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2025-05-15 23:31:06 34 举报
AI智能生成
,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与香料的强烈需求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商路
宗教动力:传播基督教的使命感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88年)
达·伽马开辟印度航线(1498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519-1522)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引发价格革命
美洲:印第安文明毁灭,三角贸易兴起
非洲:黑奴贸易导致人口锐减
亚洲:白银流入刺激商品经济
工业革命的扩散与深化
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760-1840)
法、美、德等国的工业化进程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铁路与汽船)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中后期)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背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过程:内战→共和国→光荣革命
成果:《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背景: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矛盾激化
过程:莱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约克镇战役
成果: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共和制
影响:推动拉美独立运动
法国大革命(1789-1799)
背景:三级会议召开与第三等级反抗
过程:攻占巴士底狱→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崛起
成果:《人权宣言》传播启蒙思想
影响:动摇欧洲封建体系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制度落后
内容:农奴获法律自由但需赎买土地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影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第六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纺织领域:珍妮机→水力织布机→工厂制度
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
冶金革新:焦炭炼铁法普及
交通变革: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14)
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
城市化进程:人口向城市集中
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与工人处境恶化
思想回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
核心内容:阶级斗争学说与剩余价值理论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第一国际成立(1864)
巴黎公社实践(1871)
第二国际建立(1889)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涌现
第七单元: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9世纪末的殖民扩张高潮
亚洲:英国完全控制印度(1858)
非洲:柏林会议瓜分非洲(1884)
大洋洲: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拉美:美国推行"门罗主义"
殖民统治的影响
经济: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文化:基督教与西方教育体系传播
生态:种植园经济改变当地环境
反抗:传统社会结构瓦解激发民族意识
亚洲的觉醒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日本明治维新(1868)的反殖民成功
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
历史背景
殖民时期的苦难
印度的殖民统治与反抗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
印度独立运动的兴起
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
经济剥削与民族矛盾
文化压制与教育限制
民族意识的觉醒
印度国大党的成立与发展
甘地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甘地个人经历与信仰
早年生活与教育
家族背景与早年求学
伦敦求学与法律实践
南非斗争与非暴力理念的形成
种族隔离的遭遇与挑战
非暴力抵抗的实践与理论构建
历史背景
印度独立运动兴起
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
经济剥削
政治限制
文化冲突
民族意识的觉醒
甘地的早期影响
民族主义组织的成立
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战后的国际形势
民族自决原则的兴起
英国国力的衰弱
二战中的印度贡献与期望
印度士兵的英勇表现
对战后独立的渴望
社会背景
经济状况与民生问题
贫困与失业的加剧
农业生产的困境
工业发展的滞后
社会财富的不均
殖民者的掠夺
地主与资本家的剥削
教育与文化觉醒
西式教育的普及
英语教育的推广
现代知识的传播
印度传统文化的复兴
梵文与吠陀的研究
民族语言的推广
政治背景
英国殖民政策的变化
从直接统治到间接统治
自治领制度的实施
土邦政策的调整
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崛起
早期活动与诉求
领导层的更迭与强化
甘地的政治理念
非暴力抵抗的原则
和平抗争的力量
道德说服的策略
民族自治与团结的愿景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和谐
全印度统一的目标
国际背景
国际社会对印度独立的看法
一战后的同情与支持
国际联盟的呼吁
各国政府的表态
二战中的战略考量
盟军对印度的利用
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甘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与世界各国领袖的交流
与爱因斯坦的通信
在国际大会上的发言
非暴力理念的国际传播
对和平主义的影响
对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启示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核心原则
非暴力抵抗
避免直接暴力冲突
和平抗议与示威
绝食与自我牺牲
精神力量的运用
真理的力量与道德感召
内心平静与自我控制
不合作策略
经济不合作
抵制英货与国货运动
农业与手工业的自给自足
政治不合作
放弃议会席位与公职
拒绝与英国政府合作
社会不合作
教育与文化自主
婚姻与家庭制度的改革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件
食盐进军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
食盐专卖法的压迫
民众生活的艰难
进军计划与行动
徒步长征与民众响应
非暴力抵抗的展示
结果与影响
甘地被捕与释放
民众意识的觉醒与团结
国大党分裂与中间道路的探索
分裂的原因与过程
对运动策略的分歧
甘地与尼赫鲁等人的矛盾
中间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与英国政府的谈判
寻求妥协与自治方案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与意义
对印度独立的影响
加速独立进程
民众团结与斗争力量的增强
英国政府态度的转变
奠定独立后的政治基础
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民族精神的塑造与传承
对世界非暴力运动的影响
启发全球非暴力抗争
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
美国民权运动
推动和平与和解理念
国际冲突解决中的非暴力原则
和平主义与和解文化的传播
尼赫鲁的独立主张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冲击
辛亥革命的爆发
东南亚的殖民分割
印度尼西亚的反抗斗争
菲律宾的独立运动
民族意识的觉醒
文化复兴与民族自尊
印度文学的复兴
中国新文化运动
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日本的明治维新思想
亚洲国家的独立进程
印度的独立
印巴分治与独立
宗教因素的影响
独立后的政治挑战
经济独立与发展
绿色革命与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的初步尝试
中国的解放与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土地改革与人民民主专政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设立与开放
东南亚国家的独立
印度尼西亚的独立与改革
苏加诺时期的经济政策
苏哈托时期的经济发展
菲律宾的独立与发展
马科斯时期的政治经济
阿基诺夫人时期的改革
亚洲经济的崛起
四小龙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的工业化与国际化
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
韩国的经济起飞
朴正熙的经济开发计划
重工业与科技的结合
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成长
印度的信息技术革命
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
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
印度尼西亚的资源开发
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
农业的多样化发展
亚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印度的古典舞蹈与音乐
卡塔克舞与印度斯坦古典音乐
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
中国的书法与国画
书法的流派与风格
国画的山水与花鸟
现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电影产业的繁荣
印度宝莱坞电影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流行文化的传播
韩国流行音乐的全球风靡
日本动漫文化的国际输出
文化交流的深化
教育合作与学术交流
亚洲大学联盟的建立
国际学术会议与论坛
旅游与民间交往
亚洲旅游市场的繁荣
民间文化节庆的交流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背景:启蒙思想传播与拿破仑战争影响
启蒙思想的兴起与传播
核心思想概述
理性主义与科学精神
强调理性判断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自由、平等、博爱理念
倡导个人自由与社会平等
弘扬人类普遍的爱与团结
批判封建专制与宗教迷信
揭露封建制度的压迫性
反对宗教迷信对思想的束缚
传播途径与方式
印刷术的普及与书籍传播
书籍成为启蒙思想的主要载体
印刷技术的革新加速思想传播
公共讲坛与沙龙活动
知识分子聚集讨论时事
促进思想交流与碰撞
启蒙思想的国际化传播
通过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传播
教育与学术机构的推动
大学成为启蒙思想的摇篮
学术研究机构促进思想深化
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战争背景与起因
法国大革命后的政治动荡
大革命对欧洲封建秩序的冲击
法国国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欧洲反法同盟的形成
各国对法国革命的恐惧与抵制
反法同盟的军事行动与战略
战争过程与重要战役
奥斯特利茨战役与法国的胜利
战役背景与双方部署
战役过程与法国的战略智慧
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与普鲁士的衰败
战役对普鲁士军事力量的打击
战役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滑铁卢战役与拿破仑的失败
战役背景与双方准备
战役过程与拿破仑的失误
战争结果与影响
法国帝国的衰落与波旁王朝的复辟
拿破仑退位与波旁王朝的回归
法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与影响
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塑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均势原则的确立
各国领土调整与边界划定
社会与文化的变革
战争对欧洲社会结构的影响
战争促进民族主义的兴起
启蒙思想与拿破仑战争的相互作用
启蒙思想对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启蒙思想为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家在革命中的角色与贡献
拿破仑战争中的启蒙理念实践
拿破仑对启蒙思想的借鉴与运用
战争中体现的平等、自由原则
拿破仑战争对启蒙思想传播的影响
战争加速了启蒙思想的国际化
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
战争中的宣传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战争对启蒙思想发展的反思与挑战
战争暴露了启蒙思想的局限性
战争促使人们对启蒙思想进行反思与修正
启蒙思想与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发展
政治体制的改革与进步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各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践模式
君主立宪制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民主共和制的尝试与挑战
法国第二共和国与第三共和国的探索
民主共和制在欧洲的推广与困境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推进
工业革命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与应对
农业革命与农村社会的变迁
农业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村社会结构与生活的变化
文化与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与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科学研究的进步与突破
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科学研究方法对思想界的影响
社会思潮的碰撞与融合
不同社会思潮的兴起与传播
社会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过程: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起义
结果:建立多个共和制国家
局限:大地产制阻碍经济发展
独立运动的背景
殖民统治的压迫
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政策
经济剥削与资源掠夺
政治压迫与文化同化
社会阶层分化与矛盾加剧
贵族与平民的对立
原住民与混血种人的困境
启蒙思想的影响
理性主义与自由平等观念
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人权与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意识的觉醒
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对国家独立的渴望
国际形势的变化
欧洲列强的争霸
对殖民地的争夺减弱
外交支持与援助的可能性
美洲其他地区的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的示范效应
海地独立的影响
独立运动的过程
领导人物与起义
西蒙·玻利瓦尔
解放多国,被誉为“解放者”
军事与政治策略的运用
若泽·德·圣马丁
阿根廷、智利与秘鲁的独立
军事才能与外交手腕
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先驱
米格尔·伊达尔戈
改革与起义的推动
何塞·德·圣马丁·马特奥
危地马拉独立运动的领袖
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斗争
重要战役与事件
奇拉战役
玻利瓦尔的胜利
对西班牙军队的重大打击
巴亚莫起义
古巴独立运动的开始
起义军的英勇抵抗
阿亚库乔战役
秘鲁独立的关键之战
决定国家命运的决战
多洛雷斯呼声
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号角
激发民族反抗精神的宣言
国际合作与外交
南美洲解放者联盟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的合作
共同推进南美洲的独立
与欧洲列强的谈判
争取外交承认与支持
避免外部势力的干涉
与本土部落的联盟
争取原住民的支持
共同对抗殖民统治
独立运动的影响
政治体制的建立
新兴国家的政权形式
共和制与君主制的选择
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完善
国家主权的确立
摆脱殖民统治,实现自主发展
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
经济政策的调整
促进农业、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鼓励外资与国际贸易
社会结构的改变
贵族与平民的重新定位
原住民与混血种人的地位提升
文化与教育的复兴
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语言、艺术与传统的弘扬
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融合
教育体系的建立
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人才
独立运动的遗产与挑战
历史遗产的继承
民族精神的塑造
爱国主义与团结精神
对自由、平等与正义的追求
独立运动的纪念
节日、庆典与纪念活动
历史遗址与博物馆的保存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的扩大
区域发展不协调
政治稳定与民主化
政治体制的完善与改革
民主化与法治化的推进
社会融合与多元文化
种族、民族与宗教的和谐共处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尊重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