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育 3-6
2016-07-02 15:55:3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第七章德育3-6,主要讲述了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实施德育。我们还探讨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来制定合适的德育方案。此外,我们还强调了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总之,第七章德育3-6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德育规律
学生知情意行诸多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知,品德基础和判断
核心基础
情即品德情感
动力
意即品德意志
行即品德行为
衡量 标志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在交往和活动形成的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原则
涵义: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 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内容
导向性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知行统一原则
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使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马卡连柯 平行教育理论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长善救失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
占主导地位、流行最广
代表:皮亚杰、科尔伯格
体谅模式
学会关心 少评价
代表:彼得·麦克菲尔
社会模仿模式
强调人与环境互动
代表:班杜拉
德育途径
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少年队组织的活动
德育方法
说服法
讲道理、摆事实
榜样法
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
实际锻炼法
各种实践活动
陶冶法
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