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读书笔记
2022-12-02 14:37:04 11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繁星》思维导图分享!包含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语、作者介绍、课文结构梳理、句子解析、问题归纳、课文主题等众多知识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会读
多音字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数shù(无数)shǔ(数不清)
能归纳词语
近义词
静寂—安静 梦幻—梦境 微小—细小
反义词
模糊一清楚 静寂—嘈杂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摇摇欲坠一稳稳当当
能理解
理解词语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乘凉。
静寂:没有声音;很静。
群星密布: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摆布着,形容事物很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词语搭配
(密密麻麻)的星星 (静寂)的夜 (星群密布)的蓝天
词语扩展
AABC式词语:摇摇欲坠 滔滔不绝 井井有条 彬彬有礼 落落大方 侃侃而谈 津津乐道
ABAC式词语:半明半昧 自言自语 不紧不慢 若隐若现 绘声绘色 不折不扣 患得患失
修辞手法
比喻句——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拟人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星星的闪烁当作人在“眨眼、说话”,生动形象,想象奇妙。
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课文结构梳理
作者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感受的词句。
第一次
时间:从前七八月的夜晚地点:家乡庭院感受:密密麻麻
第二次
时间:三年前地点:南京住处的菜园感受: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第三次
时间:如今地点:海上感受: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课文重点句子理解
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课文重点梳理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课文主题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教学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宇梦学堂。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