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与决策
2016-10-28 15:40:5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与决策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议题。在法律背景下,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旨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激励对象选择不当、激励力度不足、信息披露不透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市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明确激励目标、对象和方式,同时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确保股权激励制度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此外,上市公司还应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股权激励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总之,在法律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与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赢发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股权激励制度的概述
股权激励制度的肇始
股权激励的含义及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我国股权激励法律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法规依据
《公司法》、《证券法》
Ø 1.1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重点变化解读
Ø 1.2《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意见》重点解析
Ø 1.3上交所《关于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自主行权相关事项的通知》解析
Ø 1.4深交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管理的细化规定》
股权激励的模式及具体做法(案例)
Ø 2.1重点介绍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对比,带入实例,进行研究,分析股权激励主要工具的优缺点,现实中的操作模式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Ø 2.2股权激励操作实践中存在的争议问题;
Ø 2.3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创新方案,有哪些值得创新的地方及其意义。
Ø 2.4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常用的法律架构,境内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创新方案的法律架构;
不同的股权激励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避免
股权激励机制的法律特性解读
1.激励标的的特定性
2.激励对象的特定性
3.激励股权的锁定性
4.激励程序的公开性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决策
股权激励面临的法律问题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范围
上市股权来源问题
股东人数限制问题
预授股票库存的时间限制和标的股票的总额限制
股权激励与信息披露
股权激励幅度标准和业绩评价缺失法律标准
法律对策
确定股权激励方式
严格行权价格
完善法律文件
善用信托制度
进一步完善税法
实行独立董事负责制
实行相对的标准制
其他
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
健全经理人市场
结语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