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 第十章股份支付 思维导图
2025-08-19 10:52:5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注会会计第十章股份支付思维导图,根据张敬富老师课程讲义自学并整理,知识点较全,各位同仁既可以作为参考学习材料,也可以进一步根据自己的理解增加注释和解析。内容如有错误还望谅解。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述
含义和特征
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之间发生的交易
以获取职工或其他方服务为目的的交易
交易的对价或其定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
四个主要环节
授予日: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明确具体激励对象及股份数量,计量的关键日期)
等待期:从授予日至可行权日的时段,是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又称“行权限制期”
可行权日: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或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权利的日期
行权日: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的日期
出售日:股票的持有人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应在行权日与出售日之间设立禁售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得低于两年)
判断(代持)
受让前应当明确约定受让股份将再次授予其他激励对象
对再次授予其他激励对象有明确合理的时间安排
在再次授予其他激励对象之前的持有期间,受让股份所形成合伙份额相关的利益安排(如股利等)与代持未形成明显的冲突
主要类型
权益结算
含义: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工具: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
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现金结算
含义: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义务的交易
工具: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
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确认与计量
计量原则
权益结算
换取职工服务(授予日)
基本原则: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日的,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
有等待期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数,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始终不变),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没有等待期
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换取其他方服务
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企业应当按照其他方服务在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
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照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入
现金结算
有等待期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随时可能变),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没有等待期
在授予日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同时计入负债
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可行权条件
种类
服务期限条件
业绩条件
市场条件(外部)
与股价相关,如:最低股价增长率、股东报酬率
非市场条件(内部)
与企业业绩相关,如:最低盈利目标、销售目标
影响因素
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价
市场条件(员工可行权的条件)
非可行权条件(如:禁售期)
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授予的权益工具数量)——量
非市场条件
服务期限条件
首次公开募股
员工须完成规定的服务期限方可从计划中获益
可行权条件 - 服务期限
企业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募股
可行权条件 - 业绩条件 - 非市场条件
股份支付条件和条款的修改
有利修改
增加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等待期内
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也包括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修改日后确认,修改日前的不做调整
用剩余期限作为分母
用剩余期限作为分母
行权日后
立即确认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先完成更长期间的服务才能取得修改后的权益工具,则企业应在整个等待期内确认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原公允价值部分不考虑等待期延迟
增加公允价值部分,在修改日至延长后的等待期内确认
增加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
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处理原则:按有利于员工的方式修改
不利修改
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
应当将减少部分作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取消来进行处理
处理原则:不应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如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企业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权益工具
取消或结算
企业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结算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
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职工或其他方能够选择满足非可行权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满足的,企业应当将其作为授予权益工具的取消处理
在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均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当期费用
企业如果回购其职工已可行权的权益工具,应当减少所有者权益,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费用
股份支付的账务处理
授予日
除立即可行权的除外,均不作会计处理
需要确认授予日权益的公允价值,=股票股价-收到的价款
等待期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权益结算
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
现金结算
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可行权日后
权益结算
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冲【资本公积】,贷计【股本】/【股本溢价(倒挤)】
现金结算
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如果当期有行权的情况,计算权益工具价值时:
1.先扣除已行权人数,计算负债应有余额。
2.根据行权情况确定支付现金金额,冲减【应付职工薪酬】
3.支付的金额和负债的变动,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变动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先扣除已行权人数,计算负债应有余额。
2.根据行权情况确定支付现金金额,冲减【应付职工薪酬】
3.支付的金额和负债的变动,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变动金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回购股份作为激励
回购的股份计入【库存股】
按权益结算核算,最后行权时冲减【库存股】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修改日,按照所授予权益工具当日(修改日)的公允价值计量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将已取得的服务计入【资本公积】(当年就按修改后的处理)
终止确认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修改日已确认的负债,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
向职工发行的限制性股票,履行注册登记手续的,确认【股本】和【资本公积】,同时,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
综合考虑限制性股票锁定期和解锁期等相关条款,判断等待期,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等待期内
限制性股票(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授予日流通股的公允价值(收盘价)-授予价格。确认【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限制性股票分批解锁的,实际上相当于授予了若干个子计划,应当分别根据各子计划的可解锁数量的最佳估计在相应的等待期内确认与股份支付有关的成本费用
后续处理
需回购股票
无需回购
1.【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名【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冲回原计提凭证: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股
2.冲回原计提凭证: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股
发放现金股利的处理原则
集团股份支付
个别财务报表
结算企业
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除此之外,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接受服务企业
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或者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的,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并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的,应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
结算企业(母公司)以其自身权益工具结算
个别报表
结算企业
权益结算: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接受服务企业
权益结算: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
权益结算: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结算企业(母公司)以集团内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
个别报表
结算企业
现金结算: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接受服务企业
权益结算: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
权益结算: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
结算企业(母公司)授予接受服务企业(子公司)职工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个别报表
结算企业
现金结算: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接受服务企业
权益结算: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
现金结算: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