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财第8章:合并——股权变动
2016-11-20 23:14:4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在高财第8章中,主角们面临了企业合并的压力,这导致了股权的大幅变动。原本稳定的股权结构被打破,新的股东出现,旧的股东地位受到挑战。这场合并不仅仅是商业决策的结果,更是权力斗争的开始。主角们必须在这场风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他们也必须面对可能失去一切的风险。这一章节充满了悬念和冲突,展现了商业世界的残酷和无情。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母公司持股比例增加
期中并购合并
确定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购并前净利润
方法一:将子公司被购并前的营业收入及费用从合并利润及费用中扣除
方法二:先将子公司全年的营业收入及费用计入合并利润表,然后再从合并净利润中扣除购并前净利润
并购前股利
期中合并实际收到股利时会计分录:
借:现金
借:现金
贷: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程序中应抵销并购前股利
合并程序(工作底稿)
抵销投资收益和股利,工作底稿分录a: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
贷:股利——子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
抵销并购前净利润和股利,工作底稿分录b:
借:营业收入
股本——子公司
留存利润——子公司
贷:营业成本及费用
股利——子公司
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
非控制性权益——期初记录非控制性权益份额,工作底稿分录c:
借:非控制性权益
贷:股利——子公司
非控制性权益
分次购股
小于20%
成本法处理
大于50%
构成合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出售股权
确认出售时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出售损益
若投资公司持有的股权通过分次购买获得,计算出售部分账面价值时应确定哪一次购买的,采用个别计价法或先进先出
投资公司出售股权导致原有子公司脱离合并范围时,才确认出售损益
期初出售股权(在合并范围)
a.抵销出售股权后来自子公司的投资收益与股利,将“长期股权投资”调整至期初余额
b.抵销相对的“长期股权投资”及“股东权益”账户余额,并记录商誉及期初非控制性权益
c.记录非控制性权益损益及其在子公司股利中所占的份额
期中出售股权(在合并范围)
使用期初出售假设
与期初出售时的权益变动相同
编制合并报表使用相同的期初出售假设
出售损益的差额被单行合并法下的投资收益与合并报表中的非控制性权益的差额所抵销
合并工作底稿
a.抵销出售股权后来自子公司的投资收益与股利,将“长期股权投资”调整至期初余额
b.抵销相对的“长期股权投资”及“股东权益”账户余额,并记录商誉及期初/期中非控制性权益
c.记录非控制性权益损益及其在子公司股利中所占的份额
非控制性权益计算
期初值+期中售出的增加部分
子公司股票交易所引起的股权变动
子公司股票交易导致母公司股权比例增加
子公司出售股票给母公司
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
支付对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增加或冲销“商誉”
子公司从非控制性股东处回购股票
等于账面价值:份额不变
高于账面价值
减少在子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中的份额
借"资本公积",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
不影响损益
低于账面价值
增加在子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中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
不影响损益
库存股之后又被售出
按出售库存股时资产的账面价值处理
子公司股票交易导致母公司股权比例减少
脱离合并范围
确认出售利得或损失:a、b两项的差额
a:收到对价的公允价值+原子公司脱离合并范围日母公司仍保留的对原子公司的非控制性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原子公司脱离合并范围日其原非控制性权益的账面价值
b:原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子公司出售股票给非控制性股东
等于账面价值:无分录
高于账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
低于账面价值:借“资本公积”,贷“长期股权投资”
子公司从母公司处回购股票
子公司股票交易不影响所有权
子公司同时向母公司和非控制性股东出售股票
子公司股票股利分割及发放股票股利
子公司股票分割
增加流通在外股数
不影响子公司的净资产
不影响“股东权益”
不影响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不影响非控制性股权的持股比例
子公司发放股票股利
增加流通在外股数
不影响子公司的净资产
子公司的“股东权益”账户发生变动
不影响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不影响非控制性股权的持股比例
自由主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