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式
2025-06-20 11:14:3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本文档详细解读了小学数学的基本公式及其实际应用,目的是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数学公式背后的原理。公式的种类繁多,涵盖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规则,更有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以及比例、百分比的相关运用。每一个公式都是结构精巧、简洁明了,像是一把打开数学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们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亲身感受这些公式的应用情景。本份材料包含了许多趣味练习题,装饰着五彩的卡通图案和富有创意的字体,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握公式要义。只要孩子们仔细研读本文件,并且通过反复练习巩固知识,就能自如地将所学的小学数学公式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小学数学几何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 + 宽)× 2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 4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 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 高 ÷ 2
直径 = 半径 × 2
半径 = 直径 ÷ 2
圆的周长 = 圆周率 × 直径 = 圆周率 × 半径 × 2
圆的面积 = 圆周率 × 半径 × 半径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 180°
长方体表面积 六个面的总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圆锥的体积 = 1/3 × 底面积 × 高
二、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1公里 = 1千米 = 1000米 1米 = 10分米 1分米 = 10厘米 1厘米 = 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 = 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 = 1000立方毫米
质量单位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面积单位(公顷与亩)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亩 = 666.666平方米
体积单位(升与毫升)1升 = 1立方分米 = 1000毫升 1毫升 = 1立方厘米
货币单位1元 = 10角 1角 = 10分 1元 = 100分
时间单位1世纪 = 100年 1年 = 12月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 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 = 24小时 1时 = 60分 1 刻=15 分 1分 = 60秒 1时 = 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四、算术方面
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
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
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
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 ,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
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最大公约数:几个整数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常用于分数的化简。
最小公倍数:几个整数公有的倍数中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常用于分数通分。
七、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
植树问题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两端都种,树多一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那么:
株距 = 全长 ÷ (株数 - 1)
一端种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 另一端不要植树, 那么:
两端都不种,树少一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那么: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
盈亏问题:
是指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已知两次分配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求物品总量和人数。
例题:小朋友分桃子,每人8个多7个,每人10个少9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按照公式:
用通俗的话解释:两次分配方式不同,一多一少里外共差了16个,因为每人差2个,所以有8个人。
例题 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分5个多出10个,如果现有人数增加到原有人数的1.5倍,那么每人分4个就少2个,求共有多少桃子。
例题 2:小明每天按时从家出发步行上学,如果每分钟走60米,则要迟到5分钟,如果每分钟走75米,则可提前2分钟到校,求家到校的路程。
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流水问题
一般公式
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浓度问题
利润与折扣问题
工程问题
一般公式
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