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师(三级)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
2025-06-03 18:33:4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职业培训师(三级)官方讲义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节培训及培训需求分析
一.培训的概念
目的(3)
1.训练能力
2.形成企业文化
3.培育优秀人才
特点(4)
1.针对性强
2.广泛多样性
层次,类型,内容,形式
3.科学性和集中性
4.时代性
原则(10)
1.战略原则
2.长期性原则
3.符合企业的培训目的原则
4.符合成年人学习规律的原则
5.克服学习高原现象原则
6.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
7.遵循投入产出原则
8.培训方式和方法多样性原则
9.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原则
10.反馈与强化培训效果原则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知识
1.培训需求的定义
2.特点
1.主体多样性
2.客体多样性
3.对象广泛性
4.方法多样性
5.结果较强指导性
3.需求的来源
1.工作变化
2.人员变化
3.提供绩效
4.目的与意义(11)
1.了解受训员工的现有全面的信息
2.确定员工的知识,技能需求
3.明确主要培训内容
4.提供培训实施中的教学素材
5.转变员工对培训的态度
6.获得更多的组织与资源支持
7.有助于合理估算培训成本
8.避免产生或减少浪费
9.便于找准个体与组织的结合点
10.提供测量培训效果的依据
11.获得其他有益于组织发展的调查信息
分析的前提及原则
1.工作分析与人物分解
2.岗位体系及分工协作
3.岗位胜任素质模型
5.内容
1.组织分析
企业完成某项任务的技能差距
4种企业战略:专一化,内部成长,外部成长,紧缩投资
培训重点
2.岗位分析
知识要素,技能要素
培训内容目录
3.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方法:
职能分析
通用技能,特定技能,适应性技能
职务分析
4.人员分析
企业管理人员
绩效,专业知识,业务能力
操作员工
技能,态度,责任心
其他人员
12种不同能力
人员素质
行为,个性,风格
绩效分析
三。培训需求分析的组织实施
1.分析过程
制定计划
行动计划,目标,分析方法,具体内容
实施调查
1.征集需求和愿望
1.受训员工和专家把建议分为“必须知道”“最好知道”两个部分
2.收集更多资料
3.讨论双方的责任
4.确定截至时间
5.与学员讨论需求评价结果
2.调查申报汇总
3.分析需求
分析结果
出报告
背景,目的性质,实施过程和方式方法,结果,解释,附录,报告提要
2.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1.需求分析的方法
调研问卷法
访谈法
现场取样法
观察法
小组讨论发
档案资料法
关键事件法
自我分析法
2.信息搜集的方法
一般需求
精度低:一般调查,未来趋势研究,他人意见
精度高:工作分析,任务分析,评估中心反馈,数据分析
特殊需求
精度低:一对一面谈,小组面谈,重点面谈
精度高:会议论证
第二节:培训课程开发准备
一。培训计划编制与项目开发
1.培训计划的概念
年度培训计划
2.意义和作用
1培训计划是培训工作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培训可以使组织立于不败之地
2.是培训组织协调的前提
3.是培训指挥实施的准则
4.是培训控制活动的依据
3.原则
1.(企业)需要原则
2.系统原则
全面性,标准化,一致性
3.效益原则
4.可行原则
二。培训项目及目标指向
1.项目的概念
明确的目标和独特性,时间成本质量的约束
2.类别
层次
一类,二类,三类
个人作用
扩大知识,提高技能,改善态度
组织形式
集中培训,单独培训
岗位性质
3.项目的目标指向
知识引入(基础)
能力提升
绩效提升
文化影响
4.项目设计特征和思路
知识引入
考试测评
能力提升
工作胜任力
关键问题的解决
绩效提升
具体行动开展
文化影响
文化解读和执行
5.项目方案的结构与内容
培训目标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
培训形式
培训师
培训地点
培训组织
培训评估
培训费
6.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开发
方案设计和开发的不同
方案设计:创造的过程,从0到1
方案发展:转化过程,将内容转化为材料
1.做好准备
2.设计确定培训目标
3.编写目标
行为表现,行为发生的环境,行为标准
4.收集资料确定培训内容
5.确定培训师资和教材
6.确定时间地点
7.核定成本预算
三。培训课堂开发与实施
1.课程开发
培训项目的核心
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
课程框架
目标和宗旨
内容,范围,顺序
执行模式
课程评价
2。培训课程于学科课程的不同
1.目标不同
2.时效性不同
3.内容和编排形式不同
4.实行模式不同
5.评价不同
3.课程开发与培训项目的关系
全局与局部
培训项目决定,支配,引领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发作用于培训项目
课程开发(丰富,增强,匡正)培训项目
4.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1.是培训项目的基础
2.是培训项目控制的手段
5.课程开发的原则
1.针对性
针对学习需求
补充,更新,问题
针对成人学习的特殊性
针对教学要求
内容按需施教,过程学用结合
2.速效性
掌握已有学习基础
了解社会发展变数
满足岗位的需求
精简成本和时间
3.复合性原则
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发展
职业修养的复合发展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人才为首要任务
以人才个性发展为核心
6.课程开发常见方法
工作任务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
7.开发的流程
1.培训需求分析
社会,企业内部,组织,项目本身,受训对象,培训资源
2.课程目标设置
课程总目标,模块目标,教学目标
3.课程框架设计
分为: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
设计要素:培训目标,重点,难点,过程,回顾与内容强化,后期相关课程,参考资料
4.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
准确课程定位
有效整合观点
符合逻辑顺序
5.课程实施方式
灵活多样,不要只是讲授
6.课程评价和反馈
问卷调查,考试操作,观察行为,绩效评估
四。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
1.基础性工作的内容
1.明确课程开发依据
依据来源于:培训项目的目标,目的,对象,内容
2.制定工作计划
3.搜集相关信息
4.工作过程分析总结
2.要求
与培训目标一致
与课程目标一致
保持工作的系统性
3.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
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层会议
深入业务一线
搜集国内外同类型的成功经验
网络上搜集信息和建议
4. 信息处理方式
5.编制课程开发的计划
内容
需求调研,目标制定,课程大纲设计
授课脚本
各类活动脚本
方法
1.制定项目计划
2.任务分析
3.培训需求调研
4.课程方案设计
5.试讲优化
6.定版与转移
7.修订
8.课程评估
第三节.培训教材开发
一.培训教材的类型及其特点
教材的类型
特点
导向:职业活动
核心:职业能力
特点:直观性,灵活性
二。教材开发工作材料收集方法
文献调研
实地调研
问卷调研
网络调研
专家咨询
统计分析
实验研究
综合利用
四.开发和选用教材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原则
1.与培训目标相适相符
2.理论联系实际
3.经济实用
4.系统性
5.多样性
6.新颖性
7.开放性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