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财第9章:间接持股与相互持股
2016-11-20 23:15:0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高财第9章描述了主人公在经济困境中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逆袭的故事。在这一章中,主人公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生活陷入了困境。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勇敢地面对现实,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这一章充满了激情和奋斗的气息,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不断成长的过程,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启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附属公司结构
直接持股
单个子公司
多个子公司
间接持股
父-子-孙结构
兄弟附属结构
相互持股
母子公司互相持股
兄弟附属结构互相持股
合并前提
母公司是否通过附属公司结构持有子公司的控制性权益,而非只由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权决定
间接持股
父-子-孙结构
主要问题
权益法下附属公司净利润及权益的确定
合并程序
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1、确认子公司来自孙公司的投资收益
2、确认父公司来自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计算合并净利润
1、母公司的单独净利润加合并净利润
2、合并利润表时,从单独净利润的合计数中减去非控制性权益损益
3、表格列式法
合并工作底稿-权益法
抵销分录1:抵销子公司来自孙公司的投资收益、股利以及有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股东权益账户余额
抵销分录2:抵销母公司来自子公司的投资收益、股利以及有关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股东权益账户余额
分录3:记录子公司与孙公司非控制性权益损益以及股利
兄弟附属公司结构
与父-子-孙结构处理方法相似,但是母公司的直接股权来自子公司以及孙公司
合并程序
净利润在母子公司中的分配
权益法记录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工作底稿-权益法
抵消分录1: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
抵消分录2:借“营业成本”,贷“存货”
抵销分录3:借“出售土地利得”,贷“固定资产-净值”
抵销分录4:借“投资收益-子公司”,贷“股利-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
抵销分录5:抵销相对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子公司“股东权益”账户,并记录商誉及非控制性权益
分录6:记录非控制性权益在子公司的利润以及股利中所占的份额
抵销分录7:抵销来自兄弟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及收到的股利,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
抵销分录8:抵销相对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兄弟子公司“股东权益”账户,并记录商誉及非控制性权益
分录9:记录非控制性权益在兄弟子公司的净利润及股利中所占的份额
相互持股
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票
概念
附属公司相互持有彼此的股权
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权并未流通在外
合并报表中不以流通在外的股权来列报
两种处理方法
库存股法
视母公司被子公司所持有的股票为合并主体的库存股
采用“成本法”
购并年度的合并:子公司无投资收益;母公司在子公司净利润中占比;在合并报表上,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作为股东权益的减项
并购年度以后合并:子公司按比例以成本法列报净利润;母公司采用权益法处理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抵销按比例发放给子公司的股利并调整投资收益
传统法
从母公司“股东权益”账户中抵销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户
采用“权益法”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了母公司100%的股本及留存收益,从合并股东权益中扣除子公司对母公司所持比例的投资成本
子公司所持有母公司的股票被视为推定回购,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列示子公司持有的权益份额所对应的的股本及留存利润
相互持股的利润分配
子公司在权益法下的净利润确立后,母公司在权益法下的净利润才能确定,反之亦然
数学运算方法:联立方程,代入消除
第一步,按合并基础计算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净利润,包括附属公司间的相互间利润
第二步,把各自的利润与附属公司内部持股比例及非控制性权益比例相乘,以确定权益法下的合并净利润以及非控制性权益损益
权益法下的合并
a、抵销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b、抵销投资收益
c、抵销相对的“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与子公司的“股东权益”账户,并列式子公司年初的非控制性权益
并购以后年度的合并
数学运算计算出母公司和子公司包含了应抵销的相互投资收益
母子公司处理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工作底稿
两种方法的区别:合并留存利润及非控制性权益金额不同
子公司间相互持股
相互持股前的会计处理
购并日会计处理
明确母公司和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
子公司相互持股的会计处理
计算母子公司及子公司间利润分配
计算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余额
合并工作底稿-权益法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