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德育1-3
2016-07-02 14:57:3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第七章德育1-3主要讲述了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首先,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德育的实施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应该加强德育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风气,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此外,德育还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尊重规则、勇于担当。总之,第七章德育1-3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下一代的重要指导。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涵义
广义:政治、思想教育
狭义:学校道德教育
性质(特点)
社会性
历史性
继承性
民族性
阶级性
功能(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
实现我国德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目标
定义
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确立依据
1.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内容
爱国注意
永恒主题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
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基本矛盾:教育者提出道德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自由主题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