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2
2016-08-27 19:19:2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会计基础2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会计要素
根据特征确定的会计对象基本分类,是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分类
静态要素:特定日期财务状况,负债表基础
资产类
定义与特征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融资租赁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确认条件
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
流动资产
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正常营业周期出售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货币资金
存货
原材料
周转材料
在产品
库存商品
应收账款
商业汇票
交易性金融资产
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
债券
基金
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的,寿命超过一年
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融资租入
经营租出
持有
运输设备
工器具
无形资产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特许权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类
定义与特征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现时义务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确认条件
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
流动负债
正常营业周期偿还的负债
短期借款
期限在1年以下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它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
流动以外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长期借款
偿还方式
现金清偿
实物资产清偿
提供劳务偿还
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偿还
负债转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类
定义和特征
除非减资、清算、分派现金股利,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企业清算时,清偿所有负债后,所有者权益返还给所有者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确认条件
确认和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在数量上等于企业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分类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实收资本(股本)
实际收到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资本公积
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超过所占注册资本的部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
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准备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包括本年度待分配利润和留待以后年度分配利润
动态要素:某一期间经营成果、利润表基础
收入
定义与特征
在日常活动中形成
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产
确认条件
相关的经济利润很可能流入企业
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流入额能可靠计量
分类
按性质
销售商品的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重要性
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工业性劳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原材料收入
出租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包装物
费用
定义与特征
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
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确认条件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结果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
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形成产品的各种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直接人工
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福利等
制造费用
车间里发生的其他间接费用(水电费、管理人员工资)
按实际发生情况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集中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按照收益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为了销售发生的
广告费
展览费
销售过程发生的
运输费
装卸费
包装费
销售部门发生的
工资
经费
财务费用
筹资手续费
利息
汇总损益
现金折扣
管理费用
房产税
车船税
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
利润
定义与特征
企业实现利润,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反之则减少
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
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确认条件
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分类
收入-费用 净额
日常活动的营业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非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它
利得和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利润)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入资本公积)
不应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
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失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债务重组损失
非常损失
公益性捐赠支出
盘亏损失
计量
计量属性
反映会计要素金额确定基础
构成
历史成本
取得或制造某一财产物资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
按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金额或对价公允价值计算
负债按应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资产金额,或合同金额,或预期支付的现金等价物
重置成本
现行成本,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所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计量
可变现净值
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资产按正常对外销售-至完工时成本、销售费用及税金
用于存货资产减值的后续计量
现值
未来现金流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考虑货币时间因素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算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用于非流动资产可回收金额、摊余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
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价格
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
运用规则
企业一般用历史成本
保证会计要素金额能可靠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计量时,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公允价值
会计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
权益
投资者投入资本
债权人借入资金
资产表示资源的状态,权益表示资源的来源
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会计等式,特定时间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设置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经营成果等式
一定时期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结果
收入-费用=利润,经过利得和损失的调整
动态会计等式,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
反映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钩稽关系
会计初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生产经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末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利润分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对资产=权益
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
子主题
内部有增减,总额不变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资产增加 负债增加
资产增加 所有者权益增加
同时减少
内部增减
经济业务不会破坏恒等关系
资产
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器具
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长期借款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投入资本
实收资本股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