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存货-中级实务考证2025
2025-07-03 15:30:0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级会计实务-存货章节重难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确认条件
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初始计量
外购
存货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费用
税费是指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费用强调是入库前的费用
✅ 采购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成本
✖️ 待查明原因的存货短缺,不计入存货成本,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委托加工
存货成本=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税金
消费税问题
账务处理
自产
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投资者投入
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劳务取得
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 不计入存货成本的费用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等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成本
入库后的仓储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不计入成本
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
减值(跌价)
判断依据---【可变现净值】与【存货成本】对比
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的,确认发生跌价(减值),差额计提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此时存货的成本(账面价值)=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的,未确认发生跌价(减值),此时存货的成本(账面价值)不变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存货(产成品)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估计售价确定
有签订合同的,按照合同价格确定
未签订合同的,按照市场价格确定
库存超出合同部分的视为无合同,按照市场价格确定
注意:如果存在库存部分已签订合同,部分未签订合同情况:有合同部分,和无合同部分,要分别判断是否发生减值
用于直接出售的材料
可变现净值=市场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材料(在产品)
第一步:
判断用生产的产成品是否发生减值
判断用生产的产成品是否发生减值
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的,未发生减值的,材料按照成本计量
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的,发生减值的
第二步:
判断材料是否发生减值
判断材料是否发生减值
材料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产成品存货成本=材料的成本+至完工时尚需投入的成本
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如果存货出售,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学习工具
考证学习重难点
常考练习题集合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