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
2016-07-18 10:44:2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艺术接受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
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3)
艺术接受方式与艺术的本质
艺术接受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2)
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艺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实现
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4)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的构造
艺术世界中贡献的主体(5)
各种艺术机构
支配艺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
以上三部分的联系
艺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
中介性
接受性
主动性
制度性与惯例性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4)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艺术欣赏性质上分析
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
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
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感情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
准备阶段
定向与期待
审美态度的形成
初级阶段
知觉-完形与弥散
知觉-错觉
空间错觉
物象错觉及其他
知觉-差异原理与陌生化
高级阶段
理解
理解和前理解
理解的循环
理解中的还原和误解
体验
回味
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
共鸣现象解释
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功能
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艺术的审美教育
艺术的审美教育与美的观念
艺术的审美教育与审美能力
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艺术的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审美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位置
审美教育的意义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