挑选)    
     人口属性    
     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所在地等  
     产品经验    
     对此产品/此类产品的使用经验、使用时长、频率、产品内消费等  
     习惯偏好    
     例如使用场景、选项设置等  
     2、设置体验任务    
     可以分为引导式和非引导式    
     非引导式    
     用户自由体验,不需要特定设置任务,只需要观察和记录即可  
     可以针对前期专家走查、收集到的用户问题,做重点观察内容,并在用户使用后和其讨论  
     引导式
(多用于正式可用性测试,在计划书阶段可简略些)
    (多用于正式可用性测试,在计划书阶段可简略些)
 从项目目标/公司利益入手设置        
     从产品框架入手设置    
     步骤    
     1、将产品的功能框架梳理成文档,再将功能整理为需要测试的任务模块  
     2、将需要重点观察的关注项(之前手机都的问题/产品重要功能点/此次改版之处等),拆解至任务模块中  
     3、设置每个关注项的具体关注内容,和任务完成的标准,例如(是否有点击到XX按钮,是否有使用导航栏切换)  
     4、按照任务模块的重要程度或者操作的顺序,对模块和关注项进行排序和分级  
     5、设置任务和引导语,引导语需要包含引导动作发生的场景/背景/前提条件,让用户有代入感,但不能出现明显的指令性操作语句(如请点击XX按钮)  
     6、留下充足的记录空间,可能会记录任务完成情况、用户言语、动作、态度等内容  
     7、找个身边人预测试一下  
     3、观察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并记录问题    
     我们已经事先预测了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也捕捉到了。但是在此,研究员需要做的是“观察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而不仅仅是去寻找你事先预期会发生的问题。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来“捕捉”那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之前预先的问题,不一定是最终发现的问题。  
     任务完成度判断    
     在任务设置时,一定要想清楚每项操作的完成/失败的标准是什么,用户是否可以完成操作,任务完成情况能否被监控到  
     任务的完成等级    
     2分法    
     成功  
     失败  
     3分法    
     完全成功  
     部分成功  
     失败  
     4分法    
     没有问题    
     参加者没有任何困难或不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小问题    
     参加者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但完成过程中兜了一点小圈子。他出现了一两个小错误,但很快就修正过来,因此成功了  
     大问题    
     参加者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但完成的过程中存在大问题。在最终成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折腾了一个大圈子  
     失败/放弃    
     参加者给出了错误的回答或在完成任务之前就放弃了,也或者在成功完成任务之前,主持人已经引导下一个任务测试。  
     任务的停止规则    
     不可能让参与者无止境的去尝试所有操作,因此需要有一些“停止”的规则。但还是需要鼓励用户尝试,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放弃或者求助  
     停止规则    
     采用“事不过三”原则,允许用户尝试3此左右的失败,但这个尝试失败就需要研究员自己控制,是3次策略还是找错3次信息  
     超过任务时间就“叫停”,设置一个任务的大致测试时间,超过时间就叫停用户  
     若研究员看到用户表现出很焦虑很挫败的情绪时,也可以结束此任务  
     可用性问题的定义    
     常见的可用性问题类型包括:    
     影响任务完成的行为  
     导致用户“偏离航线”的行为  
     用户表达出来的挫败(感)  
     没有看到本应该看到的内容  
     用户自己说已完成任务,但实际却未完成  
     导致任务偏离成功完成的操作  
     对内容的错误解读  
     点击了错误的链接/按钮  
     可用性问题可以参考“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可用性问题应该是可以帮助产品改进的问题,因此关注点应该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可用性问题的描述要具体和清晰,是对用户行为和心理变化的描述。
bad:该应用软件的心理模型不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型
good:许多参与者被上层的导航菜单搞得晕头转向(描述行为),常常不知所措的跳来跳去,设法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描述行为)。
    bad:该应用软件的心理模型不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型
good:许多参与者被上层的导航菜单搞得晕头转向(描述行为),常常不知所措的跳来跳去,设法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描述行为)。
 4、和用户讨论刚才遇到的问题和他们的想法    
     关键是区分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搞清楚用户在操作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思考过程、改进或者决策是否符合逻辑。  
     如果问题发生的背景故事和逻辑推理合理,那么就算只有一个用户发生了,也可以算作是可用性问题。若没有明显的规律或原因,那这种情况能不是一个可用性问题。若用户都无法解释刚才为什么这么做,那么这可能只是个特例  
     5、归纳整理体验问题,形成可用性问题清单或用户体验地图    
     问题优先级判定    
     基于体验的严重性评估    
     低    
     会让参加者心烦或沮丧,但不会导致任务失败的问题。可能只会稍微降低效率/用户满意度  
     中    
     会显著提高任务难度,但不会直接导致任务的失败,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有效性,也很有可能影响效率和满意度  
     高    
     直接导致任务失败。对效率、有效性和满意度都有极大的影响  
     多因素综合评估    
     对用户体验的影响(0=低,1=中,2=高)  
     预期的发生频率(0=低,1=中,2=高)  
     对商业目标的影响(0=低,1=中,2=高)  
     技术/实现成本(0=低,1=中,2=高)  
     将各项得分加总后排序(可以考虑增加权重)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状态可见原则  
     环境贴切原则(文案和视觉表现贴近用户所在环境)  
     撤销重做原则  
     一致性原则  
     防错原则  
     易取原则(减少记忆负担)  
     灵活高效原则  
     易扫原则(信息简单明了)  
     容错原则子主题  
     人性化帮助原则(能否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用户帮助)  
     5、提出当前课题的用户体验解决方案    
     参见另外一份文档  
     6、进行成本评估  
    
 
 
 
 
  0 条评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