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分析阅读)2017.6.30
2018-05-26 22:28:02 2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1章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2.书本受众
阅读者
增进理解力为主要目标的阅读的人
特点:智能很高&充满好奇心
3.主动阅读
目标
1.阅读是一件可以多少主动的事
2.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自己举个例子:同一本书读下来,为什么有的人学到的就多,有的则没有
比喻
读者是”捕手“
作者是”投球手“
书籍是”球“
6.阅读就是学习
告诫:学习不要止于吸收资讯,要去理解,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否则你就是”半瓶醋“:读很广,但读不通
吸收资讯:即知晓某件事,运用的只是你的记忆力 → 被启发(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有什么联系等等)
不同的阅读形态
自我发现的学习(非辅助型)
是一种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
被指导的学习(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
是一种从讲解(阅读/倾听)中学习的的艺术
不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学习者
两种阅读状态的根本差异:学习者所用的教材
这是增加知识的唯二法门,但都需要”思考“,但方式不同
思考
越主动,越会思考
7.为什么阅读比倾听重要?
因为倾听有老师的出席,而阅读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
阅读的时候:当你提出问题,你就必须自己经过思考、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信息
made by 月晓
2017.6.30
5.阅读的目的
第一种:增进理解力(必须要读的东西)
知识: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第二种:获得资讯(读得懂的东西)
两个目的间的界限(意义不同)
第一种:能增进你的理解能力
第二种:不能增进你的理解能力
启示:所以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就必须选择超出你理解范围的书籍
什么状况下,我们会为了增进理解力而阅读?
1.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
2.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比如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其他目的:比如娱乐
逻辑结论:为了增强理解力而阅读的时候,自然也达到了获得资讯,消遣的目的;但反过来则不成立
1.严肃议题
新时代媒体是否真的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世界?
结论: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
对结论自己的理解:信息的数量,并不是你提高理解能力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
因为媒体会跳过”思考“这个步骤,直接给你产品式的结果(自己的理解)
4.阅读艺术
阅读的不同经验
第一种:很了解你阅读的这本书籍
无益于你提高理解力
第二种:并不完全了解这本书
能增进你的理解力
遇到第二种阅读经验怎么办?
找”老师“
可能是人
可能是另一本书
没有任何外力帮助,就是要读
”真正地在阅读“
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发出挑战!!
阅读的艺术
定义:这是一个凭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自己的理解:只用自己现有水平进行极致思考,并获得自我提升
需要
很多”活动“
提问:什么活动?
进行多元化活动的技巧
敏锐的观察
比如提取关键词,发现框架等
灵敏可靠的记忆
想象的空间
训练有素的分析
省思能力
读物(比较高难度阅读要求)
也是非辅助性自我发现学习的学习技巧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