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思维导图
2024-01-31 19:40:3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次第花开的读书分享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珍宝人生
讲痛苦、我执、无常、无我、因果
第二部分:佛门
讲入佛门的一些具体要执行的事项流程这些
第三部分: 走出修行的误区
怎么修行无我
第四部分:冬日札记
第五部分:生命的依怙
总结
第一部分:认识痛苦
有哪些痛苦
苦苦
显而易见的苦,比如创伤、病痛、恐惧
变苦
当下为快乐的体验但是最终会引至痛苦,比如过度饮食、看手机、用电脑、开车、熬夜等
行苦
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
总体大概有8种苦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
痛苦的特点
痛苦具有普遍性,即“天下每个人都有痛苦,不要认为“怎么就我要遭受这种痛苦”
认为痛苦是常态,从而去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不要无谓地纠缠在情绪中
保持觉察
有些痛苦是无法去事先干预其成因的,凡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这是因果,注定你要遭受这份痛苦,可能是想让你从中学到些什么。
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用”
亲生的体会——高三英语老师的一句话:“鼓捣想就想得通了涩”
痛苦的成因
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误解外物有常,其实世界是无常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只是有些突然发生的事,在意料之外罢了,一时接受不了
所谓我执
希阿荣博——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须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存在
另解——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是故,一切之烦恼障,从此我执而生
另解——执着自我,将一切身心内外、有形无形的事物,都贴上“我”的标签,从而与别人产生了种种对立,给我们带来了无量无边的烦恼和痛苦
另解——财务、知识、地位、权利,都是意相,追求这些外在意象,无过,意象若破,如果还处于我执阶段,便会觉得痛苦
尽人事,听天命
不着急,慢慢来,果未成熟,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你不认可的那个你,还是你啊,万事发生接有利于你
另解——我们在轮回中因为错觉、误解,把因缘和合、念念生灭的东西执着为实有、常存,而感受各种痛苦。无我有助于减弱对外物的贪执
事情突发变故让你发怒、生气。亲人突然生病,让你悲伤难过。男女朋友突然分别,让你伤心难受
去好好端详你害怕的东西,你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怕它。
就好比你一直盯着一个字看,有一种并不认识这个字的错觉
如何“去我执”,即证得“无我”
先接受无常——经常去观察你身边的人事变迁,放下手机,去观世界。
然后熟悉无常
熟悉了无常,可令我们的内心真正放松和开阔,另一个好处便是更加珍惜人生
熟悉了无常,可知因缘——无常里有因缘的概念,因缘是促成事物形成的各种物质或者非物质条件
相信因果,从实践角度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有些因果会很快显现,有些因果要很久很久才看得到结果
劝君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由无常,可顺推出“无我”
无我——物无我,人亦无我,组成我们的分子、原子、电子,都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又将归于其他地方
一切事情都是无我的,比如,闻到恶臭,多问一下自己,真的臭吗?只是你不喜欢罢了,屎壳郎可能认为那时香味;你被划了一刀,仔细观察你的小伤口,真的很痛么?一切都是唯心,只是你的认为,你的意识罢了,一切都不是常我。
想快乐,就去培养会带来快乐的心念和行为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
所以你要保持觉察的能力,阳明先生说了,要在事上练
要这么想——万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痛苦的对立面——安乐
什么是安乐?
痛苦消失就是安乐
渴了喝水
饿了就吃
困了就睡
开心就笑
难过就哭
如何获得安乐?
放下执着
充分认识无常,坦然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一切皆有因果,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无辜的人在灾难中丧生是不是有业报他们罪有应得?不是,他们也许是佛菩萨的化身,来向世间展示无常的
《阳明心学》——你看满大街的人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你若看满大街都是菩萨,你便是菩萨。
多数人是在追求物质满足,但更重要的是要去追求精神满足
追求物质没有问题,但持久的宁静的快乐是在内求的,不是外求的
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所以我们才说,知足常乐嘛
乐观、知足是现代人很需要去培养的心态。调整心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还是应该努力去做哦~
幸福不是你有什么,而是,你没有什么?
不是你有多少车子、房子、票子,而是你没有烦恼、没有我执
但这并不代表躺平,有个温饱就可以了,而是侧重于修心
修行,不是在休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的可以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
也就是说,要关注众生
什么是想开一点?
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感受,不让自己神经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
请让别人的垃圾情绪,在你这里被阻断传递
第二部分:佛门
皈依三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修持佛法,首先应该生起出离心
出离,简单理解,就是不着相,从实物本体中抽离出来,
真正标准:随时可以离开自己熟悉的场景生活,随遇而安。
自在
出离心的基础上,继续生出菩提心
菩提心,发愿众生修持佛法,得正觉,脱离轮回
慈心
愿众生得乐
悲心
愿众生离苦
第三部分:怎么修行无我
接受无常
无常贯穿了我们整个人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和它终生相处,所以,要对无常先建立认知
无常,时刻提醒我们保持警觉,它意味着凡事都有改变的可能,不管犯了多大的错,也有可以改的可能
接受因果真实不虚
因果不可避免,如果一个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它的话,它会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时间成熟
由于都是无常,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躺平,接受命运的安排,我们随心所欲,随波逐流?
no,因果的法则,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无常之中
相信因果,不是相信宿命。
我们的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
要重视发心,因为行为【业】的后果主要是由它背后的发心决定的
要不要相信轮回?
采取科学角度,先不否认,也不排斥去了解更多关于轮回的知识。
保持觉察!
修行路上,最重要的是一直保持觉察的能力
修出离心
定义:出离心就是为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获得涅槃之意,简单来说,就是离苦得乐
不住在任何一种态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请出离出来,前面还有诗和远方
修菩提心
为众生着想
愿众生得安乐
慈心
愿众生离苦
悲心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而高兴
随喜心
包容一切,毫无偏见
舍无量心
感恩是最为宝贵的一种品格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