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如何能高效沟通
2016-06-25 12:36:2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安静的街道上,两个人影在路灯下显得格外醒目。他们是一对久未见面的朋友,面对面站着,眼神交汇,仿佛在无声地交流着什么。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的重要对话。他们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但他们都没有退缩。他们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一场关键的对话。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何为关键对话
对话双方的观点有很大的差距
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
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
沟通的最大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已经沟通了。——萧伯纳
2、掌握关键对话
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马丁路德金
对话:两人或多人之间观点的自由交流
营造安全的共享观点库
充实的共享观点库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决策结果
观点的共享能让人团结,对决策目标深信不疑
当对话者能够开诚布公地共享看法时,他们才能实现观点的自由交流
3、从“心”开始,如何确定目标
从我做起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改变错误的观点,即认为我们的苦恼是由他人导致的
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关注你的真正目的
发现自己即将进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你的动机
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你的真正目的,问自己: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最后,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从“心”开始
在展开高风险对话时,明确目的和动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目的都不会动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要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不做“傻瓜式选择”即“逃避或对抗”。无论出现多么棘手的情况,对话永远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对比说明
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
例如:我不想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目前状况
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结合前两步,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拒绝傻瓜式选择
在分析行为目的时,留意在哪些情况下你会说服自己做出”傻瓜式选择“
留意你是否总是告诉自己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之间、在成与败之间做出两极化选择
利用对比说明的方式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
说出你希望的目的后,明确你不希望实现的目的,然后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
4、注意观察 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观察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
正常讨论变成激烈讨论
留意对话人的身体或生理反应
如果自己总是无法顺利展开关键对话,那么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信息本身,而是在于我们无法帮助他人建立安全接受信息的对话气氛
当你感到失去安全感时,对方善意的话语也会被你当作威胁
观察对话在哪些情况下会变得难以处理
观察安全问题
观察对方是否进入沉默或暴力应对的状态
沉默:包括任何有意拒绝观点交流的行为
掩饰:对问题轻描淡写或有选择性地表达观点
逃避:完全避开敏感话题的行为
退缩:彻底退出对话机制
言语暴力:包括任何试图迫使、控制或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言语行为
控制:胁迫对方按照你的思路考虑问题
贴标签:把某些人或某些观点加上标签,把他们视为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或物
攻击:往往会因为希望战胜对方,进而发展到希望为对方制造痛苦。包括贬低和威胁对方
观察你的错误应对方式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5、保证安全 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
暂停对话
当对方出现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情况时,你应当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气氛。安全感一旦恢复,你就可以继续进行对话了
判断哪种安全因素出现危机
共同目的:对方是否觉得你在对话过程中关注他们的目的?是否认同你的对话动机
相互尊重:在对话过程中,对方是否感到你尊重他们?
在必要时向对方道歉
当你的做法破坏尊重感时,应当向对方道歉
利用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解
先说明你希望如何,然后说明你想要怎样
提出共同目的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开发共同目的: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
和对方共通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7、陈述观点 如何循循善诱而非独断专行
和对方讨论棘手问题时,或是感觉自己可能会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你应当采用综合陈述法。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8、了解动机 如何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
说服别人的一个最好方法是用你的耳朵,听听他们在讲什么。——迪恩拉斯克
了解对方的动机
自我审视:做好倾听的准备
一定要真诚
好奇:弄清楚对方暴力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耐心:强烈的情绪不会马上消退
鼓励对方探索行为模式
暂时退出人际互动,营造安全感,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行为动机。鼓励对方远离负面情绪和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寻找出现错误表现的根本原因。
询问技巧
时间
对方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使我们帮助对方回顾其行为模式的时间线索
方式
态度诚恳
内容
让他们感觉到,分享内心观点不会冒犯他人,也不会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惩罚
四种倾听手段
询问观点
不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鼓励对方说出内心想法
确认感受
如果直接询问无法让对方开口,可以通过此方式营造更多安全感
当对方所说的话和语气与体态的表现格格不入时,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细节了解其感受
安全感的营造是因为我们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毫不排斥对方产生的情绪
重新描述
可以通过复述对方表达的方式来营造更大的安全感
复述是用你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说明自己了解的内容
重新描述的关键在于,你必须在陈述时保持冷静
主动引导
适用情况:意识到对方没有充分表达内心看法,还需要作出努力时
提出一些关于对方想法和感受的猜测,然后才能顺利打开话匣子
主动引导是一种展示信念、承担风险、主动示弱和营造安全感的行为,目的是让对方敞开心扉,说出内心想法
理解并不等同于认同,但敏感却等同于默许。
你的应对方式
先找出双方观点中的相同之处,然后再做补充
如果你确实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不要简单的认为对方是错误的,应当把双方的观点进行比较。
9、开始行动 如何把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
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不作为。——塞缪尔 约翰逊
在关键对话中两个最冒险的阶段是开始时和结束时。前者是因为你必须想办法营造安全感,否则问题就会偏离对话轨道;后者是因为如果不注意区分结论和决定的区别,后期执行过程中就会破坏期望
决定如何决策
命令式
1、没有选择权利
2、主动把决策权交给他人,甘愿听他们指挥
顾问式
一种有效获取观点和支持,同时又不会影响决策过程的决策方式
投票式
适用于强调效率的决策场合
共识式
既是福音也是梦魇。意味着决策者必须讨论到所有人都取得一致性意见。
适用场合:高风险的复杂问题;每个决策者都必须支持最终选择的问题。
如何选择决策方式
关注者
不要让对问题漠不关心的人参与决策
知情者
确定哪些人具备做出最佳决策的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决策。不要让不了解情况的人参与决策。
支持者
确定哪些人在决策中会以管理者或影响者的身份对你表示支持。请他们参与决策的好处是,你不会因为自作主张而被抵制。
参与者
你的目的应当是让最少的人员参与决策,同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支持以做出高质量的决策。
布置任务—决策执行环节
行动人
分配任务时必须明确每个行为人的姓名。否则,结果只会导致大家互相推脱责任,闹得不欢而散。
行动目标
在分配任务时,必须明确说明想要实现的每个细节目标。
行动时间
缺少时间期限的任务目标根本不会激励人们的行动欲望,相反只会带来一堆问题。
检查方法
在分配任务时必须强调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频率和方式。
记录你的工作
记录下各种结论、决定和安排的细节详细记录下来
10、两大关键对话原则
注意观察
时刻关注自己是否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中
营造安全感
对话的基础是观点的自由交流,而阻塞这种交流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安全感。
6、控制想法 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威廉 莎士比亚
行为方式回顾:关注你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远离对话,问问自己在做什么
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学会准确识别行为背后的情绪
导致这种行为的情绪感受是什么?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学会质疑你的结论,寻找感受背后其他的可能解释。
造成这种情绪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回到事实本身,放弃绝对表达,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的区别
形成这种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聪明”式想法。尤其是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无知者想法
改变主观臆断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的我该怎么做?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