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025-06-12 23:32:04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 18号
⭐️概念定义
概念
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
“怎么做”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
“是什么样”
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多规合一
主体功能区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城乡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关键任务和核心价值
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定“”总规矩”
坚持新发展理念
“走什么样的发展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到底为了谁”
坚持从实际出发
“路怎么走才不歪”
具体要求
体现战略性(落实国家战略)
提高科学性(尊重发展规律)
强化权威性(强化规划刚性)
注重操作性(保障落地实施)
主要目标
2020年
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多规合一” 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
实施监督体系
法规政策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一张图”。
2025年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
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
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2035年
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总体框架
五级三类四体系
五级三类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依据、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相关专项规划要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做好衔接
全国、省级尺度太大,不编详细规划;镇乡没权没人没钱,不编专项规划
四体系
法律
"XX法"
法规
行政法规
“XX条例”“XX规则”“XX办法”“XX细则”
地方法规
“XX条例”“XX办法”
规章
国务院部门规章
“XX办法”“XX决定”
地方政府规章
“XX办法”“XX规定”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政策性文件
包含 “意见”“通知”“决定”“纲要”“规划”等字样
各级总体规划编制重点
审定和审批差异
审定:重点在 “定”,是对事项进行审查后确定最终结果
审批:关键在 “批”,是审查后给予批准或不批准的决策
举例:规划设计院完成城镇详细规划初稿,提交给当地规划专家委员会审定,经专家审定后,需提交给当地人民政府审批。
原则:不能越级汇报
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国务院指定城市
其他市县及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由省级政府审批
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
补充:某一领域专项规划报同级的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平衡,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县市及以下编制详细规划
补充:紧邻城镇开发边界的村庄,可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城镇建设用地统一编制详细规划。
⭐️⭐️⭐️编制要求
体现战略性
自上而下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
三个落实
落实国家安全战略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个优化
城镇化格局
农业生产格局
生态保护格局
提高科学性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城乡融合
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
加强协调性
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统筹和综合平衡各相关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
详细规划要依据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和修改
相关专项规划要遵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其主要内容要纳入详细规划
注重操作性
按照谁组织编制、谁负责实施的原则,明确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的要点
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刚性管控要求,同时提出指导性要求
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提出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分解落实要求,健全规划实施传导机制,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实施与监督
强化规划权威性
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
下级服从上级,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
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坚持“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
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重大项目建设或行政区划调整等确定需修改规划的,须先经规划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
改进规划审批
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分级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审查备案制度
精简规划审批内容,管什么就批什么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国务院指定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相关专项规划批复后纳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
健全用途管制
城镇开发边界内
详细规划+规划许可
城镇开发边界外
“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
举例:某村庄在城镇开发边界外,部分区域是乡村集中建设区(有详细规划,明确村民住宅建设的布局、层数等 ),村民建房走 “详细规划 + 规划许可”,按规划内容向乡镇政府申请乡村建设规划许可。
而村庄周边的农田保护区(属约束指标 + 分区准入管理 ),约束指标有耕地保护面积、种植用途等,准入条件是只能开展农业生产相关活动,禁止非农建设。若有农业企业想建灌溉设施,得符合分区准入(服务农业、不破坏耕地 ),虽无详细规划,也可依规推进;但要是想在这建工厂,因不符合农田保护区准入,就不被允许 。
而村庄周边的农田保护区(属约束指标 + 分区准入管理 ),约束指标有耕地保护面积、种植用途等,准入条件是只能开展农业生产相关活动,禁止非农建设。若有农业企业想建灌溉设施,得符合分区准入(服务农业、不破坏耕地 ),虽无详细规划,也可依规推进;但要是想在这建工厂,因不符合农田保护区准入,就不被允许 。
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海域和海岛、重要水源地、文物
特殊保护制度
举例:以敦煌莫高窟为例,特殊保护制度会从建筑保护、游客承载量控制等方面发力。限制每日参观人数,避免游客过多造成壁画、雕塑损坏;对洞窟修缮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技术标准,防止不当修复破坏历史信息,传承文化遗产价值 。
监督规划实施
上级对下级各类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等管控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内容
定期评估制度
动态监测评估预警
举例:比如某城市规划时,给老城区周边划了 “生态隔离带”(防止城市无序扩张、保护生态)。动态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发现,隔离带里出现连片工地 —— 马上触发预警,城市规划部门收到警报,联合城管、环保去查,发现是开发商违规开发。及时叫停拆除,既守住了规划底线,也避免生态破坏。
实施监管机制
推进“放管服”改革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
优化现行建设项目用地(海)预审、规划选址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审批流程
为什么建立
背景
空间失序
只管经济
多规冲突
各管各的
改革
2012
十八大
生态文明建设
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2015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018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组建自然资源部
不再保留
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部分整合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
2019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目标
本质是国家治理行为
战略引领和底线管控
《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 87号
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
按照《若干意见的》的要求,开始干活啦
⭐️过渡期内现有规划衔接协同
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矛盾的图斑,要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作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
一致性处理
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
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和强制性内容
不得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求矛盾冲突
国土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
海洋功能区划
⭐️⭐️⭐️明确国空报批审查要点
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对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审查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并对规划程序和报批成果形式做合规性审查。
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审查要点
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②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设用地规模,生态保护红线控制面积、自然岸线保有率,耕地保有量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等指标的分解下达
③主体功能区划分,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协调落实情况;
④城镇体系布局,城市群、都市圈等区域协调重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⑤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和生态系统保护格局,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
⑥体现地方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⑦乡村空间布局,促进乡村振兴的原则和要求;
⑧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⑨对市县级规划的指导和约束要求
国务院审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要点
除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审查要点的深化细化外,还包括:
①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规则;
②重大交通枢纽、重要线性工程网络、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地下空间、邻避设施等设施布局,城镇政策性住房和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原则和标准;
③城镇开发边界内,城市结构性绿地、水体等开敞空间的控制范围和均衡分布要求,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和要求,通风廊道的格局和控制要求;城镇开发强度分区及容积率、密度等控制指标,高度、风貌等空间形态控制要求;
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
其他市、县、乡镇级总体规划审查要点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参照上述审查要点制定。
改进规划报批审查方式
简化报批流程,取消规划大纲报批环节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务院审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自审批机关交办之日起,一般应在90天内完成审查工作,上报国务院审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简化审批流程和时限。
做好近期相关工作
做好规划编制基础工作
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
现状底数
本质:数据集合(量化指标、统计结果)
内容: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资源环境指标等
作用:为规划指标测算、空间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底图基础
本质:空间图形(地图载体、空间可视化表达)
内容:基于 “三调” 数据绘制的现状空间分布图
作用:为规划图件绘制、空间分析提供图形基础
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
开展双评价工作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开展重大问题研究
专题分析对本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
科学评估三条控制线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