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图主要由类、接口和各种关系组成,关系主要包括泛化关系、依赖关系、关联关系和实现关系。
类图是UML建模中的一种静态视图,用来描述类、接口、协同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用来显示系统中这些概念的静态结构,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
类图是面向对象建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定义其它UML图形的基础,可以在类图的基础上,绘制状态图、协作图、组件图和配置图等。
类图主要是用来显示系统中的类、接口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结构和关系的一种静态模型。软件设计师设计出类图后,程序员就可以用代码实现类图中包含的内容。
支持多人在线同屏创作,还可以设置分享链接,信息实时传递。
只需输入一句话,就自动生成所需图形,还可以对图形风格自动美化。
内置多种主题风格,也可以自由设计你喜爱的风格样式。
支持插入图标、图片、标签、备注LaTex公式、代码块、链接、附件等多种形式组件。
支持导出PNG、VISIO、PDF、SVG等格式,支持导入VISIO、Mermaid格式。
文件实时存储,多端设备云同步,历史版本可追溯,数据安全有保障。
类图主要由类、接口和各种关系组成,关系主要包括泛化关系、依赖关系、关联关系和实现关系。
类通常由名称、属性和操作构成,除此之外,类的构成还包含类的职责、约束和注释等信息。
类在类图中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类的名称,第二层是类的属性,第三层是类的操作。
类的名称应该是一个名词,类名应该准确清晰的反映出问题域中的概念。按照UML约定,类的名称中的每个词的首字母应大写,且使用正体字来表示具体类,使用斜体字来表示抽象类。
接口在类图中也是用矩形框表示,但是与类的表示不同,接口在类图中的第一层用构造型 <<interface>>表示,下面是接口名称,第二层是接口方法。
类和类、类和接口、接口和接口之间存在一定关系,UML类图中一般会有连线指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关系共有六种类型,分别是实现关系、泛化关系、关联关系、依赖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
1,类图所建立的模型描述的是通用的情况,而对象图所建立的模型描述的是某种特定的情况。
2,类图可以完整地描述系统的对象结构,对象图则不能。
3,类图中的一个类,可能对应对象图中的多个对象。
类通常由名称、属性和操作构成,用矩形框表示,矩形框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类的名称,第二层是类的属性,第三层是类的操作。
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类的名称”,“类的名称”+“类的属性”,“类的名称”+“类的操作”三种表示形式。
类的名称应该是一个名词,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应大写,而且使用正体字表示可实例化的类,使用斜体字表示抽象的类。
类的属性定义语法:[可见性] 属性名称 [:数据类型] [=初始值] [{属性字符串}]
其中,[]中的内容表示是可选的。
类的约束指定了类所要满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在UML中,约束使用一个大括号括起来的文本信息来表示。
实现关系:用空心三角形+虚线表示,由实现类指向接口类。
泛化关系:用空心三角形+实线表示,由子类指向父类。
关联关系:由实线箭头表示,由引用类指向被引用类。
聚合关系:用空心菱形+实线表示,由部分类指向整体类。
组合关系:有实心菱形+实线表示,由部分类指向整体类。
依赖关系:由虚线箭头表示,由引用类指向被依赖类。
类图不是完全独立的,类图应从用例图中抽象出实体、控制和边界类,与用例图、活动图、时序图等保持语义协同。
类应该保持单一职责,可以拆分大型类,将职责合理分配给多个类,避免高度耦合,明确边界,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