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
2016-05-26 10:18:2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第八章深入探讨了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其护理方法。这些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记忆力减退等,以及如何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同时,本章还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策略。此外,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如饮食照顾、生活照顾和身体护理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一章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老年人的健康。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各系统的老化改变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运动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
跌倒
概念
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指个体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脚底以外的部位停留在地上、地板上或者更低的地方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一般资料:收集跌倒者的年龄、性别及文化背景等基本信息
2.跌倒原因
1)内在因素
①生理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系统、步态、骨骼肌肉系统。
②病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心理及认知因素、其他,如昏厥、眩晕等
③药物因素:精神类药物、心血管药物、其他,如降糖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减少大脑的血供、
抗高血压药、抗心率失常药、利尿剂
④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社会隔离均可增加跌倒的危险
2)外在因素
①环境因素:室内环境因素:如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坦的地面,障碍物,不合适的家具高度
和摆放位置,楼梯台阶,卫生间没有扶栏,把手等;户外环境因素:台阶和人行道缺乏修缮、
雨雪天气、拥挤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
②个人环境:居住环境发生改变、不合适的穿着和行走辅助工具、家务劳动(如照顾小孩)、交通
损伤等
③社会因素:老年人的教育和收入水平、保健水平、享受社会服务和卫生服务的途径、室外环
境的安全设计,以及老年人是否独居、与社会的交往和联系程度
3.既往史
跌倒的状况
跌倒的状况、跌倒后的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1.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跌倒有关
2.急性疼痛 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3.恐惧 与害怕再次跌倒有关
4.移动能力障碍 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5.如厕自理缺陷 与跌倒后损伤有关
6.健康维护能力低下 与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护理措施
1.紧急处理
1)检查确认伤情;2)正确搬运;3)有外伤、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并进一步观察处理;
4)如果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来,可协助起缓慢起立,坐位或卧位休息,确认无碍后方可放手,并继续观察;
5)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订防治措施及方案;
6)对跌倒后意识不清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
①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腔,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
②有抽搐者,移至凭证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使用牙间垫等,防止舌咬伤,注意保
护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③如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2.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立即观察患者:神志、心率、血压、呼吸警惕内出血及休克征象;
2)提供跌倒后的长期护理:
①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供相应的基础护理,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
②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③指导并协助老年人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康复训练等,预防失用性综合征的发生,促进老年人身心功能康复,回归健康生活
3.心理调适
重点针对跌倒后出现恐惧心理的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其分析产生恐惧的原因,以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
4.健康指导
1)评估并确定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指导措施。
2)健康指导内容:
①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的宣教,告知老年人及家属处理措施,如果寻求帮助等
②合理运动: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例如:太极拳、散步、慢跑、游泳、平衡操等
③合理用药:指导老年人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要随意加药或减药
④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拐杖,助听器,助行器等
⑤创造安全的环境:A.保持室内明亮,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容易拿到的位置,对道路、厕所、灯等予以明确标志;B.衣着舒适、合身、
鞋子要合适;
③设置跌倒警示牌于病床床头
⑥调整生活方式:
A.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所尽可能使用扶手;
B.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
C.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
D.避免去人多及潮湿的地方
E.乘坐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车
F.放慢下身,下床的速度
G.避免睡前多饮水,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
H.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肚子活动
⑦防止骨质疏松,减轻跌倒后损伤:指导老年人加强膳食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尿失禁
概念
由于膀胱括约肌的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的能力,使尿液不受主观控制而自尿道口溢出或流出的状态。是排尿障碍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社会参与、饮酒情况等
2.原因:疾病、药物、心理问题、手术、外伤
尿失禁的状况
1.排尿时伴随症状:尿急、尿频、急迫感;2.诱发因素:咳嗽、打喷嚏;3.时间、尿量、有无尿意
护理诊断
1.压力性尿失禁 与雌激素不足导致的骨盆肌和支持结构退行性改变、前列腺切除术累及尿道远侧括约肌、肥胖等因素有关
2.急迫性尿失禁 与膀胧容量下降有关,继发于感染、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创伤、帕金森病,酒精、咖啡因、饮料摄人过多、老年退行性变、
3.腹部手术、留置导尿管等
4.反射性尿失禁 与脊髓损伤、肿瘤或感染引起对反射弧水平以上的冲动的传输障碍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自理能力下降有关
6.社交障碍 与异味引起的窘迫、尿频、不适有关
护理措施
1.尿失禁护理用具的选择和护理:1)失禁护垫、纸尿裤;2)高级透气接尿器;3)避孕套式接尿袋;4)保鲜膜袋接尿发;5)一次
性导尿管和密闭引流袋
2.协助行为治疗:1)生活干预式;2)盆底肌肉训练;3)膀胱训练
3.用药护理:1)了解治疗尿失禁的药物;2)护理措施:指导老年人遵医嘱正确用药,讲解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病告知患者不要
依赖药物而要配合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4.手术护理
5.心理调适
6.健康指导:
1)制定饮水计划 2000~2500ML/天;饮水时间调整,夜间限制
2)排尿习惯 2~4h/次;排尽尿液;避免摄入利尿 浓茶、咖啡
3)饮食护理 易消化、含粗纤维丰富
4)皮肤护理 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内裤、复方康纳乐霜外涂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