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背景下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问题与对策
2016-10-31 10:13:1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考工具,它以一个中心主题为基础,通过分支和节点的形式展示与主题相关的概念、观点和信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子主题,而节点则用于记录具体的关键词或想法。这种结构使得思维导图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复杂的知识体系。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通过颜色、图标等元素进行视觉化呈现,增强记忆效果。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直观的思考方法,适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股权激励的含义及基本理论
股权激励制度的肇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常用股权激励模式及其法律框架
股权激励制度所面临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 股权激励的范围
我国法律规定、实际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自己的看法
高管人员范围的确定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区别
代理关系与劳动合同关系的区别
第三章 股权的来源
股权登记宣示制度、实践中的做法及其合理性;实践中的做法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其他问题。
预售股权和股权总额限制
第四章 股东人数限制
探讨上市公司中股东人数限制问题,实践中的模式;持股本身的登记、税务、管理等问题
第五章 股权激励安排的信息披露
第六章 股权激励计划中持股人行权
业绩评估标准
股权激励计划与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的股东特别是高管行权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实践中的解决方法、法律困境
第七章 总结
哪些 是股权激励本身存在的问题
哪些 是通过模式创新以及完善法律文件解决的问题
哪些是需要完善法律解决以及如何完善法律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