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 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思维导图
2025-08-19 10:45:5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注会会计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思维导图,根据张敬富老师课程讲义自学并整理,知识点较全。如有错误还望谅解。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特征与范围
目的
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范围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3.已出租的建筑物
4.租入入再转租的建筑物不属于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3.已出租的建筑物
4.租入入再转租的建筑物不属于
确认与计量
确认
条件
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时点
已出租的
一般为租赁期开始日
准备增值后转让
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
后续计量(只能选一)
成本模式
允许提折旧、允许摊销、允许提减值准备(不可转回)
公允价值模式
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不允许提折旧、不允许摊销、不允许提减值准备
收取租金
【其他业务收入/成本】
后续支出
后续改扩建,将账面余额反向结转进入【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计量模式变更
1.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2.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2.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转换与处置
转换
投转非
投房转自用/存货
达到自用状态,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
非转投
自用/存货转出租
租赁期开始日
成本模式
转换原则:是否具备对应转换条件?
具备:对着转(原转原、折转折、摊转摊、准转准)
不具备:挤差额(结转原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模式
投转非
1.先补差至公允价值
2.后转换为对应资产科目(改名)
2.后转换为对应资产科目(改名)
补差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非转投
1.先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
2.资产账面价值反向结转
3.倒挤差额
2.资产账面价值反向结转
3.倒挤差额
借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差【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
成本模式
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面余额反向结转至【其他业务成本】
公允价值模式
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面余额反向结转至【其他业务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反向结转至【其他业务成本】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