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
2016-10-17 15:18:33 0 举报
所得税是指个人或企业根据其所获得的收入,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缴纳的一种税费。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一般是先从总收入中扣除各种免税额和减免项,再按照税率计算出应缴税款。个人所得税是针对个人所得的征税,而企业所得税则是对企业利润所得的征税。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通过征收所得税,国家可以对高收入者进行适当的调节,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所得税也可以鼓励个人和企业增加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利润表法
★计税基础
寿命确定
交易性金融性资产
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2、负债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确认为负债时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法)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当年利润±永久性差异+可抵扣-应纳税-税前弥补的亏损)*本期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税基础=0确认为“收入”时
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未来产生经济利益即收到现金时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0
会计利润扣除额=实际支付的对价(非面值)*实际利率永久性差异
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性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自创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不摊销,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
纳税影响会计法-债务法-资产负债表观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以税前列支金额
会计与税法计提折旧的差别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本期应纳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变动后的所得税税率-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期初余额
广告费超支部分以后年度可以结转,视为资产,账面=0,计税基础=未来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税法处理:1、当期税前扣除=(研究阶段支出+开发阶段支出)*(1+50%)2、确认时计税基础=达到资本化条件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150%
公允价值模式
★递延所得税
3、其他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为“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法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存货
固定资产
暂时性差异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税基础=摊余成本=原始价值-累计折旧
应收股利
★所得税费用
或
不确认的特殊情况
1、当期产生永久性差异2、确认时产生暂时性差异
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当税率变动时,即变动前一年(当期应交所得税应按照当期的税率计算)
成本模式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
永久性差异
账面价值=账面净额计税基础=账面余额
1、商誉的初始确认(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该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满足:1、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 2、该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转回
企业合并
递延所得税对应科目为“商誉”而不是“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
预计负债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本期应纳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发生额×变动后所得税税率+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变动前所得税税率×(变动后的所得税税率-变动前的所得税税率)
会计处理:1、当期费用化=研究阶段支出+开发阶段支出2、确认时的账面价值=达到资本化条件至达到预定用途前的支出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实际购买支付的对价*(1+实际利率)
国债
预收账款
投资性房地产
税法规定实际发生也不能税前扣除
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税,在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即不调整纳税金额)
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该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可供出售金融性资产
计算时要用使用发生额
计税基础:(外购商誉除外)按规定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0
应收利息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造成永久性差异
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企业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1、资产
转回的暂时性差异相当于暂时性差异的减少
后续计量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税基础=成本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规定的累计摊销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
应付职工薪酬
寿命不确定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2、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3、计算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4、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5、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特殊所得税的处理问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