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方法体系(原创)
2021-10-14 09:06:09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最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市场需求
行业分析
分支主题
PEST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产品用途
用户画像
产品价值
调研市场发展方向
理念:以市场发展为中心-MCD。
方法: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可以SWOT分析法。
手段:面访、小组讨论、问卷、电话、数据分析挖掘
产品竞争对手到底有哪些,国内的和国外的发展空间?
竞争对手的产品功能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化在哪?
竞争对手的产品内容都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化在哪?
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分别是什么?
将列出的功能、内容和商业模式进行总结分析。
提出自己的产品改进建议或意见,要具有深刻性和独到性。
产品定位、边界
盈利模式
市场规模估算
PMF验证
用户研究
目标用户人群定位
特征
边界
预期产生价值
产品内
产品外
影响
传播力/范围
影响力/范围
产品内
产品外
类型
典型用户
潜在用户
分析用户
用户访谈
分支主题
场景体验
调查问卷_需求采集
用户故事
用户画像
需求管理
收集
需求调研
调研用户的需求 (URD);
(用户有哪几类?每一类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需要的核心功能有哪些?分别满足用户的哪些核心需求?)
调研竞争和市场发展(MRD);
(国内外类似网站成功案例有吗?竞争对手表现如何?)
分析产品定位、不足和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做什么?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差异化在哪?)
分析领导的想法和目的;
(领导最关注的目标是什么?产品服务和内容有哪些?哪些服务和内容能吸引用户?) 分析投入和盈利(BRD);(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基础上,我们如何赚钱?)
整理各部门、领导、用户需求
分支主题
backlog列表
整理用户故事点
整理
分析
确定分析目标
定性分析
发掘问题
具体需求内容
现有满足方式
马斯洛需求原理_需求分析
分支主题
七宗罪_人性解读
分支主题
定量验证
KANO模型
分支主题
整理总结
需求转化
分支主题
排优先级
定核心
定优先
商业价值
重要性+紧迫性
用户价值
roadMap需求蓝图(SMART原则)
评估需求价值
ROI=商业价值/工作量
分支主题
mvp功能点
分支主题
文档
产品需求文档(prd)
需求概述
需求背景、解决方案、项目目标、产品范围、项目价值
总体流程/架构
产品架构、主流程、主要功能模块简述
词汇表
需求结构图
罗列要设计的功能框架(产品结构图)
产品结构图就是产品地图,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产品的各个页面罗列出来,但是不需要罗列页面中的内容。
分支主题
罗列信息(信息结构图)
功能所需数据及属性
分支主题
功能所需数据关联
er图
用例模型(产品用例图)
分支主题
逻辑流程(功能、业务流程图)
分支主题
原型设计(界面线框图)
手绘
灰模
交互
线框
高保真
全局说明
功能需求说明
用例表格
用例名称
用例标示
创建人
创建时间
版本号
用例类型
用例描述
分支主题
角色
触发事件
前置条件
交互说明/原型图片
逻辑说明
基本流程
最佳流程(The Best Flow)。它描述的是该用例以最佳的、最正常的方式流转,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并且最终成功完成操作的流程。基本流程在编写时,应当通过数字对流程中的每一步进行编号。
扩展流程
扩展流程在描述时,应当首先描述进入这个分支的条件
或者叫“分支流程”,它描述的是基本流程在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分支。扩展流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应当是在基本流程的某一步骤发生的分支,因此它的编号规则是“基本流程号+序号”。基本流程号就是发生分支的那一个基本流程的编号。在同一个基本流程上发生多个分支时,它们的序号从1依次开始编号。
异常流程
就是发生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流程。注意,用例说明是站在用例角度进行的说明,因此这里并不是我们通常一样的发生程序异常的处理流程,而是用户在处理业务操作时发生的异常情况,如:如果顾客不能提供身份证,则••••••
后置条件
非功能需求
可用性(Usability)
易用性(易操作、易理解)、准确性、安全性(权限体系、访问限制)、兼容性(服务器、客户端的兼容度)
可靠性(Reliability)
系统可以可靠运行,包括系统成熟度(数据吞吐量、并发用户量、连续不停机性能等)、数据容错度、系统易恢复性,等等。
性能(Performance)
预测数据量
预测请求响应时间
分解或替换功能实现方式
可支持性(Supportability)
软件的可维护性、易变更性
备注
优先级
非功能需求说明
网络需求
数据需求
性能需求
服务需求
安全需求
接口需求
法务需求
财务需求
帮助需求
统计需求
风险需求
兼容需求
语言需求
验收需求
设计需求
营销需求
测试需求
参考需求
其他需求
数据说明
项目风险
运营计划
沟通意见
更新记录
商业需求文档(BRD)
文档说明
项目价值
社会价值
商业价值
用户价值
项目预算
研发成本
运营成本
营销成本
风险评估
竞争关系
相关公司调查
市场需求文档(MRD)
文档说明
市场的问题
市场的机会
用户说明
产品说明
评审需求
产品模型
分支主题
做减法
A/B TEST
专家评审
竞品分析
一、市场分析
规模
趋势
二、竞品选择
三、用户分析
目标群体用户画像
需求动机
使用场景
新增、获取(appstore下载量)、
激活(感受到产品价值、 认可了产品价值并且完成了业务中的关键行为 ,注册并完成基本使用数量)、
留存、
转化(付费或UGC生产内容的用户数和盈利)、转播情况分析(静默、流失)
四、战略与定位
商业竞争策略
Slogan
定位
特点
五、功能分析
分支主题
功能结构图
使用流程
满足必备需求的功能分析
满足期望需求的功能分析
满足魅力需求的功能分析
六、产品体验
布局与内容安排合理、易用性
界面(颜色,信息与留白占比)
交互
七、发展分析
发展历程(市场与定位,融资情况,迭代情况,渠道支持,竞争排名)
运营分析(内容、推广渠道、活动、获客成本、运营数据)
八、总结
分支主题
swot
经验与改进建议
产品规划/分析
产品定义
产品是什么
产品概念
核心用户是哪些人
用户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什么问题最核心(刚需)
市场是什么样子
别人怎么解决的
我们采用什么方案解决的(说清优势)
典型场景有哪些
市场定位
业务(满足市场)的边界范围
与竞争对手的区别
做什么?不做什么?
slogan
1、品牌属性
2、品牌个性
3、品牌文化
4、品牌价值
5、品牌使用者
功能边界
商业模式
1、流量变现
1、弹窗广告变现:垃圾站点
2、广告联盟变现:谷歌联盟
3、定向销售变现:淘宝广告
4、增值服务变现:转化付费业务
2、佣金分成
1、B2C电商平台(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上的佣金分成是典型代表。拿天猫店铺的店长举例,他需要在天猫上缴纳保证金、技术服务年费、技术服务率三种费用,其中的技术服务率是天猫的主要收入之一,也就是说每成交一次,天猫都会收取一笔费用
2、团购与优惠券(新美大、糯米)
网站平台,会向店铺收取成交费用,比例根据所在地不同而不同,这种赚取方式是来源于交易本身,和流量有区别
3、开放平台
微信小程序
4、互联网金融(支付宝、财付通)
拿支付宝来说,就相当于网上银行,买家有存有取,保证了资金的平衡,况且淘宝商城的店铺都要交3万-15万不等的保证金,年费3万-6万保证金被冻结在支付宝不能使用,不能体现,不能转账,商城有上万店铺,所以可想而知,支付宝就可以拿去使用,投资,贷款等,收入巨大
5、收费服务
与增值服务的收费模式有区别,这类一般是企业型的服务,企业级软件不但提升企业内部效率,更能帮助企业解决企业从内部到外部链接的问题,这种服务是必须花钱才能得到的,据易观咨询报告预测,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60多亿企业级应用市场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主战场
产品设计
抽象
1、找到目标用户(群体分层)-------------分析用户画像(特征分析)
2、找到要解决的问题(需求)-------------调研用户和客户的问题(望闻问切)
3、找到线下解决方案-------------调研(谁做了什么,可简单罗列用例)
4、梳理线下业务流程图
5、思考线下业务替代方式(线上或结合的方式替代线下业务优化流程图)
6、梳理状态图、流程图(将优化的流程图去掉线下的部分)
7、将流程图中节点(功能点)提炼成功能模块 -------业务流程的最小组成单位叫功能点(增删改查)
8、功能模块对应到角色(谁有哪些功能)
9、功能模块合并,形成产品定义(一群目标群体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产品解决什么问题)(抽象过程完成)
具象
10、列出以功能点位单位的功能架构图:模块(导航(菜单))-页面名称-功能点 ,(开始按原来抽象过程的反向执行)
11、将功能点拆解成系统的多个输入输出的信息结构
12、将信息结构聚合、具象化设计成控件
13、将控件梳理组合,形成合理形态的页面
市场
推广营销方案
海报
短片
网络
视频网站、平台
传媒
影视
出版
楼宇、地铁
软文
内容分发平台
推广文案
运营方案
活动
调研
技术
技术选型
底层框架
前端框架
实现规范
设计
界面
颜色
布局
风格
交互
文案
操作友好性
开发
测试
运维
问题处理方案
用户反馈
体验
界面风格、情感体现
交互体验
产品蓝图(roadMap)
重要时间节点和里程碑排期
竞争对手分析及战略战术
制定近期开发计划并维护版本
设计下阶段开发计划并维护版本
各阶段整理形成产品路径
产品设计
信息架构
功能架构
使用流程
线框图灰模图
各功能排版布局
原型设计
线框图
高保真
交互设计
定规范
各元件样式、交互样式
状态
包括空状态、编辑状态、按钮状态
分支主题
跳转
文案
提示
弹窗,包括居中式和下拉式
toast,即一闪而过的提示
界面设计
布局
考虑手部操作
原则
操作简单
初始
打招呼、建议操作
等待
给与期待(加快转动速率)
输入
简化输入步骤
空
弥补方案
有数据
引导下一步操作
过多数据
用户舒服的、关注的维度来筛选
错误
帮助修改
指出解决办法
待确认
重要事情一定写清文案
结束
尽量避免
中断
保存现场,下次继续操作
界面简洁
重点突出
爽快感、新奇感
方法
隐藏不必要的操作按钮和菜单
将功能分组分区
帮用户做决策
善用隐喻(陌生的熟悉感)
银行卡、票据等模拟现实中物品
新的操作方式
在设计中加入情感
运营设计
内容
用户
服务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投入期
迭代backlog列表
写故事列表
分解故事为故事点
讨论后完善故事描述(开发理解)
技术跟进
解决开发人员关于产品开发问题
解决测试人员关于产品测试问题
辅助协调其他资源
需求质量review
协调各方准备上线
运营计划
成长期
功能完善迭代更新
运营计划
用户增长
营销策略
饱和期
衰退期
运营策划
产品运营
日常数据监控
建设风控机制
产品新版发布目标校准
反馈问题
搜集新数据特征
用户运营
内容运营
活动运营
社群运营
品牌运营
商务拓展
商业合作谈判
友情链接
广告互换
流量互换
内容转载
专题共建
频道共建
活动合作
api合作
数据互换
联合运营
渠道投放
创新突破营销推广策略
差异化
内涵
品牌传播
品牌/公关/推广
运营数据分析
运营数据分析总结(原因、解决方案)
AARRR模型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新增、获取(总下载量、注册用户数)
激活(感受到产品价值、 认可了产品价值并且完成了业务中的关键行为 ,注册并完成基本使用数量DAU、MAU)、
留存(第xx日留存率)、
转化(付费或UGC生产内容的用户数和盈利 ARPU)、
流失(静默、流失)
竞品数据分析总结
用户反馈
数据分析
衡量
运营指标
获取/新增
定义
激活
定义
留存
活跃
应用打开率
定义:7天内启动应用(7天内启动应用>5次,7天内启动应用>1次)
模板:xx范围内产生xx行为
访问时长
单次访问时长
x日/x周/x月(平均)访问时长
留存率
次日留存
7日留存
21日留存
月留存
非活跃
静默
流失
转化
传播
toC
用户
用户注册
注册规模
增长速度
渠道质量
注册流程质量
用户注册行为
用户留存
留存规模
留存转化率
使用时间
使用频率
用户活跃
活跃用户规模
增长速度
注册活跃转化率
行为统计
使用产品的内容
付费数据
付费用户的规模
增长速度
付费转化率
付费金额
付费频率
付费用户的行为
发现
操作是否便捷顺畅
使用过程卡在哪里
哪些地方有困惑
信息展示是否友好
找「改进关键点」
优化
流程和功能优化
精简操作步骤
流程更加明确,可视化
交互优化
增加提示和引导
优化路径
信息展示方式优化
将更重要的信息放在重要位置,增大字号字重
布局优化,页面风格调整
评估
产品改版效果
指标1:新功能活跃比
指标2:功能的重复使用用户比
指标3:用户流程的转化率和完成率
指标4:7日/21日/30日留存率
指标5:用户行为统计(新功能点击量)
思维
5w2h原理
确定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多少在哪什么时候谁去做
WHAT+WHY+WHEN+WHERE+WHO+HOW+HOW MUCH
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
SMART原则
S=Specific具体、M=Measurable可度量、A=Attainable可实现、R=Relevant相关性、T=Time-bound有时限)
目标管理(绩效评价)
彼得·德鲁克
SWOT
分支主题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时间管理四象限方法
重要紧急
紧急状况迫切的问题
限期完成的工作
你不做其他人也不能做
重要不紧急
准备工作
预防措施
价值观的澄清
计划
人际关系的建立
真正的再创造
增进自己的能力
不重要紧急
信件、报告
会议
许多迫在眉捷的急事
符合别人期望的事
不重要不紧急
忙碌琐碎的事
广告函件
干扰电话
逃避性活动
等待时间
二八原则
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
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PDCA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拆解任务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分支主题
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最底层的任务活动可直接分派到个人去完成;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
分析方法
对比法
控制变量
分类法
归纳
相关法
演绎
分步法
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
描述事物
FAB方法(属性、作用、益处)产品推销
逻辑链条法
发现一个待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
追问why
按照造成问题的原因的先后顺序排列后追溯到原因和解释没有意义
一般五个,上限不限(不要过多,追问到没有意义就行了)
追问so
按照问题所能造成的影响排列后分析
一般五个,上限不限(不要过多,追问到没有意义就行了)
逆向思维法
飞机弹孔多的地方需要加厚装甲吗?
PEST分析法
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
产品价值链法
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各种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
价值活动可分为两种活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
每一种最终产品从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达最终的消费者手中,都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法由波特首先提出,它将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价值链分解成与战略相关的活动,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质和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工具,也是SCM制定本公司竞争策略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内部、纵向和横向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1、内部价值链分析
企业内部可分解为许多单元价值链
商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转移完成了价值的逐步积累与转移
每个单元链上都要消耗成本并产生价值,而且它们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质量控制与售后服务的联系、基本生产与维修活动的联系等
深入分析这些联系可减少那些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并通过协调和最优化两种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2、纵向价值链分析
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企业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及其与本企业价值链的其他连接点,往往可以十分显著地影响自身成本
就是产业结构的分析,这对企业进入某一市场时如何选择人口及占有哪些部分,以及在现有市场中外包、并购、整合等策略的制定都有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
3、横向价值链分析
确定竞争对手成本的基本工具
通过对企业自身各经营环节的成本测算,不同成本额的公司可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面对成本较高但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可采用低成本策略,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而相对于成本较低的竞争对手,可运用差异性战略,注重提高质量,以优质服务吸引顾客
互联网思维
一、用户思维
1、简约思维 降低门槛
2、极致思维
3、流量思维 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二、产品思维
1、迭代思维
小处着眼,微创新、 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三、社会化思维
1、交流平等
有理有据即可获得尊重、自媒体打败官媒、网络反腐、包容性提高、言论自由度大大提高
2、工作分工更细分更去组织化
公司组织架构扁平化、众包协作自组织
四、数据思维
1、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
2、精准营销、运营
五、平台思维
1、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2、开放、共享、共赢
六、跨界思维
1、用户选择
2、降维打击
收集
用户思维
去中心化
流程优化
增效
得“屌丝”者得天下
降低门槛
用户至上
体验为王
免费的商业模式
兜售参与感
平等交流
获取资源
体验至上
解放个人的、使人感到自由的、有掌控力的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获取、传达信息、soho
快、效率
不受终端形式限制
pc手机pad手表眼镜电器
不受自身能力限制
人工智能
简约思维
专注,少即是多
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越难做。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
简约即是美
极致思维
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
服务即营销
迭代思维
小处着眼,微创新
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流量思维
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
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
社会化思维
扁平化
交流平等
有理有据即可获得尊重
自媒体打败官媒
网络反腐
包容性提高
言论自由度大大提高
工作分工更细分更去组织化
公司组织架构扁平化
众包协作
soho自由职业
大数据思维
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
精准营销
平台思维
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开放、共享、共赢
善用现有平台
跨界思维
携“用户”以令诸侯
大胆颠覆式创新
静默的革命
依赖用户选择抢占市场淘汰传统行业和模式
产品思维
周鸿祎
刚需、痛点、高频、简单
1、真正的用心是把产品当成自己的
你在餐厅吃出苍蝇会很愤怒,但在产品里发现BUG会表现得很正常。在装修自己房子从规划到砖瓦选材都花足了心思研究,但却对产品很多部分不熟悉,这些都表现出你对产品还不够用心,你还没把这个产品当是你自己的。
2、精神分裂般的同理心是完美的将心比心
从“产品人员”代入“大众用户——小白”角色非常困难,很多人以为自己是以用户的思维在思考,其实只是假象。多观察用户的行为多思考会使代入更准确。
3、生活中处处留心产品和服务
当自己是个生活体验师,把生活中那些体验不好的产品和服务列出来,并思考如何去改进,养成习惯。
4、有个“强需求”比什么都强
雷军的猪飞起来的理论就是这个道理,产品如果有个强劲的需求,界面、体验这些都是次要考虑的东西。
5、不能被感知的不叫体验
防辐射手机、饮水机过滤器等产品就是很难或无法让用户感知其效果的
6、一些奇怪的的用户心理
360里面加个机器评分可以增加用户的扫描欲望,开机速度也是那么一回事。酒店里的wifi另外收费也是不好的体验。
7、超出预期的体验很重要。
一些贴心的功能就超出了用户的期望,用户会对产品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
雷军
专注、极致、快
俞军
产品价值 = (新体验-旧体验) - 替换成本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