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
2016-08-15 21:43:3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竞品分析是一种市场研究方法,用于评估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通过竞品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们的市场策略。这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提高竞争力。竞品分析通常包括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特性、价格、市场份额、销售渠道、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此外,竞品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总之,竞品分析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市场调研
竞品调研
用户
核心用户
如何找到竞品的核心用户并加以确认
先去了解这个产品的大概功能有哪些,哪些是比较高深的功能,只有核心用户或者最忠诚的用户才会用到的功能
对核心用户的特点有一个自己的认识,通过用户调研的办法去做分析,最后快速建立一个用户的画像,符合画像的人就是核心用户
e.g : 如何找到核心用户群的特点
QQ音乐
绿钻付费用户
豆瓣FM
把FM当背景音乐的用户
酷狗音乐
搜歌听,需要海量曲库支持的用户
虾米音乐
喜爱分享和交流的用户
主流用户
如何找到竞品的主流用户并加以确认
和核心用户差不多
e.g : 如何找到主流用户群的特点
QQ音乐
从QQ用户引流过来,对音乐产品认知度较低
豆瓣FM
与核心用户相似,把FM当背景音乐的懒人型用户
酷狗音乐
对产品功能要求低,但需海量曲库支持的用户
虾米音乐
除了搜索播放,还上传音乐的分享型用户
竞品用户构成比例
撬动竞品用户是关键
e.g : 竞品用户构成比例
QQ音乐
核心用户(付费)<10%
主流用户大多为QQ用户
虾米音乐
核心用户:分享音乐、结交朋友
主流用户:搜索音乐、播放音乐
散户:其他链接进入或者APP用户,占大多数
酷狗音乐
没有聚焦的特点,曲库型的,就是进来的时候开始搜索音乐,播放音乐,对其他功能没有特别多的探索
豆瓣FM
核心用户:个人FM频道
主流用户:懒人随机播放,占大多数。(由于豆瓣FM这种高度统一的特点,容易被挖墙脚)
散户:偶尔文艺一下
如何获取竞品用户构成数据?
找准几类用户,进行用户画像
竞品数据调研
如何使用竞品用户构成数据?
通过竞品用户构成数据寻找市场切入点
云音乐如何抢夺竞品用户?
导入歌单
320k高音质免费等等
功能
核心功能
缺了这个功能呢,产品特点就没了,在市场上也无法上升
e.g 竞品核心功能
QQ音乐
渠道上占优势
豆瓣FM
牛逼的随机算法
超越算法
另辟新路
虾米音乐
曲库的大小
酷狗音乐
酷狗音乐
酷狗的用户更为普通、大众,对于核心竞争力的依赖比虾米低
竞品功能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站在竞品PM角度思考问题
使用Mind Manager穷举功能
排列功能的优先级
确定最核心的功能
认识竞品,理解用户
最终找出竞品的核心竞争力
找出竞品核心竞争力的意义时什么?
抓住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在同种功能上超越
避开对手核心竞争力锋芒,寻找竞争突破口
入门好帮手——知乎
主要功能
如何全面了解竞品的主要功能?
e.g 虾米音乐:虾米用户使用小组功能的频率不高、评价也不高
小组数量和发帖数量
小组数量6k+,但除了热门小组以外,其他小组的成员和话题都很少
新帖数量
某日,6k+的小组数量只有两页的更新量
发帖人数和回复数量
浏览的用户很多,发帖和回复的用户却很少
使用方法
直接在产品中看,用户的行为表现,反馈评价
找不到竞品功能反馈数据的话就向搜索要(微博,百度,知乎)
数据
种类
整体数据
如何获取竞品整体数据
搜索行业数据报告
用工具查看流量排名(Alexa,App Annie)
基于经验的判断
竞品主要功能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虾米的例子
变化趋势
具体功能数据
如何有效使用竞争对手数据进行分析?
方法一:先做假设,再收集数据进行验证
方法二:地毯式数据收集,在过程中逐渐了解竞品功能
市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SWOT分析
内部优势 strengths
正向品牌效应优势
内容推广资源共享
用户群养成优势(有道词典等的学生优势)
网易算法技术优势
人脉资源优势
内部劣势 weaknesses
高昂的版权费用
缺乏运营推广经验
较长的开发时间成本
市场竞品太多
外部机会 opportunities
缺乏统治级产品
竞品同质化严重
竞品功能不完善
入市门槛高
用户市场增加
外部威胁 threats
竞争白热化
山寨情况严重
巨头们紧追不舍
流量门槛
价值曲线分析:可以看出产品的优劣
x轴为功能点
y轴为评分
相关市场、平台与垂直
上下游与相关市场
开辟全新领域
或者做某领域的上下游
跟风复制一遍
e.g 豆瓣电影的得与失
抓住了web2.0的机会,领先时光网
产品定位:推荐引擎+讨论社区
没有及时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没有及时发现电影票这个相关市场
产品定位:没有发展到电影票
平台级应用
当没有平台级的应用出现之前,做一个垂直应用很难
平台级应用需要从用户频繁使用、黏性高的垂直领域切入
平台级应用承担了积累、教育用户、培养市场的责任
平台——垂直——平台
平台与垂直的产品定位
e.g 淘宝女装/化妆品
大众点评
健身美容
支付宝
互联网金融
51返利
什么值得买
体验闭环
有没有平台的支撑?
如果没有,是不是高频应用?
上下游、相关市场如何,可否形成体验闭环?
寻找产品定位
e.g 网易云音乐如何做产品定位
产品如何定位
找到细分点:足够尖锐,划开一道口子
新兴:足够前瞻,未来改变现在
找到细分点和新兴点后的结论
这个市场虽然红海,但是一直缺乏创新
有创新的产品,但是切入过窄
进入移动互联网,由于用户的碎片、懒、互动、云的特性、音乐产品还有机会
打造符合定位的核心功能
核心
简单
连接
气质
总结
知己知彼
做好定位
洞察需求
营造口碑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