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法
2016-07-12 22:06:3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个人所得税法是关于个人所得的征税规定,它对个人的收入来源、税率、扣除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一法律,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多种形式。税率方面,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度,即收入越高,税率越高。扣除项目包括基本生活费用、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这些扣除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法旨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同时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税目和税率
(一)纳税人的类型及判定标准(客观题)
(二)税目(重要)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其他所得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劳务报酬税率表
子主题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一)不同类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按次确定的收入
1.劳务报酬所得
2.稿酬所得(重要)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4.财产租赁所得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6.偶然所得
7.其他所得
(二)费用扣除标准的一般规定
1. 按月计征
2.按次计征
3.按年计征
(三)公益性捐赠的扣除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重要)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1. 一般公式
2. 奖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3. 内部退养费的计税方法
4. 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补贴收入的计税办法
5.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的计税方法
6.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
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7.个人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
8.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
11.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应
纳税额的计算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计税的基本规定
(2)扣除项目及标准
2.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重要)
(1)查账征收
核定征税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四、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五、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
八、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
九、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十、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
1.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2. 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3. 房屋赠与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4.个人以非货币资产投资的个人所得税规定(新增)
5. 关于企业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规定(新增)
6. 关于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规定(新增)
第四节 税收优惠
一、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
二、减税项目
第五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第六节 征收管理(客观题)
一、自行申报纳税
(一)申报纳税的个人
(二)自行申报纳税的内容
(三)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期限
二、代扣代缴纳税
(一)扣缴义务人和代扣代缴的范围
(二)扣缴义务人的义务及应承担的责任
(三)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