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
2019-01-25 21:37:3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邓小平理论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条件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党和人民,纠正了错误,分析原因,同时坚决维护和继承过去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类似于检讨会=。=)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
- 邓小平是卓越的领导人,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理论的起点)
1982年 党的十二大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里程碑意义,是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开创性贡献
十二届二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 党的十三大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概述,同时标志了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1992年 南方谈话
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解答了人民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92年 党的十四大
理论体系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体制
1997年 党的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确立,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1999年3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
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上的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坚持按劳分配,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公有制,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认清社会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基础),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秒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的)
两条根本原则 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二 共同富裕
主要内容
- 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十一届三中内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邓小平对当代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十三大论述了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1956-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
两重含义 一 必须坚持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处于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十五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党的基本路线
- 建设 富强 民主 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将两个基本点想结合,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
党的路线是党在这一时间段的奋斗目标,根本途径,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基本方针
党的路线是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的;十七大把 和谐 富强 民主 文明 写入基本路线 十九大把 美丽 加入 把 现代化国家 提升为 现代化强国
- 三步走
第一步:1981年-1990 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1991年-2000年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部:-2050年 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
- 改革开放理论(习近平四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
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
改革的性质:是对体制的根本变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生厂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 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文明成果;要坚决维护国民的独立自主权利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十二大 南方谈话 十四大先后阐述
一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上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二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将两者相结合
三 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性质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还有建设-法治 ;改开-惩腐;
- 一国两制(习近平:五位一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张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一国两制的思想从台湾开始,实践于香港澳门中。
邓小平运用了历史唯物,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将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于解决国家问题;体现坚持国家主权的原则,体现照顾历史实际和实现可能的灵活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历史地位
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财富,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路线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