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测量】02 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
2025-09-02 09:51:5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心理与教育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戴海琦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国古代
能力测验
孔子:将人的智力分成三个等级
董仲舒:注意测验
刘邵:能力专门著作《人物》
益智图 (七巧板)
九连环
人格测量
孔子:提出性格类型
刘邵:把人的性格划分成
12种类型
12种类型
教育测验
西周:国学汉代:考试制度、考试类型和考试功能
取士制度
对测验理论的最初探索特点
1.描述性的,而非定量的。
2.分类式的。
3.注重对人作出整体的鉴定和评价,倾向于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
4.具有强烈的应用性质
现代-西方
起源
差异心理学
个别差异的研究
天文学:人差方程式
冯特:实验心理学
实际需要
社会发展:工业革命
探索
高尔顿
优生学创始人、差异心理学创始人
1869年《遗传的天才》提出能力是遗传而来,不同人的能力水平的分布是正态的
1884年,创设“人类学测量实验室
发明心理测验仪器:高尔顿棒、高尔顿笛
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1869年《遗传的天才》提出能力是遗传而来,不同人的能力水平的分布是正态的
1884年,创设“人类学测量实验室
发明心理测验仪器:高尔顿棒、高尔顿笛
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卡特尔
创建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测验与测量》 (1890) 一文,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术语
主张心理测验要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与常模相比较
《心理测验与测量》 (1890) 一文,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一术语
主张心理测验要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与常模相比较
比奈/比内
1889年,建立法国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比奈-西蒙量表)
1908年,发表第一次量表修订本
1911年,发表第二次修订本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比奈-西蒙量表)
1908年,发表第一次量表修订本
1911年,发表第二次修订本
发展
01智力测验
推孟: 斯坦福-比奈量表 (1916) ,用比率智商表示智力水平
团体测验的发展: 陆军甲种测验、陆军乙种测验
针对智力本质及其结构的统计学研究:斯皮尔曼-因素分析方法
新的智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 (标准/彩色/高级)、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儿童/成人/幼儿)
02能力倾向测验
编制特殊能力测验:音乐、文书、机械等领域
因素分析的方法
因素分析的方法
03成就测验
赖斯:美国学校儿童拼读能力测验 (1897)
桑代克:编制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心理学社会测量导论》
凯利、鲁其和推孟:编制了第一个成套成就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
专门的教育测验机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美国大学测验系统
桑代克:编制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心理学社会测量导论》
凯利、鲁其和推孟:编制了第一个成套成就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
专门的教育测验机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美国大学测验系统
04人格测验
克雷培林:最早用自由联想法诊断精神病人
伍德沃斯: 最早创立现代人格问卷的原型 (自陈量表)
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自查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投射测验
罗夏克-墨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其他
句子完成测验、情境对话测验、画人测验
当代趋势
信息加工心理学:实验法+测验法
计算机技术
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等新理论出现
现代-中国
清朝末年,西方心理学开始传入中国
20世纪20年代初-40年代末,除抗战期间外,中国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从未间断过
1.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教育测验
4.测量学科建设
智力测验:成立心理测验协作组,修订西方智力测验量表
人格测验:修订西方人格量表,编制中国人自己的人格量表
教育测验:编制学习能力测验,对高考试卷作系统统计分析;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理论研究;教育测量开始从单一的学生成绩测量逐步向多侧面方向发展教育测量类型走向诊断性测量、形成性测量等多类型
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组建心理测验工作委员会、成立教育统计与测量学会、各大学心理学系开设“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
教材建设与学术著作:发表大量有关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研究论文,出版多种教材与学术专著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