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015-09-22 11:24:2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信息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发展趋势
高速、大容量化
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
综合化
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
数字化
便于大规模生产。过去生产一台模拟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模拟电路每一个单独部分都需要进行单独设计单独调测。而数字设备是单元式的,设计非常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可大大降低成本。
有利于综合。每一个模拟电路其电路物理特性区别都非常大,而数字电路由二进制电路组成,非常便于综合,要达到一个复杂的性能用模拟方式往往综合不起来。
最主要的优点就是便于大规模生产和便于综合两大方面。
个人化
可移动性和全球性。
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拥有同样的通信手段,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处理的手段。
信息技术新趋势(拓展)
澳大利亚电信首席技术官维斯·南德拉尔(Vish Nandlall)所认为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器视觉将重新迸发活力
智能手机的机器视觉将能够比人类更好地识别图像
“如果你打算带一瓶酒去参加圣诞节的百乐餐,拿出手机就可以捕捉到这瓶酒的图像,然后通过视觉搜索就能够得到关于这瓶酒的所有信息,它比文本搜索的准确率高出30%,这将是一个美妙的体验。”
语音将再度流行
尽管从业务角度来看语音一直在下滑,但人们仍然在大量交谈。而语音正是我们同我们的互联家庭进行互动的最完美途径。
“想象一个场景,你问你的雨伞今天是否可能下雨,是否应该带它出门,而你的雨伞回答道,‘当然应该带上我,今天会下雨!’这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
把数据从应用中释放出来
将这些数据联合起来,或者放到一个大的平台上,这样就可以提取并使用这些数据,从而为消费者创造新的、有意义的、便利的产品。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始于20世纪60年代
标志-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
1844年5月24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
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公元1040年
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
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第二次-文字的出现和使用
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
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