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2025-09-22 21:09:1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生理第十章,神经系统功能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基本原理
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神经元主要功能
接受,传导,储存,整合信息
神经纤维功能分类
功能
传导兴奋
轴浆运输
营养作用
传导兴奋的特征
生理完整性
结构
功能
如麻醉药或低温处理
绝缘性
一条神经纤维传导时,不会影响另一个
双向性
离体实验
相对不疲劳性
相对于突触而言
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传导耗能少
神经胶质细胞
特征
终身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
类型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支持营养
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免疫应答等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
小胶质细胞
有点像吞噬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
髓鞘
卫星细胞
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和形态支持
神经元信息与传递
形式
突触
分类
化学性突触
神经递质
电突触
电流
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到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Ca2+内流→递质释放→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传递在突触后膜引起局部去极化,Na+内流大于K+外流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传递在突触后膜引起局部超极化
影响因素
递质释放
取决于进入末梢的Ca2+量
已经释放递质的消除
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
突触后膜的受体数量和亲和力及后膜的骨架或信号蛋白质分子
如筒箭毒碱可阻断骨骼肌终版膜上N2型乙酰胆碱受体,肌松剂
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
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总和
电突触传递
结构基础
缝隙连接
形式
局部电流电紧张传播,达到阈电位时会爆发动作电位
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
概念
受体
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中枢胆碱能系统
几乎参与了神经系统所有功能
学习记忆
觉醒睡眠
感觉运动
内脏活动
情绪等
外周胆碱能系统
M受体分布大部分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部分交感(骨骼肌的平滑肌细胞,汗腺)
作用:抑制心脏活动,内脏平滑肌收缩,(副交感)消化腺和汗腺分泌增大,骨骼肌血管舒张(交感)
M受体可被阿托品阻断
N受体分布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非特异性受体为筒箭毒碱
N1受体(神经元型烟碱受体),阻断剂为六烃季铵
N2受体(肌肉型胆碱受体),阻断剂为十烃季铵
单胺类递质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受体类型
α
β
中枢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功能主要涉及心血管活动,情绪,体温,摄食,觉醒,中枢内肾上腺素神经元可能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
外周
多数交感节后神经纤维
心肌,β
血管平滑肌,α,β
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以α受体为主
骨骼肌,肝脏以β为主,详见书P307-308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单线式
使功能更精确,但少见
辐散式
传入通路中多见
聚合式
传出神经通路多见
链锁式
加大作用范围
环式
即使最初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的冲动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产生后发放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播
兴奋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神经元胞体或突起,不能逆向传播
中枢延搁
兴奋通过中枢传播时比较缓慢
兴奋的总和
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到达同一中枢时,才可能产生传出效应(若干局部电位总和到阈电位,即可爆发动作电位,如果未达到,则是易化)
兴奋节律的改变
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冲动频率不同
后发放
正反馈是产生后发放的原因之一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因为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缺氧等因素会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
高频率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几毫秒或几秒后,突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很快减少,反射活动明显减弱
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作用
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
脊休克
定义
动物的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子主题
表现
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躯体,内脏反射减退,消失,如肌紧张减弱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潴留
恢复
屈肌反射增强,伸肌反射减弱
脊髓对姿势反射的调节
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牵张反射
定义
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引起的被牵拉一侧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
感受器
肌梭(感受肌肉长度变化)
分类
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如:叩击股四头肌肌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的膝反射
时间短,单突触反射
肌紧张
持续缓慢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如:站立
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也是随意运动的基础
过程,见P321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控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
去大脑僵直
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麻醉动物脑干,动物发生去大脑僵直
发生机制
伸肌肌紧张增强的表现,一种过强的牵张反射
大脑皮层对运动的调控
大脑皮层运动区
中央前回(4区,初级运动皮层)和运动前区(6区,运动前皮层及运动辅助区)
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
定义
大脑皮层下与躯体运动调控有关的一些神经核群,主要部分是纹状体
与基地神经结损伤有关的疾病
帕金森病
全身肌紧张升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面部表情呆板(面具脸),伴静止性震颤
亨廷顿病(舞蹈病)
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简单的内脏反射
脊髓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的初级中枢
复杂的内脏反射
延髓及以上中枢
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循环,呼吸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基本完成,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
子主题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调节
体温调节
水平衡调节
对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生物节律控制
其余内容感兴趣见书P333-346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