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
2016-08-01 20:13:0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审计抽样是一种审计方法,它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抽样单元、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并记录抽样过程。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数法、系统选样法和随意选样法等。审计抽样的目的是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测试,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更快地完成审计工作,同时也可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非抽样风险
与样本规模无关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核心环节
确定样本规模
选取样本
审查样本
评价样本结果,得出总体结论
主要考虑因素
成本效益
均存在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方法
属性抽样(总体发生率)
控制测试的偏差率
变量抽样(总体金额)
细节测试的错报金额
传统方法
均值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例外:PPS抽样
属性抽样原理,得出金额结论
抽样定义
目的
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
作用
控制测试:获取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细节测试:获取某认定是否存在错报的证据
基本特征
低于百分百
每个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机会
可以从样本结果推出总体
不适用
风险评估程序
实质性分析程序
抽样风险
定义
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不同于根据整体得出的结论
类别
控制测试
信赖过度
可能会不适当减少实质性程序中获得的证据,影响效果
信赖不足
可能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影响效率
细节测试
误受风险
影响效果
误拒风险
影响效率
影响
效果
效率
降低对策
扩大样本规模
抽样步骤
样本设计
控制测试
总体
同质
适当
完整
抽样单元
偏差率
测试期间
与财务报表期间一致
测试目标
细节测试
测试目标
总体
适当
完整
实物总体
抽样单元
分层
可降低每一层的变异性
使得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错报
选取样本
控制测试
确定样本规模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反向)
可容忍偏差率(反向)
预计总体偏差率(同向)
总体规模(影响很小)
选取样本
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
系统选样
随意选样
人工控制最低样本规模
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细节测试
确定样本规模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可容忍错报
预计总体错报
总体变异性
总体规模
选取样本
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
系统选样
随意选样
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评价样本结果
控制测试
分析样本误差
偏差性质和原因
推断总体误差
总体偏差率
统计抽样=风险系数/样本规模
非统计抽样=样本偏差/样本规模
形成审计结论
控制是否有效
统计抽样
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不接受
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但接近。结合其他审计程序考虑是否接受,考虑是否扩大测试范围
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接受
非统计抽样
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大大低于,接受
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不接受
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但接近。不接受
总体<可容忍,且差额不大不小时,考虑是否扩大测试范围
细节测试
分析样本误差
错报性质和原因
推断总体误差
比率法
差异法
形成审计结论
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统计抽样
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接受
总体≥可容忍,不接受
非统计抽样
总体远远小于可容忍,接受
总体>可容忍,不接受
总体≤可容忍,很接近,不接受
总体<可容忍,差额不大不小,考虑扩大测试范围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