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1
2016-08-20 10:20:5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会计资格从业资格 会计基础第一章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会计概念
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专门方法
核算与监督
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特征
经济管理活动
经济信息系统
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劳动计量
实物计量
转为货币计量
监督和核算的基本职能
专门方法
核算方法
分析方法
检查方法
控制方法
预测决策方法
发展历史
古代
最早商朝、西周有会计一词
近代
意大利写书
会计协会 第二里程碑
现代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会计对象与目标
会计对象
监督核算的内容
特定主题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资金投入
所有者投入
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投入
负债
资金运用
供应过程
建造厂房
购买机器设备
购买原材料
生产过程
加工生产
职工工资
销售
对外销售
资金退出
偿还债务
缴纳税费
所有者分配利润
又称为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签合同、计划、预算不是
会计目标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信息
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职能与方法
基本职能
核算
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内容
经济业务
单位与其他单位或个人
销售
购买
经济事项
单位内部
支付职工工资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具体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
款项是支付手段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银行汇票存款
银行本票存款
信用卡存款
信用保证金存款
外呼存款
有价证券是表示财产拥有权和支配权
国库券
企业债券
股票
流动性最强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原材料
燃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房屋
建筑物
机器设备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
收取款项的权利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利息
预付账款
债务
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流出企业、现时义务
借款
应付
预收
应交
资产的增减
投资者、开展经营投入的资金
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
日常活动、经济利益总流入
非日常活动 利得
支出
各项开支
损失
费用
日常活动 总流出
非日常 损失
成本
经济资源耗费
按对象归集,对象化的费用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利润
所得税
利润分配
亏损弥补
其他事项
特点
货币对数量方面
已发生的事中、事后,提供预测未来信息
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
监督
概念
又称会计控制
特定主题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的
真实性
实际发生为依据,如实反映,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合法性
符合法律法规,杜绝违法乱纪
合理性
奢侈浪费 违反内控,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把关
特点
利用核算提供的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分类
事前
事中
事后
与核算的关系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拓展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
核算方法
方法体系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复式记账
登记会计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循环
从工作流程看
确认
计量
报告
从具体内容看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复式记账
登记会计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基础工作
记账
算账
报账
核算
起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中间环节:登记会计账簿
最终环节: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确认了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企业内部单独核算的部分也可以是会计主体
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母、子、总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分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
资产正常运营,债务正常偿还
基础是持续经营
进入清算,不适用持续经营,按清算会计
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分期
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分类
年度期间
1月1日到12月31日
中期
短于一年
分类
半年度
季度
月度
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
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货币计量
可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
财务报告折算为人民币
关系
没有会计主体就没有持续经营
没有持续经营就没有会计分期
没有货币计量就没有现代会计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以实际发生为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
优点:准确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
企业的却仍计量和报告以权责发生制
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是否收付都当作本期
反之亦然
收付实现制
以收到和支付现金为标准
行政单位和一般事业单位采用
事业单位部分经济、部分行业用权责发生制
财政部具体规定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质量要求
使用者
投资人
债权人
企业管理者
政府及相关部门
社会公众
质量要求
可靠性
实际发生为依据
如实反映要素及相关信息
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
与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使用者对过去和未来情况评价、预测
我国要求
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可理解性
清晰明了
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互相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相同期间可比
不同企业发生相同相似交易事项,采用规定会计政策,确保口径一致
实质重于形式
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不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如融资租赁的设备要确认为企业资产
重要性
反映与状况、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例如
计提准备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滥用
秘密准备
及时性
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准则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
2006.2.15发布
2007.1.1上市公司实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10.18发布
2013.1.1执行,鼓励提前执行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12.6修订发布
2013.1.1施行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